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物资诈骗案要一查到底

  自今年1月以来,全省共接到涉“疫”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上百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主要案件类型为借疫情发布虚假销售医用口罩信息实施诈骗,案件遍及全省各地。3月19日,海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向全省复工复产企业发出公开信,提醒企业购买口罩等医疗物资,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3月20日 南海网)

  短短2个月,涉“疫”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上百起,且多为防疫物资诈骗,案件频发高发态势着实令人惊讶。在此前防疫物资紧缺、正规渠道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难免会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钻营牟利的空间,一些企业为了顺利复工复产,甚至也抱着侥幸心理找渠道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上百起诈骗案中,目前虽已侦破了一批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但这也就意味着,仍有不法分子在逃。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更多是因为此前大量警力投入抗疫,不法分子钻了执法力量不足的空子。而这,也无形中让不法分子多了几分侥幸,更多了以身试法的“勇气”。

  当前,海南疫情防控已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经济秩序逐步恢复。对于那些借疫情发布虚假销售防疫物资的诈骗犯罪分子,一定要严查到底,决不能姑息。而这,一方面需要相关执法部门投入更多力量,发动社会广泛提供线索,同时加强与各地警方联动,从快从速侦破防疫物资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对于那些已经侦破的诈骗案件,司法机关也要迅速搜集证据,依法启动速审速判,让犯罪嫌疑人尽早受到法律的惩处。对于那些大发国难财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从严重罚。据了解,在全国多个地区,针对防疫物资诈骗案,纷纷采取了重判,比如杭州男子假卖口罩诈骗3万,法院从重处罚判刑三年。

  更重要的是,在严查严打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口罩等防疫物资的正规渠道供应,完善生产供应链条。只有从源头增加物资生产,在增量上缩减供需矛盾,让公众和企业能够在正常渠道购买,才能从根本上打击这些“投机倒把”分子,才能让防疫物资诈骗行为没有生存空间。所以说,严打是枝叶,保障方是根本,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打赢预防防疫物资诈骗这场硬仗。

  我们还应看到,对于防疫物资诈骗行为,广大群众还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对身边出现或存在的倒卖、发布虚假防疫物资的人要及时举报,从而织牢一张无形大网,让诈骗犯罪无处遁形。我们相信,正义战胜邪恶,诈骗犯罪嫌疑人必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寇振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