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孫楊禁賽8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孫楊的母親,在孫楊禁賽這件事情上,是怎麼幫倒忙的,大家也都知道了。


在各種新聞和觀點刷屏的時候,我卻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為了給孫楊送湯,家裡專門買了臺車,就怕湯送到隊裡會冷掉,孫楊的同伴們戲稱這是“送湯車”。


想起來,上一次被震驚到,還是朱雨辰麻麻的梨湯。


01

兩位為了兒子全身心付出的老母親

前國家游泳隊總教練陳運鵬評價孫楊的時候說:


孫楊的身材在中國運動員中 50 年遇不到一個。

孫楊的性格在中國運動員中 50 年也遇不到一個。

這 50 年也遇不到一個的性格,到底是誰塑造的呢?孫楊的母親,楊明女士。

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楊明曾是運動員,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的體育系。


她對兒子孫楊溺愛到什麼程度呢?


除了前面說的專屬“送湯車”,還有日常生活全方位的照顧,孫楊念小學六年級的時候,鞋帶散了都不自己系,由媽媽代勞。


孫楊成名後,日常的採訪、訓練、代言,更是由媽媽全權代理。領導若是不讓他帶著媽媽比賽,孫楊的母親就讓他說“你不讓我母親去,我就不練了”。

比這些更過分的是,成年的孫楊,即使談戀愛,喜歡什麼樣的女孩,也要以媽媽的意志為轉移。

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早前新聞有報道,孫楊談過一個女朋友,談了很多年,甚至被爆有私生子,但是因為媽媽不同意,最後以一套別墅作為賠償費,試圖解決這件事。女方的父親對外說孫楊是他的女婿,但是孫楊的母親一直矢口不認。

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這作風,實在像足了幾年前,因為湖南衛視《我家那小子》被觀眾噴上熱搜無數次的老母親——朱雨辰的媽。


在節目中,朱雨辰的媽媽如此說:“我沒有自我,我完全沒有自我。”“我一人能頂兩個菲傭”。


跟孫楊的媽媽為了讓兒子喝到熱湯,特意買輛車專門送湯一樣,朱雨辰的媽媽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給兒子煲梨湯。


兒子在哪裡拍戲,她操上廚房的傢伙什就出發,幹啥?到酒店伺候兒子的一日三餐,外加凌晨4點雷打不動起來煲梨湯。

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除了煲湯跟孫楊媽媽一樣,對待兒子的戀愛,態度也是一樣一樣的。兒子談的女朋友,兒子喜歡沒用,得她喜歡。


女孩子如果要嫁入他們家,就得像她一樣做好為她兒子全身心付出的準備,因為她說:“娶了你,你就要恪守賢妻良母的職責。”

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即使在節目中,她都難掩得意之情地說:“我兒子的每一個女朋友,我都會干涉。”


姑娘們找對象的時候,真的要小心那些給兒子煲湯的婆婆,以為春天種下的是男朋友,沒想到秋天收穫的是皇太后,太可怕。


02

所有不懂退出的母親,控制慾都強

幾天前,我寫了一篇公號文《孩子最討厭的幾種媽媽》,有個讀者跟我打來電話,她說:“多麼可悲,我的媽媽,樣樣佔全了,我那時候在家睡覺就做噩夢,反而去同學家,才能睡得安心。”


成年後的她,最耿耿於懷的是媽媽的控制慾,以至於她有了孩子後,拼命想要做的,就是一個跟自己母親完全不一樣的媽媽。


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在她的作品《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說: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若母親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可是有很多媽媽,就是打著孩子需要自己,孩子離不開自己的名義,不想從孩子的生活中得體地退出來。


可是,孩子真的是需要媽媽嗎?0~3歲的時候,確實需要,等孩子逐漸長大,也是真的慢慢不需要。


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女士曾經描述過她和兒子安德烈之間發生的這樣一個小故事:

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出門遊玩,龍應臺一直詢問兒子要不要去上廁所。

安德烈不耐煩地拒絕了她,並且告訴她“媽媽,我要不要上廁所,難道我自己不知道嗎?”

龍應臺便獨自去了廁所,等到回來時,龍應臺再確認兒子是不是確實不用上廁所,安德烈反問:“請問,你會不會問你朋友要不要上廁所?”

龍應臺愣了一下,回答說“不會”。

安德烈又接著問她:“那你為什麼要問我上不上廁所呢?怕我尿在褲子裡嗎?”

很淺顯的道理,看故事中的別人,我們都能明白應該怎麼做,但實際上,有多少控制慾強的父母,都在重複著這個愚蠢的錯誤:打斷孩子本來會走路的雙腳,然後給他柺杖,說,看來你走路,還是要靠我吧。


這真的不是愛!


03

媽媽,我求你自私一點

我媽媽曾經跟我感嘆一則公益廣告拍得好。


廣告拍的是一個年輕的媽媽,盼著兒子念幼兒園,念中學,念大學,結婚,生子,一直盼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這個媽媽總在感嘆“你XXX就好了,媽媽就可以享福了。”

姑娘們,千萬要小心給兒子煲湯的婆婆

但是她總也撈不著享福,因為孩子生活中總有需要她犧牲付出發光發熱的地方。


我媽說:“你看,做媽媽的就是這麼偉大,為了孩子,自己的生活可以擱到一邊。”我跟她說:“這不是偉大,這是實力坑孩子。你就說你有什麼事情是特別想做的吧,如果你想做,你就去做!”


我媽說:“我每天傍晚都想跳廣場舞,但是我要帶孫子。”我說:“那你就去跳,你不帶的時候,孩子自然有人帶。”


但是她偏不,她找各種理由來支持為什麼她必須帶孫子,比如左鄰右舍會說自己沒個奶奶的樣啦;比如你們都在忙工作,我不幫你們分擔點,還去跳舞,像什麼話啦.......


最後,她如願以償帶著孫子,再四處感嘆自己的偉大,試圖感動中國。


可是,所有那些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把自己放在一個犧牲者角度的媽媽,不但自己活得不痛快,連帶孩子也不痛快。


就像孫楊的媽媽,朱雨辰的媽媽,她們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


那個被控制的孩子,也許會成為母親想要的樣子,甚至會像孫楊一樣在某個領域取得輝煌的成就。


可是,凡事過分依賴父母,抹殺掉的,是孩子獨立處世的能力,影響的,是孩子性格的形成。


父母以愛之名犧牲一切,養出的卻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媽寶,巨嬰,離開媽媽,他便不知所措,甚至戀愛都不會談,多麼可悲!


作為媽媽,若沒本事護孩子一世周全,那就是就害了孩子的一生。


所以,真的希望,所有的媽媽都自私一點,該享福趕緊去享福,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同時,也讓孩子過孩子自己做主的人生。


就像杜江在《爸爸去哪兒5》裡,為自己的兒子嗯哼唸的那首詩,所說的那樣。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

那夢裡,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卻仍不準備獻給你我的醫生

這是我的固執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