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帶笑顏開播: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帶著“不服輸”的精神回家

城市意味著現代化、機遇、奮鬥的生活、不可預知但令人期待的遠景,而鄉村則意味著古典、沉靜、安逸的生活,以及一眼可以望到頭的未來,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們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建立在“城市-鄉村”二元對立基礎上的認知體系。隨著當代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關係逐漸多元,尤其是返鄉創業熱潮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下對鄉村的刻板認知,將在大城市中養成的拼搏精神、奮鬥意志帶回鄉村,在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熱土上開拓新的人生可能性。

由湖南衛視率先播出的暖春扶貧大劇《綠水青山帶笑顏》就關注到當代青年心態的這份微妙變化,並以生動的故事對其加以呈現,具有很高的期待值。該劇昨晚在湖南衛視開播後,反響熱烈,位居全國網省級衛視收視率第一。

綠水青山帶笑顏開播: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帶著“不服輸”的精神回家

《綠水青山帶笑顏》海報

“返鄉”與“進城”同樣勇敢

“自由”“個性”“奮鬥”,這是當代都市年輕人不言自明的精神狀態,然而這些看似獨屬於城市的屬性,能否與家鄉的歲月靜好相互結合,產生出更大的價值?《綠水青山帶笑顏》中的幾名主人公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綠水青山帶笑顏》的主人公,32歲的“北漂”許晗(楊爍飾),和27歲的杜笑語(潘之琳飾)分別是藝考培訓機構的創辦人和精英女白領。在傳統看來,兩人可以說是追求自由、張揚個性、崇尚奮鬥的年輕人的代表:離開農村進入都市,通過刻苦的努力獲得了優渥的生活和“體面”的工作環境。然而,當成功的規則變得千篇一律,離開都市、回到鄉村則變成了另一個方向上的衝破。為了踐行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理解,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狀態的許晗和杜笑語不約而同地選擇來到綠水青山之間的鄉村,在同樣年輕的第一書記鄭菲(馬蘇飾)的帶領下,開啟了精品民宿和傳統手工方面的創業征程,並頂著重重的艱難和挑戰不懈前行,這不得不說是當代年輕人賦予“自由”“個性”“奮鬥”等詞彙的全新含義。

綠水青山帶笑顏開播: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帶著“不服輸”的精神回家

“創業精神”的重新賦能

如果說,在城市的創業者更多地處理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其重點在於尋找機遇、挖掘資源、獲得收益;那麼對於年輕的返鄉創業者而言,他們還需要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困擾鄉村千百年的貧困狀況,以及不可再生的生態環境,都促使他們為創業精神賦予全新內涵,一方面努力改善鄉村的現狀,同時也時刻呵護鄉土的生態,並從中汲取養分。

綠水青山帶笑顏開播: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帶著“不服輸”的精神回家

從許晗和杜笑語的創業思路可以明顯看出,兩人並非是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將鄉村視為有待“開發”甚至“開採”的“資源”,而是將鄉村自身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經濟發展、生態建設和人文關懷有機結合,可謂真正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許晗的精品民宿依託的是山村的美麗風光和沁人心脾的環境,是將生態資源可持續地轉換成商業機遇;杜笑語的琉璃工坊更是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弘揚了琉璃文化。

綠水青山帶笑顏開播: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帶著“不服輸”的精神回家

劇中的另一名重要人物——第一書記鄭菲則提供了一個更具有啟發性的視角。作為駐村書記,她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脫貧攻堅的最前線,卻屢次面臨在知識方面“水土不服”的問題,不僅被一些鄉親譏諷,有時還會好心辦不成好事。在不懈的努力之下,鄭菲最終從田間地頭裡發掘出鮮活的鄉土智慧,並將其與互聯網時代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的新思維相互結合,帶領鄉親們闖出一條致富新路。

綠水青山帶笑顏開播: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帶著“不服輸”的精神回家

綠水青山帶笑顏開播:以夢為馬的年輕人帶著“不服輸”的精神回家

一直以來雄踞一線衛視翹楚地位的湖南衛視,此次在“脫貧攻堅”重大時間節點,率先播出《綠水青山帶笑顏》這部正能量、主旋律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再一次展現出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綠水青山帶笑顏》作為首部以“兩山理論”為主旨的影視作品,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脫貧攻堅的勵志故事,更是當代年輕人幸福觀、鄉土觀、價值觀的一場蛻變,具有較強的社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