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吊鬧”,這樣算酒?一款找不到文化信仰的惡俗產品!

“糊吊鬧”,這樣算酒?一款找不到文化信仰的惡俗產品!

昨天晚上,筆者一酒圈朋友從微信圈轉發一張圖片,並質問筆者“你們酒界,還能再亂些嗎?中國白酒不是一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

前不久,仲呈祥教授曾在一次講演中講到,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也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百年中國,我們擁有最偉大的思想家魯迅,有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有齊白石、黃賓虹。即使到了近代,我們依然有錢鍾書、陳忠實、賈平凹、莫言······曾幾何時,到了新世紀,文化偶像變成了韓寒、郭敬明等?

從《甄嬛傳》的興盛,到後宮劇充斥整個電視頻道,從趙本山、小瀋陽,到李宇春等等,文化偶像已經從魯迅變成了趙本山了嗎?我們的文化落差如此之大嗎?一個民族的文化偶像從魯迅、巴金、老舍、錢鍾書這樣的文學大家跌落到趙本山、小瀋陽這樣的小品演員,乃至現在的“網紅”賣萌,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從上圖,我感到我們中國白酒圈文化也在漸漸受到波及,雖不能說成為主流,但這種“畸形”文化,應該引起中國酒行業的警惕。

“糊吊鬧”,這樣算酒?一款找不到文化信仰的惡俗產品!

中國製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中國酒和酒文化滲透於整個中華髮展文明史之中,成為中國人不可或缺的消費品之一。

中國的白酒文化是一種社會文化,真正的酒文化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表達。客從遠方來,無酒,不足以表達厚誼深情;良辰佳節,無酒,不足以顯示愜意歡快;蹉跎困頓,無酒,不足以消除憂傷寂寥;春風得意,無酒,不足以抒發壯志豪情。

杜康造酒、儀狄造酒、猿猴造酒,美麗的故事承載著華夏兒女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們有茅臺、五糧液、洋河,有瀘州老窖、古井、汾酒,這些傳承有序的名酒序列;同樣,我們一樣擁有江小白、谷小酒這些創新發展的時尚序列。

然而,向上面的什麼“糊吊鬧”產品,我們不去考究生產企業出發點是什麼,也不去考量市場銷量大小,我就想問一句,當你有朋自遠方來,誰敢用“糊吊鬧”去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