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疫情無情人有情 鑑定真偽還真相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沒有為妹妹借款簽字作擔保,卻意外揹負5萬元擔保債務,銀行帳戶也因此被執行凍結,讓人猝不及防。紹興嵊州兩級檢察院合力監督獲法院再審改判,姐姐楊一琴(化名)無需承擔不屬於自己的涉案借款擔保責任。3月16日,楊一琴委託兒子向嵊州市檢察院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人在家中坐,債從天上來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事情發生在一對姐妹間,姐姐楊一琴,妹妹楊二芹(均系化名)。妹妹、妹夫在2015年8月出具給朱某的一張借條,在時隔兩年後把姐姐捲入一場意外的民間借貸糾紛中。借條上有妹妹楊二芹和妹夫王某的簽名,還出現了一個名為“一芹”的簽名,“一芹”是誰,難道就是姐姐楊一琴嗎?


2017年9月,因名字同音,姐姐楊一琴也隨著妹妹、妹夫被朱某一同告上法庭,朱某向法院提交了這張有妹妹楊二芹、妹夫王某和“一芹”簽名的借條,請求判令楊二芹、王某立即歸還5萬元借款本金及相應利息,並由楊一琴對該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銀行卡被凍結,筆跡鑑定受限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朱某在起訴時提供了一份記錄著楊一琴的身份證號碼、戶籍所在地等信息的查詢結果單。同月,楊一琴收到法院傳票,楊一琴以為是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沒有理會。法院郵寄送達未果,採用公告送達的方式向楊一琴、楊二芹、王某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傳票等法律文書。2017年12 月,法院作出缺席判決,朱某勝訴,隨後案件進入執行程序。


數月後,楊一琴發現自己銀行卡被凍結,搞清楚來龍去脈後趕忙向法院申請再審,同時申請對借條上“一芹”二字進行筆跡鑑定。楊一琴積極配合法院提供檢驗樣本,但因提供的比對內容(“一芹”二字)過少,受比對條件限制,鑑定機構無法鑑別借條上的筆跡是否屬於楊一琴。2018年10月,法院複查認為楊一琴未提供充分的證據推翻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並且原審已依法履行送達程序,駁回了楊一琴的再審申請。


《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抗訴。


疑點重重,撥開迷霧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楊一琴帶著監督申請書、原審判決、駁回再審申請書等材料向嵊州市檢察院申請監督。


為還原事實真相,嵊州市檢察院辦案人員依法詢問朱某、楊一琴,但雙方各執一詞。楊一琴堅稱沒有幫妹妹、妹夫作這筆5萬元借款的擔保,朱某則堅稱借條上的“一芹”是楊一琴所籤。


關於借款用途朱某陳述前後不一,是承辦檢察官發現的疑點之一。朱某在提交給法院的訴狀中稱楊二芹、王某是生意所需向其借款5萬元,而在法院再審審查時則改口稱楊二芹、王某借款5萬元用於歸還給姐姐楊一琴。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圖為理解案情所作)


發現疑點後,承辦檢察官的視線迴歸到借條,發現了疑點之二。王某、楊二芹、“一芹”的簽名依次上下排列在借款人右側,“一芹”的“芹”字只是部分筆畫自然延伸至擔保人字樣後方,那麼“一芹”究竟是借款人還是擔保人?


經查閱訴訟信息,承辦檢察官發現朱某此前曾多次向法院提起過擔保糾紛訴訟,朱某應該能夠準確區分借款人和保證人的不同。承辦檢察官又調取了楊一琴的戶籍證明及其以前在銀行、村委會留下的多份簽字材料,發現楊一琴從沒使用過“一芹”或“楊一芹”等名字。


檢察抗訴,重現真相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名字同音“被負債”,檢察抗訴獲改判


嵊州市檢察院遂向紹興市檢察院提請抗訴,紹興市檢察院經審查後,對借條上“一芹”的簽名作了補充鑑定,提出了傾向性意見:該簽名應非楊一琴親筆所籤。爾後,紹興市檢察院向紹興市中級法院提出抗訴。


2020年2月,紹興市中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為原告朱某未提供證據證明借條上簽名的“一芹”與被告楊一琴有直接聯繫,也未能證明楊一琴有對涉案借款提供擔保的意思表示,撤銷原審判決的部分內容,楊一琴無需承擔涉案借款5萬元的擔保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