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德军为何宁可牺牲也不使用化学武器?

冷雨夜宵


这个问题显然是不严谨的。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并非没有使用过化学武器,在进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的时候,无数犹太人和其他被德国屠杀的普通平民,就死于毒气。因此,二战时期,德国从来不存在“不使用化学武器”的说法。

纳粹军队

不过,从发动战争一直到1945年德国灭亡,德国在战场上的确从未使用过化学武器。为什么屠杀平民之时毫不手软,德国在德军在战场之上,却有了“君子之风”呢?

二战时期,作为挑起世界大战的法西斯三国,无论是单挑列强的德国,搞笑担当意大利,还是东亚的日本,其实都毫无底线可言。

早在1931年就开始侵华战争的日本,在中国战场上肆意使用毒气,无数中国军人和平民被日军毒害,哪怕我们一贯印象中的搞笑担当意大利,在侵略埃塞俄比亚时,也曾肆无忌惮的使用芥子气。

日寇毒气部队

反倒是实力最强、科技最发达、几乎以一己之力单挑全世界的德国,从始至终,从未在战场上使用过化学武器。作为当时欧洲工业最为先进和发达的国家,毋庸置疑,德国肯定拥有足量的化学武器。

但是,无论是惨烈的苏德战场,还是1945年穷途末路之时,德军都从未在战场上使用过化学武器。为什么德国没有像他的盟国日本和意大利那样,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呢,因为德国有道德底线更高吗?

并不是,之所以不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既不是因为德国军队在战场上讲究公平竞争,更不是因为德军鄙视化学武器,而是因为在战场之上,使用化学武器不但效用很低,而且一旦被对手反制,德军承受的伤亡很可能比德国更大。

德国军队

事实上,在30多年前的第1次世界大战中,就是德国率先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并一举杀伤了大量协约国军队。在此后的第1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更频频使用化学武器。因此显然,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不使用化学武器,跟德国的道德感毫无关系。

二战时德国之所以不使用化学武器,原因当然也因为它弊大于利。

第一,因为战争形势的变化,化学武器已经没有了一战时的巨大作用。第2次世界大战,德国率先使用了闪击战这一先进的战术,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德国在战争初期几乎无往而不利。但与此同时,强大的机动能力也意味着,二战的战争模式不再是一战的阵地战。

二战欧洲战场

而化学武器又意味着必须在阵地战中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一旦在运动战之中使用化学武器,很可能化学武器尚未飘散在对方阵地上,对方可能就已经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迅速撤离,如果赶到下风口,释放毒气的一方反受其害。

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二战战场上毒气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也就是在工业落后的东方战场上,武器装备尤其是重型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中国,才会屡屡遭受日寇的毒气,而几乎毫无应对之法。

第二,参战国有着足够应对毒气战的经验。第2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国,尤其是欧洲列强,几乎都是参加过第1次世界大战的老手。也因此,他们对于应对化学武器有着充分的经验。

毒气战

当时交战的双方,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美国、苏联等国,一线部队中都配备着充足的防毒面具。也因此,即使是德国军队在战场上不顾一切的使用毒气,毒气所产生的效果,也要远比想象的差。

第三,一旦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很可能德国遭遇的伤亡比盟军更为惨重。化学武器,归根结底其实是工业化工生产能力。而在这方面,频频遭受轰炸,又只有本国之力的德国,显然远不如工业生产能力更为强大的盟国。

希特勒

因此,如果德国真的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那么作为对等,美国、英国、苏联等盟国也必然会对德军采用。而很显然,具有美国生产能力做后盾的盟军所使用的化学武器,必然远多于德国。

在这种惨烈的对耗之中,综合国力全面居于下风的德国必然不是盟国的对手,势必遭遇更为惨重的伤亡,精明的德国人自然不会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因此,德军从根本上杜绝了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可能。


鸢飞九天2018


二战中,德军曾啃过好多硬骨头,前期采用闪电战战术,由于双方的军事实力悬殊,基本是兵不血刃的。

但是后来到了苏联战场,双方力量旗鼓相当,战役一个比一个惨烈,伤亡越来越多。纳粹为什么没有使用杀伤性极大的化学武器呢?

首先,德国是有化学武器的

有一些人说,德军没有用化学武器是德军没有具备那个能力, 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德国人早就有拥有制造化学武器的能力,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肆无忌惮地使用,对法国和英国军队造成数以百万的伤亡。

比如著名的沙林毒气,一战中一经投入战场就造成了五万余人的伤亡,让当时的英法军队闻风丧胆。

二战的时候,德国人的化武产能更厉害,拥有的化武数量吓人。后来清点,纳粹拥有超过一万两千吨的沙林毒气,杀死几百万人毫无压力。

既然德国人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没对敌方使用呢?

主要是不敢用

在一战中见证化学武器威力的欧洲各国,谁也不想被动挨打,都开足马力生产化学武器。他们在一战结束后纷纷进行“公开”竞赛,英国和苏联分别都有着数量惊人的化学武器库存,美国的化武产能更是遥遥领先。


而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人的化武生产能力还得益于德国人的无私帮助呢。 德国人这时候在把化学武器用于战场的话,他是不但占不了丝毫便宜,恐怕还会受到敌方更可怕的报复。

当丘吉尔听说德军想要对苏军使用化学武器时,丘吉尔就明确表示:如果德国对苏联人这么做,我们就对德国城市也使用化学武器,以牙还牙。

在这种警告下,希特勒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事实上,任何武器都是只有对没有反抗能力的人时才可以随意使用。

比如萨达姆,他对成千上万库尔德人使用化学武器时的时候,是毫无顾忌的。而萨达姆对于进攻伊拉克的多国部队的士兵,却是这个念头都不敢动一下。

其次是因为用了收效也有限。

一战时,人们对于这种武器还比较陌生。士兵遇到化武袭击后基本上是束手无策,惊恐万分,更谈不上防范了。所以德国人最先用了化武时,就造成了对方人员大量伤亡,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然而世界上总是有矛就有盾,面对着残忍的化学武器,人们研制出了防毒面具、放毒服装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事实上,在二战战场上,欧洲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防化准备工作。德国人就是在战场上用了,对敌方战斗人员的杀伤也是非常有限的。

最后是因为,化学武器与德军的战术不符

贯穿整个二战,德军的战术都是高速突进的闪电战为主。

而闪电战中的装甲部队,其作战的核心就在一个快字。化学武器一旦使用,也许几小时甚至几天都不能散去,这样也许能够杀敌,但一定会严重阻碍自己军队的行进速度。

另外,二战是运动战,与一战的堑壕战截然不同。二战的军队,在遭遇化学武器后可以迅速撤退,远离打击区域。化学武器不像一战一样可以在阵地上长久留存。像苏德战场这种大纵深战场,苏军完全可以在遭遇打击后迅速撤退,这样化学武器的使用价值也就不大了。

顺便给那些试图为希特勒辩解的人说一下,二战中德国人的毒气对无数犹太人可是毫不留情。希特勒曾经在“百忙”中到毒气室去,因为他有个爱好,喜欢亲眼看着犹太人如何在毒气的折磨中痛苦的死去,可见希特勒有多残忍,不敢对付强国,只敢欺负犹太人,同时也可以看出一颗残忍的心比化学武器还要有杀伤力。


小约翰


没必要,用了,可能起到一时的效果,但后果很难说。

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几乎没使用过化学武器去进行战斗,德军手里是有大量化学武器的,然而并没有用。相反,德国的盟友日本是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的,只要打不动,立马把化学武器搬出来。



德军不用化学武器,基本就这么几个原因。

战争形态改变,和战术不符

德军从战斗初期对波兰开战,到进攻苏联,是非常顺利的。德军的闪电战,高速推进,毒气根本就没用。机械化作战中,快速突破,和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完全不同。一战时期,两个战壕对射半年,打不出个结果,最后没办法就开始用毒气。而二战德国的战术中,堑壕战根本就不在了。

而且,德军的芥子气,主要在地面进行持续的毒染。杀伤敌军的同时,德军自己的前进速度也受到制约。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互相制约,后果严重

化学武器这个东西,德国有,盟军也有。这点很关键,本身化学武器就是禁止的,谁先用谁就不讨好,对方就名正言顺的开始用化学武器。一旦,盟军报复在柏林扔几个,到时候德国老百姓骂盟军的时候,肯定先骂希特勒。

防护措施

日军之所以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这是因为国军根本就没什么能防治化学武器的装备,损伤惨重,很正常。但是盟军不一样,盟军打过一战,毒气啥模样他们最清楚了,防护措施非常到位的。就是你毒气打过去,也不一定有什么好的效果。

运输问题

二战期间,德军的后勤补给从来都跟不上,到了苏联,基本是崩溃了。连补给都送不上去,就更别提什么毒气了。一旦在自己营地,盟军玩个破坏,那代价更大。

德国之所以不用化学武器,原因很多,总之,用了之后,不一定有效,而且可能遭受更严重的后果。这东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了。


军武文斋


首先,这与希特勒对化学武器的痛恨直接有关。希特勒是奥地利出生,长大后参加了德国的军队对外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也上了战场,他作战非常勇敢,冲锋在前,做到了下士。但是,希特勒也在战场上负了伤。由于德军和对手互相使用了毒气弹,结果造成数百万士兵在毒气战之中受伤。超过100万人死亡,还有很多人残疾。希特勒的眼睛,就是遭遇了毒气袭击,所以曾经失明过。好在医治及时,否则希特勒就得一辈子拉《二泉映月》了,我命好苦哇……



由于自己深受毒害,所以希特勒给德军下达了一个规定,就是不允许在战场上使用毒气弹。(不过,战场上不用,不代表德军就人道,他们把毒气使用在了俘虏营或者集中营。比如,奥斯维辛集中营,超过百万的人就死于毒气。)

德军在二战不使用毒气弹等化学武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惧怕对方报复。德军在战场上的的主要对手,都是一流的工业化强国,比如英国,美国,苏联,她们都完全有技术能力研制化学武器。如果德军率先使用了毒气弹,人家也不是傻子,肯定会进行报复,把她们自己的毒气弹投掷回来。这样一来,双方毒气弹漫天飞舞,那样就伤亡太过惨重了。毒气弹不好控制,受风向影响大,很可能也伤害到自己一方。

所以,德军在二战战场上采取了克制,没有使用毒气弹等化学武器。


怀疑探索者


德军没那么高尚,不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不是所谓“骑士精神”,而是希特勒怕盟军报复罢了。

当时元首手里有毒性逆天的以“塔崩”为首的G系列神经性毒剂。这类一种有机磷化合物,


它是清澈无色无味的液体,有轻微水果香味,但是毒性十分凶猛,稍微吸入一口就差不多可以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骷髅师表示用了都说好)

但是这东西虽然是元首先拥有的,但是美国人表示要制造有机磷毒剂也是丝毫无压力的,本来农药厂就生产有机磷农药,杀虫剂厂就生产有机磷杀虫剂,这两家子稍微改改配方,生产神经毒剂轻轻松松!~

而希特勒自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化学武器受害者。他深知自己和盟军掐架用化学武器,自己肯定吃亏~

但是元首欺负老毛子鼻子冻坏了问不出味儿,就在东线战场使用过毒气弹。最著名的战例莫过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战役,国防军熏死了不少地道中的老毛子。

而在集中营里面犹太人则更是深受毒气侵害,走进毒气室的犹太人立刻被浓浓的氰化物气体包围,氰化氢是剧毒的杏仁味儿气体。还没有尝出味道来就中毒身亡。

其次,防御化学武器侵害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一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向开始使用化学武器,1914年德国法国向英国军队以及加拿大狗腿子释放了大量的剧毒的氯气。

这个味道应该是马桶里加一瓶84消毒液,再加一瓶威猛先生,再深深吸上一口气的一百倍

虽然氯气毒性很强,让很多英国士兵变成了瞎子阿炳,让加拿大狗腿子变成了盲僧。

但是因为氯气等的毒剂比重比空气大多了,因此含有活性炭的防毒面具可以轻松过滤,而防毒面具成本也不高,很容易就普及。


疯狗的轻武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德国人不想用,而是德国人不敢使用。

别看德国在化学研发与生产上走在全球的前面,在一战之后受到了,相关领域受到严格的管制,化学武器发现受到限制,德国重新建立自己的化学武器库,时间相当短。

德国对于自己的化学战能力是有一定认识的,不认为自己占了什么便宜,也许德国人在化学技术方面更为先进,可以研究更为先进的化学武器,但是在规模上,德国占不了优势。英国,法国,苏联等国实际上都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占据了化学战的优势。

如果打化学战的话,对手也许会用利用数量优势对德国占据便宜,应该说,德国人没有信心能够打赢这场化学战,单纯的质量优势抵消不了数量上的劣势。

德国对自己化学战能力的评估可能有点低,但是也反应了实情,对手们都拥有不弱的化学战能力,德国更忧心自已打化学战不能取得胜利,反而会可能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当中,再说了,使用化学武器也改变不了战局,自然也就不是不敢使用。


浴火


二战期间,德军为何宁可牺牲也不使用化学武器?


我们知道,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淫,无恶不作,甚至设立731部队研究化学武器。当时日军在中国战场使用的化学武器有:芥子气、路易氏气、光气、二苯氰砷、氢氰砷等共8种标准毒气。日军先后在中国14个省市,77个县区,使用化学武器1731次。中国国民政府军政部防毒处的记录中记载:日军毒气战在中国军队(国民政府军)中造成的死亡率平均每年为8.5%,最高年份达到28.6%(1937年)。可以说,化学武器伤人于无形,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同为纳粹的德军,为什么在二战期间宁可牺牲也不使用化学武器呢?

小编认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使用化学武器,在杀敌于无形的同时,自己也难逃悲惨命运。

1、化学武器的威力。

化学武器,就是一种杀伤力非常恐怖,规模也非常大的新式武器,通俗点来说这就是毒气,早在一战的时候,化学武器就已经被拿出来使用了,在战场上它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这种武器是非常不人道的,受到它攻击的人就算是没有被毒死,机体也会遭受重大的打击,从此就活在痛苦中。

化学武器素有“无声杀手”之称。它包括装有各种化学毒剂的化学炮弹、导弹和化学地雷、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以及某些二元化学炮弹等。通过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弹、炮弹或导弹)释放有毒化学品或称化学战剂。化学武器通过包括窒息、神经损伤、血中毒和起水疱在内的令人恐怖的反应杀伤人类。

化学武器按毒剂分散方式可分为爆炸分散型、热分散型、布洒型三种基本类型。与常规武器比较,其特点有:

毒性作用强。化学武器主要靠化学毒物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化学战剂多属剧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因此在化学战条件下可造成大批同类中毒伤员。中毒途径多。常规武器主要靠弹丸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化学武器则可能通过毒剂的吸入、接触、误食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员中毒。持续时间长。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丸)飞行时引起伤害。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其持续时间取决于cwa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杀伤范围广。化学袭击后的毒剂蒸气或气溶胶(初生云)随风传播和扩散,使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故其杀伤范围较常5.规武器大许多倍。

2、二战期间,德军为什么宁可牺牲也不使用化学武器呢?

我们知道,纳粹德军在二战初期以闪电战的形式碾压英法等国,无往不胜,直至入侵苏联中后期,才遇到苏军顽劣抵抗。按理说,化学武器杀人于无形,无异于是对付苏军最奏效的武器,可德军为什么宁可牺牲士兵,也不使用化学武器呢?

一是战争初期,德军的闪电战无往不利,碾压其他国家军队,根本就没有必要用化学武器。我们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进行了工业革命,全力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为发动二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但有先进的武器,而且还准备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并出其不意,攻打各国措手不及,在二战开打的时候,他们一路打得非常顺利,实现了闪电战的胜利,所以,根本没必要用化学武器。

二是德军为了避免自己遭受毒气之害,而没有用化学武器。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随着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工业革命,许多技术方面也得到的提升。二战时期的化学武器要比一战期间的厉害的多。并且使用化学武器是要严格的防控条件的,如果没有严格的条件就对敌人使用毒气弹等化学武器,一旦在战场上风向改变,遭殃的便是自己的士兵。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德军是不会随意使用毒气弹。

三是德军的对手大都有化学武器,彼此互相忌惮。一战结束后,各个国家见识到了一战中化学武器的厉害,于是都在不断研究各种的化学兵器,英法当年也是化学武器的受害者,自然就明白这种兵器的威力,美国和苏联同样非常重视这种武器的研究,因此德军后来没有使用这种兵器,就和现在的国家不用核武器的道理是一样的。大家都拥有了这种杀伤力更大的武器,就没有人敢随便用了,毕竟你要是使用了,对手也必然会使用。

四是国际上明令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德国人自视是高贵的种族,向来讲究绅士,并且当时国际上从维护人类命运考虑,禁止使用化学武器,从这个角度出发,德军也没有用化学武器。而当时的日本人却全不顾忌。

五是在酷寒的苏联战场上,化学武器不能发挥作用。当时德军进攻苏联遇到誓死抵抗时,正逢苏联冬季,冰天雪地,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即便德军使用化学武器,也发挥不出作用。

因此,在二战中,德军手上虽有化学兵器,但各国基本都有,彼此成为了一种威慑,没有人敢随意使用。小编认为,更重要的是还他们并没有使用化学兵器的经验,这种武器不好熟练控制,在战场上随时可能误伤到自己人,他不敢去冒这个险,并且还违背国际规定,这与德国人高傲的血统也是不相符的。


葛大小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化学武器可真的是发扬光大了,英,法,德三个国家在化学武器上的较量足足消耗了12.4万吨的原料。造成了有900万人的死亡。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在欧洲大陆几乎是销声敛迹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德国的对立国,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苏联,他们都有着制衡的措施。化学武器的威力,作为曾经的使用者,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法国他们都清楚的知道这一武器的威力。而不幸的是,德国有,他们也有,于是在这些国家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而在二战中,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免受化学武器的侵扰的,比如日本就曾经使用过这种武器,很不幸,当时的我们并没有制衡他们的能力,只能任其所为,最后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甚至还包括无数的平民百姓。


而后来在太平洋战场开战之后,日本就再也没有用过,其原因就很明显了。

很显然通过日本的这种反应,很明显这种相互的制约是很有效果的。就和今天的核威慑一样,大家都有就会都不敢用,即使是以当时古巴危机那么危险的局势,最后双方都克制了,可见这种制约之力是多么的强大。


当然,相互的制约是一方面。德国不再使用化学武器和有可能和希特勒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希特勒曾经就有一次受到了化学武器的威胁。而在那一次的中毒之后,希特勒差点失去了他的双眼。这很有可能造成了他对化学武器的反感。

还有,德军在二战时期用的是什么战略。闪电战,闪电战讲究的是机动性和快速移动。很显然,化学武器并不能适应他们的战斗方式。这样一来无疑会降低德军的进攻效率,这无疑是不符合德国利益的。



不可否认的是,化学武器确实有很大的威力,所以也有着很大的诱惑。尤其是德军,他们完全有能力去开发强大的化学武器,而且他们也从未停止过研究,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使用,虽然有着各种因素,但是还是相互之间的制约更有说服力。


毕竟在二战之前,意大利还是对没有反击之力的埃塞俄比亚用了这个武器,这反而证明了即使是有着条约约束,但实际效果还是要看国家力量的。


一寸三分


在二战中,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就是化学武器,就像今天的核武器一样的地位,但是化学武器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有时候毒不到敌人,反而自己受害,在一战的时候,德国使用过化学武器,而二战又不用?


第一、敌方一样拥有。在一战的时候,德英法三国都有化学武器,所以到二战了,如果继续用化学武器,那么就同样遭到敌方的无情报复。德国的在一战之后,在军工业的快速发展下,经济也快速发展,而德国有但是也研发了塔崩这种化学武器,而且苏联也有同样的能力研发化学武器,如果一旦先使用,那么英法苏也同样使用,两败俱伤并不是希特勒希望看到的局面。

第二、希特勒有阴影。在一战的时候,因为希特勒受到化学武器的毒害,眼睛暂时性失明,这一次给希特勒给很大的影响,因为他的看不见,导致他不到战场的情况,不清楚战争的走向。


第三、不符合战术。在一战的时候,德国的闪电战闻名世界,就像现在以前NBA纳什时期的快攻战术一样,几秒就能把推进到前场了,利用的就是机动性,快速传导,而德国的闪电战就是这种战术,但是如果用化学武器,那么就阻碍德军快速推进,这个不符合闪电战术,而且自己也会受到化学武器的毒害,我们都只能德国都有人手一个放毒面具,但是戴久了,那么就会降低人的灵敏度还有机动性,那么就失去了闪电战术的核心价值。

第四、苏联领地多。苏联是世界上领地最大的国家,如果使用化学武器,那么化学武器达不到最大作用,很容易毒气就稀释了,而且当使用了时候,遇到下雨,特别是刮风的时候,风向的不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刮到自己这边来。苏联的的秋冬下雪很严重,如果一投入化学武器,如果一下雪,那就浪费了。

化学武器使用最好使用,是对方没有化学武器,这样才能达到作用,不然两军相互使用,那么胜利就是看老天保佑了,老天不开眼都死光。


远程角度


简单的说,主要因素是德国的主要对手们都同样拥有高水平的化学武器,有对等报复能力;次要因素是德国的主要对手们也拥有完善的化学武器防护能力,使用化学武器在军事上作用也有限。相反日本兽军敢于在中国肆无忌惮的使用生物化学武器,则是因为中国没有对等的报复能力。

化学武器一般可以通俗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毒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各国广泛使用了化学武器,英、德、法等国一共释放了12.4万吨化学武器,造成了130万人伤亡。

1925年6月17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开的“管制武器、军火和战争工具国际贸易会议”上通过了《日内瓦协定书》,严禁各国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则只有日本在中国使用过化学武器,而德国即使到穷途末路也没有使用到化学武器。

德国不使用化学武器,主要因素不是因为德国严格遵守《日内瓦协定书》有契约精神,不像日本那么无耻的签订了《日内瓦协定书》还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而是因为德国的对手们都拥有强大的化学武器对等报复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快速被击败投降的法国,德国的主要对手是英国美国和苏联,这三个国家都是强大的工业国,和德国一样拥有完善的生产制造使用各类化学武器的能力。德国不首先使用化学武器的话,美国苏联和英国还有破坏《日内瓦协定书》的顾忌不会首先使用化学武器。德国一旦使用化学武器的话,美国苏联英国加起来工业能力远胜德国,肯定有能力把更多的化学武器倾泻到德国头上。

双方都无限制使用化学武器的话,吃亏受损失更大的只会是德国,德国有起码的理智也不会去首先使用化学武器。

日本敢于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除了日本人的无耻残忍外,中国没有对等报复能力也是重要因素。1925年的《日内瓦协定书》,日本是签约国之一,但日本却无耻的在中国广泛使用化学武器。中国在抗战中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自己没有能力生产各类化学武器,也没有能力将化学武器大量投放到日本本土,日本才敢在中国如此残忍狠毒。

化学武器的各类防护措施在二战中已经比较完善,对工业国来说实际军事意义不大。

经过一战中化学武器的广泛使用,各大工业国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防毒面具防护服等完善的防护措施下,化学武器能起到的作用不大。美国苏联英国都有能力给军队提供防毒面具防护服等各类化学武器防护措施,德国即使使用化学武器在军事上意义也不大,既不能大量杀伤敌军也不能阻止敌军前进,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大量屠杀平民。

相反中国只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不能为军队提供完善的化学武器防护措施,日本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能给中国军队造成很大伤亡。日本还在中国广泛使用化学武器无差别的屠杀军队和平民。

希特勒个人厌恶化学武器也是个比较次要的因素。

希特勒本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毒气的受害者,对化学武器非常厌恶。

1918年,还是德军中一名下士的希特勒遭遇英军释放的芥子气,受伤短暂失明,这段经历让希特勒对化学武器很讨厌。当然,在德国的决策中,这是一个非常次要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