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今日: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日本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还联合英美等八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18日北京群众在天安门集会抗议,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1924年10月21日,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软禁大总统曹锟,逐清末帝溥仪出故宫,悬赏缉拿吴佩孚,成立国民军,并欢迎孙中山北上。

然而冯军只有不足4万兵力,北临张作霖入关,南面吴佩孚反击逼近北京,不得不采取张作霖意见,联合皖系,让已经无军又无势的前国务总理段祺瑞重新出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史之今日: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


史之今日: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

1925年11月22日,奉系将领郭松龄在冯玉祥的支持下,在直隶滦州发动兵变,将所部改称东北国民军,回师关外,直逼沈阳。

12月24日,郭松龄兵败被俘,次日张作霖下令将其杀害,然后率令奉军南下入关,挺进京津。

1926年,张作霖檄调败退山东之李景林和张宗昌"直鲁军"攻其南;张作霖更遣专使与吴佩孚释嫌修好,约他自武汉北攻冯军于信阳,并诱引阎锡山出娘子关取保定,使冯之"国民军"四面受敌。

2月初旬,当奉军舰艇在大沽口外出现时,冯军乃在大沽口海设防,并以俄制水雷封锁大沽口,并一度与故意穿过封锁线日舰炮战。

日本人首先对冯军布雷,提出抗议。

3月12日,冯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舰进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

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

3月16日,英、美、法、意、荷、比、西、日八大帝国主义国家,联合援引《辛丑和约》海口不得设防之条款,向北京政府外交部,提出44小时限期"最后通牒"。

八国公使团向北京政府提出要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史之今日: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


史之今日: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数千北京学生和市民乃集合于天安门前开"国民大会",声言反抗"八国通谍"。

上午10时,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市党部,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市委,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于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即"318"抗议大会),号称十万人抗议大会。

广场北面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他撰写的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台前横幅上写着"北京各界坚决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

大会决议:"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驱逐八国公使,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舰,电告国民军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要求把八国公使赶出中国,并撕毁《辛丑和约》。

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

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从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最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政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

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贾德耀出来见面。

段祺瑞的执政府内人员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

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

史之今日: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


史之今日: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