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女孩患上“垂體瘤”手術前醫生卻攔住了她“救了她一生”

24歲女孩患上“垂體瘤”手術前醫生卻攔住了她“救了她一生”

“你今天的幸福是我最大成就感。”這樣的深情告白,不是發生在情侶之間,而是發生在醫患雙方。

說這話的是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毛玉山。曬幸福的是26歲的江西籍女孩小李——升級當媽後她來報喜。

原來,之前小李被查出垂體病變,本計劃接受顱腦手術,在毛醫生的建議下當了“逃兵”,也因此保住了生兒育女的機會。

24歲女孩突發垂體瘤伴卒中

事情要從一年多前說起。當時,在寧波打工的小李突發頭痛,來到一家市級醫院神經內科就醫,磁共振提示垂體瘤伴卒中,這是一種腦部急重症。

在入院治療的3天裡,小李高燒不退,頭痛持續加重,合用4種強效止痛藥也無濟於事。神經外科前來會診,建議手術摘除垂體瘤,清除積血,根治頭痛。顱腦手術,任誰都怕。但小李咬牙同意了,“真的太痛了,整夜地睡不著覺,只想快點結束。”手術被安排在次日也就是小李入院第4天。

24岁女孩患上“垂体瘤”手术前医生却拦住了她“救了她一生”

小李怎麼會患上垂體瘤並出血呢?專家們說不上來。床位醫生心有忐忑,手術前一晚又請寧大附院內分泌科主任毛玉山前往會診。

毛醫生在病歷中發現多處蹊蹺:體溫雖高,心跳卻不快,一天至少三瓶氯化鈉輸下去,血鈉卻還是偏低,血壓甚至低至90/60mmHg以下,近乎休克,“這是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危象。”

此時,小李體內雌激素水平又異常升高,相當於正常值的五六倍。追問之下,小李交待,自己月經不規則多年,據說是泌乳素高,一直沒當回事。近兩年為備孕開始服用雌激素。

“泌乳素高的患者,服用雌激素備孕只會適得其反。”結合相關檢查,毛醫生診斷,小李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這種病好發於年輕女性,可致泌乳素高,表現為月經不規則。

也正是因為忽視甲減這一基礎疾病,又盲目備孕,最終禍及垂體,引發垂體瘤樣增生伴卒中,進而導致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危象,也就是病歷中的一串異常數值。

24岁女孩患上“垂体瘤”手术前医生却拦住了她“救了她一生”

“垂體不過黃豆大小,卻是人體最關鍵最複雜的內分泌腺,手術稍有差池,很可能影響生育甚至危及生命。而且,顧名思義,垂體瘤樣增生並不是真的瘤,一般不需要手術。” 毛玉山反對手術,他建議,不妨先補充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甲狀腺素看看。

小李聽進去了。用藥當晚,她的體溫下來了,頭痛也減輕了,睡了入院以來第一個好覺。手術因此擱淺。

病情相似的患者因手術而抱憾終身

3周後,小李康復出院了。門診隨訪大半年後,她懷孕了。孕期毛醫生數次為她調整藥量。近日小李順利誕下寶寶。得知喜訊,便有了開頭的溫暖回應。

小李不知道,毛玉山之所以攔著不讓手術,是因為曾有患者因為此類手術付出沉重代價。那位患者小美和小李同齡、同病,卻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24岁女孩患上“垂体瘤”手术前医生却拦住了她“救了她一生”

小美起初也是月經不規則,泌乳素高,備孕期間出現了視野缺損、頭痛等症狀。磁共振提示垂體瘤,由於傾向於是惡性,小妹同意儘快手術,她認為只有手術才能將“不定時炸彈”根除。手術那年,小美也是24歲。術後卻是噩夢的開始:月經徹底消失,懷孕幾近無望,人加速衰老,還有嚴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

小美被轉介至毛玉山處,“垂體手術可致繼發性甲減,但這位患者是原發性甲減,也就是說,她在術前就有嚴重甲減了。”毛醫生表示,“甲減可致不孕不育,也可致垂體瘤樣增生。這種增生完全有望藥物治癒。”他推斷,小美很可能接受了一次不必要的腦部手術。後來,毛醫生通過調整藥量來治療甲減,再通過人工月經週期來幫助小美避免早衰、早發骨質疏鬆、罹患婦科腫瘤和心腦血管病變。

但小美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了,“包括性腺在內的所有內分泌腺都受垂體調控,臨床上垂體手術併發不孕不育的幾率非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