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火炬”奔跑向前——寫在懷化市兩個特色產業基地獲批2020年第一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之際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引下——

科技創新·“懷化為什麼能”系列報道①

高擎“火炬” 奔跑向前

——寫在我市兩個特色產業基地獲批2020年第一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之際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

——習近平

春風和煦沐暖陽。

3月10日,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下文,懷化高新區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懷化洪江精細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獲批 2020 年第一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至此,懷化又添兩個“國字號”平臺。這也是懷化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

科技創新,從來都需要腳踏實地,從科技特派員到五溪人才計劃,從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到創新型城市發展,從武陵山片區首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到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懷化科學謀劃,不斷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逐漸構築起符合當地實際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

用好用活“國字號”平臺、做強做實做特、集聚政策、人才、項目、資金……如今,懷化正在科技創新的康莊大道上舉起更多的“火炬”,照亮前路,奔跑向前。

科技創新的“懷化藍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懷化牢牢把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懷化出奇制勝的重要法寶,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科技創新,需要科學謀劃,需要超前思維,更需要“落得了地”。

近年來,懷化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頂層設計出發,逐漸擘畫出科技創新的“懷化藍圖”。

自2014年始,《關於進一步加快產業園區發展實現三年倍增計劃的若干意見》《懷化市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八條措施》《關於大力實施產業及產業園區三年提升行動的意見》和《懷化市產業及產業園區三年提升行動方案(2018—2020年)》《關於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加快建成湖南西南門戶和新增長極的實施意見》《懷化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2018-2020年)》《“科技金融”深度融合(DISF)服務體系方案》等政策性文件陸續出臺,從制度層面為全市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動力。

2018年5月,中共懷化市委、懷化市人民政府下發《懷化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實施方案》,為我市科技創新指明瞭方向。

創新,正成為這座五省通衢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

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彭國甫曾多次強調,產業革命發展的歷史證明,產業革命需要並呼喚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引領和支撐產業革命。懷化出奇制勝、後來居上的法寶是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與產業化。

近年來,以園區為載體,我市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的招商引資,讓科技創新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及時雨”,不斷培育科技特色鮮明的產業鏈,形成了以生物醫藥、新材料和電子信息三大領域為主陣地的高新技術產業格局。

新技術培育新產業,新產業集聚新動能,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至252家,與2013年相比增長12倍;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由 2013 年的 53.43 億元增加到 2019 年的270.03億元、增長5倍;全市專利申請數量由2013年的813件增長至2019年4718件,增長5.8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由2013年的130件增長至2019年的1819件,增長14倍;全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2013年的2.25億元增加到2019年29億元,增加12.8倍;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近40億元投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已逐漸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

懷化作為國、省重大戰略集中地,也是全國九大生態良好區域之一,科技創新的“蝶變式”突破,為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礎。

點燃希望的“懷化行動”

懷化要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就必須要找準路徑,就是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生態創新融合發展,堅持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價值鏈“五鏈”深度融合,堅持以“大整合、大投入、大聯盟、大突破、大統計”構建“大科技”格局。

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主要支持在細分產業領域創新創業能力突出、具有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顯著支撐和帶動作用的產業集聚區。

“特色還要特色,精準還要精準”。在推動產業鏈增鏈、補鏈、強鏈的過程中,如何找準定位,如何在特色中尋找更有特色的細分產業,如何在科技創新的精準施策中更加精準發力,是擎起“火炬”不斷向前的關鍵。

懷化高新區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依託正清集團、正好製藥、青風藤研究院等高新技術龍頭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形成了從中藥材種植栽培、藥物提取、中間體生產,到中藥飲片生產、藥品產業化,再到醫療器械、醫藥商業物流、健康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懷化洪江精細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則以“循環經濟、綠色化工、創新引領、持續發展”為發展思路,面向國內外精細化工發展需求,形成了以光固化新材料、新型化工中間體和新型功能塗層材料為重點的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體系。集聚了久日新材、恆光科技等一大批精細化工新材料科技龍頭企業,與南開大學、中南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

在北京,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答辯現場,專家們對懷化的兩個特色產業基地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非常符合懷化實際,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科技創新,人才先行。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人才引進“雙創”計劃,柔性引進袁隆平、鄧興旺、韓楠林、潘愛華、汪建、劉良等 27 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培養吳飛馳、張振華等 10 名本土領軍人才,建立創新型人才團隊 13 個。

為補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短板”,懷化“借船出海”,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先後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湘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和華大基因、長沙銀行等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著名研發機構“結緣聯姻”。

河西武陵山文化(廣告)創意產業園,是一片充滿了朝氣與活力的園區,園區內文化創意科技企業你追我趕,搶佔創新高地。目前,園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與多所高校開展戰略合作,政府、高校、企業正聯手打造文創品牌。

在科技創新中,平臺建設的“育苗造林”作用明顯。近年來,我市建成各類科技創新與服務平臺422個,其中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與服務平臺 79 個,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脫貧攻堅的“懷化智慧”

在洪江市,初春的雪峰山,依然能夠感受到寒冷,但懷化林泉藥業種植基地卻忙得熱火朝天,進入中藥材採挖季,藥農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懷化林泉藥業有限公司是國家黃精標準化項目承擔企業,目前公司有佔地1.1 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投資近2 億元建成佔地100 畝的“懷化林泉藥業中藥材加工基地”,形成了“山上種藥材,山下初加工”的生產經營格局。

在會同,山林中的“土疙瘩”,經過深加工後,變成魔芋精粉、魔芋仿生食品、魔芋休閒食品等,成為消費者喜愛的鹼性食品。

經過四年的發展培育,這個“土疙瘩”特色產業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4 年時間共帶動貧困戶 2519 戶 8570 人脫貧。

“我們通過科技創新,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3 項,擁有精深加工生產線 5 條,年加工生產魔芋3萬噸,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魔芋加工企業。”會同縣重點培育的魔芋龍頭企業——湖南博嘉魔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鍾果林自豪地說。

在沅陵縣,太常村村民宋蓮秀在村裡的扶貧車間已經上班快兩年了,如今每個月工資超過了2000元左右。“多虧了向華電子,把車間搬到了我們家門口。”宋蓮秀笑著說。

在洪江區,科技特派員孫偉把先進的技術和思想帶到了田間地頭,為茅頭園村的脫貧致富添了“科技的翅膀”。

……

科技創新的目的不僅僅是創新,最終還是要服務人民,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作為武陵山集中連片扶貧攻堅主戰場,懷化按照“一個核心、二個抓手、三個目標”的科技扶貧思路,已在13個縣(市、區)形成脫貧攻堅網格化體系,是全省第一個率先實現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全覆蓋的市州,使科技扶貧的觸角向基層的“微血管”延伸。近年來,我市通過積極爭取科技經費,大力支持貧困縣產業培育、人才團隊服務和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帶動了數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

如今的懷化,將科技創新深植五溪大地,為貧困百姓培育了豐富的致富沃土。

火炬高舉,照亮來路;風帆正勁,駛向未來。火炬,是燃燒,是引領,是集聚,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絕不是懷化科技創新的終點,而是我們繼續堅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又一起點,我們也將進一步提升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科技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揮基地在區域經濟和行業中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朱帥 通訊員 李密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