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通州區與北三縣開啟協同發展新篇


重磅!通州區與北三縣開啟協同發展新篇


北京通州區與河北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獲批

堅持“四統一”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未來,該區域將積極探索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協同機制,成為京津冀交界地區協同發展的典範。


該規劃是指導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簡稱“北三縣”)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規劃範圍包括北京通州區和河北廊坊市所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行政轄區範圍,國土總面積2164平方公里。


規劃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提出立足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統領,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在空間格局上,將形成“一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一綠洲(北運河—潮白河中部地區大尺度生態綠洲)、四組團(4個城市功能集中建設重點區域)、四片區(4個大型生態斑塊)、多廊道(多條生態廊道)、多節點(多個特色小城鎮(新市鎮)和生態節點)的空間結構。


在重點任務方面,規劃提出,將共同塑造魅力人文的城鄉風貌特色: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厚植京畿文化底蘊,創新文化內涵,強化城市設計,展示門戶地區形象,形成“田園風光、國際風範、京華風韻、時代風尚”的總體風貌。


在交通領域,該區域將建設高效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深入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構建一體化的道路系統,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創新交通建設運營管理機制,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綠色、智能的綜合交通體系。


推進產業協同分工。充分發揮北京市產業輻射帶動作用,明確通州區與北三縣產業發展重點及產業鏈條上的協同分工,形成分工明確、層次清晰、協同高效、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按照規劃,該區域嚴禁在交界地區大規模開發房地產,科學引導居住空間佈局。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根據產業佈局、人口流動情況,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和公租房,形成供需匹配、結構合理、流轉有序、支出與收入相適應的住房保障體系,完善住房保障監督管理機制,努力滿足實有就業人口住房保障需求。


《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出爐

通州區與北三縣開啟協同發展新篇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佈《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規劃範圍包括北京市通州區和河北省廊坊市所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以下簡稱“通州區與北三縣”)行政轄區範圍,國土總面積2164平方公里。


規劃提出,通州區與北三縣共處京冀交界地區,地緣相鄰、人緣相親、生態相融、文化相近。深入推進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對於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優化首都發展格局、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統領,著力打造“三個示範區”


規劃是指導通州區與北三縣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規劃提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統領,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規劃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並明確了發展目標。


到2025年,協同發展機制建立並有效發揮作用,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工程技術等領域形成統一的標準體系。城鄉空間和功能格局進一步優化,重點生態修復與建設工程基本完成,軌道交通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園區共建取得實質進展,公共服務落差逐步縮小。


到2035年,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高效一體的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改善,智能綠色的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引領的現代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基本建成。


共同構築協同發展的空間格局。規劃提出,打造生態化、組團式、緊湊型的空間格局。按照城綠交融、主次分明、組團佈局、縱深發展的佈局思路,構建“一中心、一綠洲、四組團、四片區、多廊道、多節點”的空間結構。


一中心即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區域發展的功能中樞,統領區域城鎮空間佈局與設施系統建設。一綠洲即北運河—潮白河中部地區的大尺度生態綠洲,是區域生態體系建設的主體。四組團即城市功能集中建設的重點區域。四片區即4個大型生態斑塊。多廊道即多條生態廊道。多節點即多個特色小城鎮(新市鎮)和生態節點。


重點任務涵蓋生態環境、綜合交通、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


規劃明確了多項重點任務,涵蓋城鄉風貌、生態環境、綜合交通、經濟體系、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


共同塑造魅力人文的城鄉風貌特色: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厚植京畿文化底蘊,創新文化內涵,強化城市設計,展示門戶地區形象,形成“田園風光、國際風範、京華風韻、時代風尚”的總體風貌。其中,規劃提出,建立舒緩有序的城市高度秩序,結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度控制要求,嚴格控制在城市中心區、鐵路公路幹線和主要街道、濱水地區及城市邊界地帶建設高層住宅。


共同打造自然優美的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草系統治理,共建北運河潮白河生態綠洲,加快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建設,全面提升綜合環境質量,構築首都東部生態安全格局,滿足城鄉居民對高質量生態環境的需要。


共同建設高效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深入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構建一體化的道路系統,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創新交通建設運營管理機制,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綠色、智能的綜合交通體系。


共同培育創新引領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產業協同分工與聯動發展,面向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需求,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探索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共同分享優質便利的城鄉公共服務:統籌區域公共服務設施佈局,建立公共服務協同配套推進機制,逐步縮小兩地公共服務落差,共同塑造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切實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規劃提出,加強交界地區房地產開發全過程聯動監管,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囤地炒地。


共同建設綠色智慧的市政基礎設施: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統籌區域水資源利用與能源保障體系建設,建設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構建綠色智慧的市政設施網絡。


共同建立韌性安全的防災減災體系:高標準規劃建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推進區域聯防聯控,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統性、現代化的安全保障體系。


改革創新,建立新時代高質量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


規劃提出,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要求,建立新時代高質量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推動政策機制創新,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建立規劃實施機制。建立統一規劃管理機制,建立保障高質量發展的規劃編制技術體系,依法依規編制相關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合作共建,鼓勵引入社會資本開展特許經營,提供運營服務,重點推進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等領域有一定收益的項目先行先試,探索建立統一的投資建設運維機制。


建立統一標準體系。嚴格執行統一環保標準,按照從嚴執行的原則,通州區與北三縣統一執行大氣、水體、土壤等環保領域的標準。高起點制定統一城市建設標準。高起點制定統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社會保障標準,按照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逐步提高北三縣醫保、養老、工資、城鄉低保等社會保障標準。


推進協同政策創新。完善生態環保支持政策,支持潮白河、北運河綜合治理工程。將植樹造林綠化工程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建設規劃,加大對環首都森林溼地公園建設的支持力度。創新人口人才管理政策,通州區嚴格執行北京市人口積分落戶制度;河北省實施北三縣戶籍制度單列管理;推進實施“人才資源共享工程”。建立統一互認的人才評價和行業管理政策。創新金融財稅政策。共享改革試點政策。


完善工作推進機制。規劃提出,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部署要求,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統籌協調,北京市、河北省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重要事項及時按程序報告。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在相關規劃編制、政策制定、項目建設、體制機制創新方面予以積極支持。嚴格執行協同發展規劃,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不得擅自調整變更規劃內容。對於規劃執行中的困難和問題,按程序報北京市、河北省和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不得變相執行。對於督查和調研工作中發現的久督不辦、敷衍塞責、推諉扯皮、瞞報謊報事項,及時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問責。完善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機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