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让人曾有过热泪盈眶的电影,自有其价值

好电影的衡量标准非常多,有人喜欢故事情节,有人喜欢电影所传达的内涵理念,有人喜欢它的拍摄方式,喜欢影片里的演员或是角色设定,甚至有人只喜欢一部影片中的美好景色画面。

这些都未尝不可,毕竟人尽皆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对电影就有一千个乃至更多的评论和不同感受。

大鹏(董成鹏)的身份标签算是比较多的,他以主持人出道,渐渐从事一些导演、编剧的工作,后来也成为一名被认可的演员。

和很多人一样,他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东西,想要抵达的高度,才一再地在这条路上不断创造些新的东西来,虽然总是不尽如人意。

《缝纫机乐队》:让人曾有过热泪盈眶的电影,自有其价值

最开始是朋友介绍看了几集2012年的搞笑短剧《屌丝男士》,有笑点不假,但没什么营养,过后即忘,那时对他的印象并不怎么样。

在这部大鹏亲自导演和主演的电影《缝纫机乐队》里,观看过程中确实有让人热泪盈眶的片段。有梦想的人,他们内心的火苗也许有微弱的时刻,但不会熄灭,只要一直在,便总有一天会熊熊燃烧下去。

电影《缝纫机乐队》在2017年上映后,累计票房只有4.5亿,豆瓣上也过了及格线。总体上来讲,它算是当时大鹏交上的一份比较满意答卷。

这部电影以大鹏的出生地吉林省集安市为背景,由乔杉饰演的胡亮发起,将一群对音乐怀有喜爱的小人物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共同组建乐队,在搞笑与不断坚持中,让那颗为音乐跳动的心,为梦想灼伤翅膀的人,一度热血沸腾起来。

相信有梦想和喜欢音乐的人,会被这份真诚打动到。

《缝纫机乐队》:让人曾有过热泪盈眶的电影,自有其价值

不尴尬的笑点,是追梦路上愉悦精神的调剂

喜剧演员乔杉在这部电影当中是搞笑担当,他饰演的胡亮,从小生活在集安市。在电影里,一支由四位医生组成的破吉他乐队成名后,因此带动了集安市,并给集安带来了摇滚之城的美称。

集安市政府为纪念破吉他乐队,建立了摇滚公园,并建造一座以大吉他为形象的雕塑。火遍一时的破吉他乐队,给小小的胡亮心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此也成为胡亮持之以恒的梦想。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摇滚的渐渐没落,政府要对摇滚公园进行拆迁改造。这意味着大吉他将从集安这个地方消失,一群对摇滚有着美好希冀的人,也将因此失去一份精神寄托。

寻常百姓的力量其实是薄弱的,以热爱摇滚的小众群体为例,他们无法对国家政府的某些决定做出改变,个人的“一厢情愿”手无寸铁,更是难以撼动要拆迁大吉他的做法。

《缝纫机乐队》:让人曾有过热泪盈眶的电影,自有其价值

对于胡亮来讲,他从小热爱和尊敬的大吉他要被拆掉,似乎意味着自己的信仰随着大吉他的倒下而崩塌。尽管如此,但前前后后,胡亮都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

想办法邀请破吉他乐队的前经纪人程宫(大鹏饰演)给自己当经纪人,把身上仅有的10万元全部交作定金支付给程宫。孤身一人的胡亮,才开始组建自己的乐队,甚至连一首歌都没有写好。

他不过是想为破吉他乐队在集安演出二十周年纪念日做点什么,尽管他心里再怎么不舍,但其实也做好了接受的准备,

要在破吉他雕塑跟前开一场演唱会,不过是对自己过去摇滚梦的一个交代,一场有仪式感的大型告别会。

对于大吉他的倒下,胡亮是心碎的。他的心碎表现在很多细节之处,可他用自己的幽默,又将这些小心翼翼地掩盖着。

大鹏在这部电影里填充了不少笑料,能够表达出他对艰难追梦之路上的那份坦然又略带调侃的风趣态度。明知结果很难如同想象中那样美好,倒不如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去面对,这种理念,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其实这些,也是人在追梦路上所需要的精神养分。

《缝纫机乐队》:让人曾有过热泪盈眶的电影,自有其价值

音乐,是心中固守的净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相信在生活里,音乐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事物。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音乐,在举国同庆的特殊节日里听音乐,在婚礼上或者是葬礼上也需要音乐的伴奏来衬托气氛,可以说,音乐是无处不在的。

它有时会像良药一样给人心灵带来安慰;有时会像一个朋友那般,在孤独的时候陪着你,有时又像是心理医生,似乎能够猜透人的内心所想,让你发现,在世界的另一个遥远角落里,还有同自己有类似心情的人存在。

也许每一个人,都曾有过一个音乐梦,只是因为或多或少的原因被放置,直到被舍弃。

但总有那么些人,一直在奋力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坚持着对音乐的向往和学习。他们如同贝多芬和肖邦那些伟大经典的人物名留青史,又如同周杰伦,汪峰或是新一代音乐人,以毛不易和周深为代表。他们惹人艳羡,受得尊敬,靠着自我在音乐道路上的坚持不懈创造出某些成绩来。而这些音乐,都会成为某些人在失落时的救赎与陪伴,是一种安慰,也是灵魂的寄托。

《缝纫机乐队》:让人曾有过热泪盈眶的电影,自有其价值

泰戈尔曾说,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深处。

《缝纫机乐队》里面,大鹏主演的程宫并不成功,被金钱和生活压力所逼迫着,不得不去为了取悦更多观众,打造出类似“非主流”不伦不类的艺人,一再地埋藏自己内心对于音乐曾有的那份热衷,直到遇见胡亮。

胡亮以其独具特色的东北口音,和诙谐幽默的人生态度影响着程宫。他表面上看似有点吊儿郎当,但胡亮的内在却有着对音乐的狂热与执着,这份执着,让他可以付出任何正义的代价。

和娜扎饰演的贝斯手丁建国,李鸿其饰演的鼓手炸药,韩童生老师饰演的医生杨双树,以及那个背着自己母亲去偷偷学钢琴的小女孩组成的特殊音乐团体。

虽然他们都是因为不同的出发点才聚集在同一个乐队里,但最终却都是尊崇自己内心对于音乐的喜爱,像是找到知己一般,才能够在那场顺利举办的舞台上热泪盈眶地笑着,感动着。

当后来程宫在堵车路上被骑行摩托车播放的音乐,和为他们开演唱会挂着的横幅宣传触动到时,他才重新找到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最初狂热,抛却掉刚开始因对金钱的需要,握着自己的初衷,再次重组失散的缝纫机乐队。

正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群,才得以维护一些人想要坚守但很容易就放弃了的东西。也正是如此,集安摇滚之城的称号,才能够更深入地与这个城市的骨血融合在一起。

《缝纫机乐队》:让人曾有过热泪盈眶的电影,自有其价值

音乐是梦想,是激励,更是传承

不少人也许会发现,大鹏在《缝纫机乐队》这部电影里其实很用心良苦。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实现了无缝衔接,由小男孩胡亮“我的家乡集安”的演讲,转化为弹钢琴小女孩的演讲。音乐作为梦想与艺术、人文精神的一种,在此处已经实现了传承。

立体的大吉他被拆掉了,但摇滚乐和梦想,却与集安这座城市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这正是大鹏通过这部电影传达的深刻主旨。

胡亮从小见证破吉他乐队的成长和消亡,内心有着对摇滚乐狂热的痴迷和热爱,也正是那份对音乐的喜爱,让像他这样有着共同梦想的小人物们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实现对某些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电影某些部分虽然存在缺陷,但并不影响整体上传达着对音乐和梦想的鼓舞与捍卫。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重新唤起人内心曾追寻的梦想和热爱,这种燃烧是无法抗拒的。

正如开头破吉他乐队成员在舞台上唱的那首歌词里写的:金钱、地位、权利和荣耀什么都是不可抗拒的。

但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人最不可抗拒的,却是内心深处遵循梦想脚步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