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八章 失道则天下乱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失道则天下乱


大道废,有仁义

如果脱离了大道,而只是一味地追求这种仁义的表象,那么自然也就会出现不仁不义,因为此时的仁义被当作了一种手段方式了,有些人认为这是老子在公然反对儒家的仁义,说只有大道废了才会有这些东西存在的空间。这些人是真的没有看懂道德经,老子是不反对仁义的,但如果不按照大道去行事,而去追求仁义,就差了一个层次了。

特别在现代企业中,很多领导者树立榜样,用来激励其他人向榜样学习,把目光看向别人,其实这个领导者自己已经做反了,他应该是向内检讨自己,为什么在他的领导之下只有个别人才能做得到这么出众,其他人都不如他呢,肯定是因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让其他人没有成为跟榜样一样出色,应该要花时间精力去研究如何才能把所有人都能变成像榜样一样,而不是树立了榜样后,你们自己去向榜样学习吧,其他事情就跟我没关系了,这么想就错了。


智慧出,有大伪

如果脱离了大道而强调智慧,那么阴谋诡计也就会相伴而生。当人们渴求智慧的时候,也正因为身处大道废弃的时候了。这时的社会就会纷乱,人性就会贪婪,如果一个领导人用这种阴谋诡计来管理的话,自然也会有大的灾祸,所以领导者伪装起来,是很厉害的。

比如王莽在当政之前,他把自己伪装成谦恭俭让,礼贤下士的人。灾荒的时候,拿自己的粮食分给大家,自己的儿子犯了法就直接给杀了,他们家里也是破破烂烂的,但是他把这些事情找人写成了文章,四处散发,让人们为它归功颂德,要知道这些全部都是伪装出来的。

当他上位之后,立马就暴露出来了本性,开始四处征讨,连年打仗,死了很多老百姓,到处闹饥荒瘟疫,百姓民不聊生,到最后粮食贵成什么样呢?一壶黄金才能换一斤大米,这样的价格,老百姓哪能承受的起,于是都吃不上饭了,饿死了很多人,这时大家便揭竿而起,王莽最终也死于乱军之中,这位曾经被称为周公在世的人,为何会有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他的智慧用错了地方,这也被称为阴谋。

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公司,把办公室装修得非常漂亮,高大上。感觉很有实力,号称公司实力有多大有多厉害,什么酒店,银行,飞机,楼盘,金融,他们全都有,感觉最赚钱的项目他们都做了,太高大上了。所以在这么有实力的公司背景下,给投资者许诺高额的投资回报率,并用一大堆数据实力证明他们能做得到的时候,大家都相信了。但是当他们真的把钱捞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直接跑路了,再去一看人去楼空,一调查,根本就是皮包公司,前些年那么多的p2p公司,很多都是这样的套路,这就是大伪伪装出来的。

后面老子也说到了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如果遇到说的特别漂亮的时候,就一定要当心是不是存在问题了。当一个人智慧用错了地方,也就会出现大的骗局了。


六亲不和,有孝慈

当人们需要特地去强调需要孝慈的时候,说明这时候孝慈已经不够了,快丢失了,六亲也已经不和睦了,所以才要告诉大家,要孝慈。就比如说很多人喝水,会等到身体发生警报了之后,感觉很渴了,才会去喝,其实这个时候身体已经非常缺水了。这时候就很容易喝多,把肚子喝涨。这样对身体是很不好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让他进入那种警报的阶段。

而今天当你要强调孝慈的时候,其实这也是一种警报,说明社会已经很缺乏母慈子孝的现象了,当我们这个时候再去花大力气去弥补的话,可能就有点晚了,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领导者没根据大道去做事,在企业中也是一样,如果氛围特别和谐,领导是不会说任何东西的,但如果领导说些什么,说明开始出现这个问题了,比如领导开会说我们一定不能拿客户的回扣,说明很有可能已经有人开始拿客户的回扣了。


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领导者没有根据大道行事的时候,国家就容易出现混乱,这时候就能体现出哪些是忠臣了,老子并不反对忠臣,而是希望人人都是忠臣,而不是个别现象,否则就会发现有个别忠臣的朝代几乎都是混乱的朝代,在企业中也是一样,当你强调某位员工对公司很忠诚的时候,间接的说明了,其他人不忠诚,应该好好反思检讨自己是不是没有按照大道去做事。问题不在别人身上,而是领导者本身没有按照道去做。

大道遍行的世界,众生平等,民风憨厚淳朴

大道遍行的社会,人人知恩感恩,父慈子孝

大道遍行的社会,人人凭良心为国,为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