一張“口罩臉”上的力量與美

一顆原子彈突然爆炸,將大地犁翻幾遍。目前,新冠肺炎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且迅速升級。近日,一段外國超市哄搶口罩、互相打鬥、混亂不堪的視頻流出,引起熱議。

因疫情肆虐而走俏的口罩,被賦予更加非比尋常的意義。抗疫以來,社會媒體、網絡視頻圍繞戴不戴口罩,鬧得滿城風雨。

“牛人”也敵不過病毒

小區門口,公共車上,大街小巷,鄉村道路……人們“齊刷刷”都戴上口罩,唯獨某些人不戴。鄉村幹部、保安人員、社區工作人員或民警,攔住他(她)。請他(她)戴,不戴;讓他(她)戴,也不戴;勒令他(她)戴,還是不戴。

不戴口罩,還要嘲諷、謾罵。公務人員職責在身,不甘罷休,制服不了他(她)就報警,他(她)還是會戴上口罩。也有不信狠的,先禮後兵地被請進派出所,最後只得知錯認罰。

從流傳的視頻看,大都是女性“逞能”。為什麼?女性更愛美,口罩遮住了細皮嫩肉、明眸皓齒、櫻桃小嘴;婦女徹底解放,罩“封”受束,裹腳、裹身早成歷史。家人男人抑或將女人寵得任性恣情,“堅忍不拔”起來。

有個視頻給人印象很深。一個大塊頭中年女人,穿粉紅睡衣,不戴口罩,下樓到小區門口取快遞。門衛說她,女人就開罵,幾次推搡、追逐、拳打腳踢兩個壯男保安,同時厲聲追問: “我罵誰啦!我罵誰啦!”“你X個X,我打你怎麼啦?”。快遞小哥扯架被誤擊,手機攝像者亦被猛打鏡頭,“叫你拍!叫你拍!”鏡頭搖搖晃晃。幾個回合,大家除了躲避,就是說:“你不戴口罩,還打人”“好好好,你打吧。”

如此橫行囂張,恃強凌弱,活脫脫女版高衙內。好事者人肉搜索,說該女系某省會稅務官,其父、夫、妹和妹夫都是實權人物,缺乏依據。不過視頻盛傳之後,就沒了下文。

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之一就是飛沫傳播,所以我們需要用戴口罩來阻擋氣味飛沫,阻隔細菌病毒。日前,人民日報援引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者、首席專家張流波之說,公共交通出行,戴口罩是第一條。自抗疫以來,中央一聲令下,全國從上至下,從官至民,從城至鄉,出門人人都戴口罩,並視為第一要務。連平日滿不在乎的農民工,也戴起口罩。

但是,庵堂總有“歪嘴菩薩”,極個別人不戴就不戴,你奈我何?我天不怕地不怕,還怕保安、村幹、社區人員?我是誰?病毒沒有眼睛,它不知你貴姓。倘若你被感染,別人又被你感染,你脾氣再倔犟,背景再硬扎,能敵過病毒嗎?

有一種美跟口罩有關

19世紀末,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防止細菌感染,口罩開始應用。20世紀初,西班牙流感肆虐全球,約5000萬人因此喪命,口罩首次成為俏貨。

《禮疏》載:“掩口,恐氣觸人。”實際上,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國。13世紀初,為了防止粉塵和口氣汙染,傳到皇帝的食物,宮廷伺者戴起了口罩。

一张“口罩脸”上的力量与美

抗疫“口罩臉”之美。

1910年,哈爾濱鼠疫爆發,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醫生髮明瞭“伍式口罩”。2003年,一場"非典",令口罩的使用和普及達到新高潮,人們爭相搶購口罩。後來,口罩等防護用品,在對付霧霾天氣危害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防控疫情以來,網絡曬出不少“口罩臉”,深深的皺褶,青紫的皮膚,變形的臉龐,顯然,這是長期“口罩環境”所致。他們是直面新冠肺炎感染者、生死繫於一身的醫務人員;是日夜堅守崗位的警察、保安;是穿梭於航線、鐵路、高速公路、遠洋客貨輪的一線員工。他們受病毒感染的風險較大,不僅自己戴好口罩,而且督促別人戴好口罩。他們與平常戴著口罩,牽著寵物狗,款款走在大街小巷、商場會所、公園小區的時尚小姐、貴婦截然不同;與戴著面罩的香港激進分子,與上述拒戴口罩的女人,形成天壤之別。

一张“口罩脸”上的力量与美

湖南高速“口罩臉”。 王華供圖

科學家也許要經過千萬次實驗,才能取得成果;醫生也許要進行幾小時十幾小時的手術,才能救活一個病人。無論春夏秋冬,他們都被口罩捂得嚴嚴實實。千萬個口罩勒成千萬條皺褶,蘊藏著犧牲之美,高尚之美。

青春不再,容顏衰老,還整天戴著口罩,但誰能說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不美!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武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時,通過遠程會診平臺視頻連線,詢問一線醫療工作及其保障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對杜瑋、向紅豔等醫務人員說:“你們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我看不到你們的容貌,但是,你們在我心目中,是最可愛的人。”

是的。在國內防控疫取得重大進展之時,許多醫務人員還來不及休整,來不及脫下口罩、防護服。面對著不斷有患者從境外輸入,外國患者與日俱增,白衣天使們又馬不停蹄地迎接新的戰鬥。

鶯飛草長,人們即將“快樂的,摘下早已無奈的口罩,張張笑臉才是春天的味道”。可是,有一群人還得與“口罩臉”難分難解。這是力量與美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