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很多人都看过“于谦捧一切”的系列视频,包括歌曲《快乐老家》、《最近比较烦》,还有《庆余年》等等。听上去于谦每一句都说在点儿上,和原来的歌词和台词一点儿都不违和,但又是那么可乐。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于谦的原词当然都是给郭德纲捧哏时说的,但为什么听上去都那么贴合?

这与捧哏的词句相对比较固定有关,视频层出不穷也和网友们对于谦于大爷富有亲近感有关。

于谦捧哏《快乐老家》

大部分网友最早听到的于谦捧哏音乐作品,大概是《快乐老家》。这首歌是1997年歌手陈明的代表作品,在当时曾经红极一时。网友们为什么会选定这首歌让于谦来捧,大概是因为它两句唱词中间停顿时间比较长,正好适合插入于谦的台词。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它近在心灵,却远在天涯。”每半句话的后面,于谦都插一句什么“是吗”“没听说过”“什么地方”,那种既混搭又喜感的状态,一下子被网友爱上。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于是,各种歌曲和电视剧片段都被拿来,用于谦的捧哏台词套用一番,每每都产生新的滑稽效果。

比起郭德纲,于谦的台词相对固定

对于于谦那些大同小异的台词,网友们是熟悉的。于谦和郭德纲合作将近20年,在大小剧场为郭德纲捧过几百段相声,从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台词来还是非常容易的。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而且逗哏和捧哏两个人,相对来说还是逗哏的台词更丰富,而捧哏的话则相对固定。在传统相声《论捧逗》里,捧哏的台词被说成只有“嗯唉这是,别挨骂了”,这尽管是一种夸张,但也多少说明捧哏台词的相对固定性。

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去掉捧哏的台词,逗哏效果会有折扣,但还是可以听;反过来如果去掉逗哏的台词,那这段相声也就听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于谦站在郭德纲旁边,作用当然是非常大的。郭德纲过去也换过不少搭档,但效果最好表演最默契的还是于谦。于谦并不像有些年轻相声演员那样爱抢戏,他从来都是不紧不慢地随着郭德纲的节奏走,既保证对每一个包袱儿效果进行放大,又不让观众感觉捧哏话多。这是非常难把握的状态。

有些捧哏真的是只负责说几句“是吗”、“后来呢”,这样的可有可无的捧哏,注定无法为整段作品添彩。

观众们喜欢于谦的捧哏,而且这些年来网上也有不少他的表演视频,随便剪几段过来,就可以把很多歌曲的歌词接上,产生奇妙的效果。因此,也就有了欢乐的于谦捧一切系列。

于谦捧哏炉火纯青

于谦虽然是捧哏演员,在台上的重要程度不及逗哏郭德纲,每次上台所说的台词也不会太多,但这并不说明于谦的相声功底就比郭德纲差。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于谦十几岁开始学习相声,而且是他们那一拨学员中最具灵气的,本人悟性非常高,又从很多相声老先生那里学到不少本领,如今也都驾轻就熟地用到舞台上来。于谦的创作能力可能不及郭德纲,但在表演方面绝对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在道德操守方面,于谦本人当然没有在公众面前表现的那样完美,但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与郭德纲截然不同,从日常行为来看几乎对所有人都抱有善意,因此他也就拥有演艺圈少有的好人缘儿,与吴京、马未都等那么多人都成为朋友。

而在一般公众面前,于谦也能时刻保持谦和,情商总是那么高,是粉丝眼中的于谦大爷。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观众热爱于大爷

历史上好的捧哏演员很多,比如马三立的捧哏张庆森,侯宝林的捧哏郭启儒和郭全宝,赵振铎的捧哏赵世忠,这都是超过一般的好捧哏演员。


于谦抖出的包袱儿当然比郭德纲少,但这不代表他相声功底不如老郭


同样作为优秀捧哏演员的于谦,将来有一天,比如到七八十岁白着胡子,头发少到无法再烫的情况下,于谦颤颤巍巍走上台表演相声。到时候最好能有观众起个头儿,唱起《快乐老家》让于谦老大爷,捧上那么一段儿。

“跟我走吧”——“去哪儿啊”,“天亮就出发”——“这么着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