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打針、內外用藥能解決問題嗎?

引子:

某日,門診來了位老太太,一進門就說:“大夫,我腿疼,疼了十幾年了,這兩年越發厲害了。”

我問:“具體有什麼症狀表現啊?”

老太太答:“是彎也彎不下,直也直不了。蹲坑活受罪,爬樓不敢動。日行百十米,夜間常疼醒。”

老太太答:“怎麼沒治療啊?剛疼那會,敷點膏藥;再疼就吃止痛片;這不,這兩年疼得實在厲害,聽人推薦,隔三差五就往關節打藥,疼痛倒是稍微減少,活動依然不妙,就想問問大夫,幾時完全能好?”

主要問題:打針吃藥能徹底解決膝關節骨關節炎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對於早期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病人,我們在門診也常常讓其選擇用藥等保守治療方式,但是既然說到了膝關節骨關節炎根治問題,那我們就不得不做一個澄清!

絕大多數的疾病是化學過程,但在骨科,特別是關節外科,很多疾病包括膝關節骨關節炎在內不光是化學過程,而更多的表現為物理過程,因機械性磨損而導致關節內部結構結構和生物力學出現問題!

骨、關節、肌肉、韌帶,最重要的功能是負責人體的支撐和運動,當關節出現老化和退變時,本來正常的支撐和運動就會加速關節的退變磨損,而這種關節退變磨損又進一步影響人體支撐和運動的功能,造成惡性循環。

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打針、內外用藥能解決問題嗎?

讓這個惡性循環速度放緩的方式,當然是減少關節的活動和支撐功能——避免體力活動、休息;

從根本上糾正這個惡性循環的方法,當然是糾正其結構和異常受力——康復OR手術。

藥物治療,這種化學性的刺激顯然不能對無力結構的變化產生影響。就比如:一個人因為長期彎腰活動,腰椎間盤突出,壓迫了坐骨神經,產生了腿疼、腿麻的症狀,吃藥顯然不可能把突出的間盤吃回去;


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打針、內外用藥能解決問題嗎?

一個人膝關節長期勞損,出現了半月板的撕裂,產生了關節疼痛、別卡症狀,吃藥顯然也不能讓撕裂的半月板癒合。

同樣,膝關節骨關節炎就是因為膝關節的長年工作或者是異常的膝關節結構導致的摩擦、刺激引起膝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進而發生骨質的外露,引起骨與骨的摩擦,刺激骨質表面骨膜內的神經引起劇烈的疼痛,進而影響關節的活動功能。

已經磨損掉的軟骨顯然不可能因為往關節裡打點藥、口服一些藥物就能長回去。或許有一些朋友會詢問關於關節軟骨再生的問題,關節軟骨再生是目前關節外科基礎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但截至目前,相關研究仍無突破性進展。換言之,關節軟骨再生在當下仍然無法實現。

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打針、內外用藥能解決問題嗎?


當然,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等治療方式雖然不能達到根治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效果,但在中早期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的治療中仍有其價值,也屬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方式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操作不當或操作不規範,不能很好地貫徹無菌原則,關節腔注射藥物會帶來膝關節感染的巨大風險,這在臨床上也屢見不鮮,引起的後果也將是災難性的,因而即使選擇了關節腔注射藥物治療,也必須在正規醫院進行相關操作,儘可能規避和降低關節感染的風險。

此外,很多止疼和活血藥能暫時麻痺患者的神經、減輕病灶處的水腫,一定程度上改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症狀。

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打針、內外用藥能解決問題嗎?

但顯然,有些骨科藥物的安慰作用要大於治療作用。如果將治癒關節疾病的希望,寄託於化學藥物,是很不明智的。(這裡不包括因為風溼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的關節疾病)

所以,對於大多數膝疼、腿疼的患者來說,休息、減少負重活動是醫生放在首位的醫囑;康復理療,是很多骨科醫生的獨門利器;手術治療,對於重度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而言是恢復健康最有效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