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不要混着吃!7 个常见的用药误区一定要知道


感冒药不要混着吃!7 个常见的用药误区一定要知道


感冒药不要混着吃!7 个常见的用药误区一定要知道


感冒药不要混着吃!7 个常见的用药误区一定要知道


感冒很常见,因此关于它的误区也很多,可能一直以来你的感冒药都没吃对。


感冒药的 7 个「不」


➊ 吃药不能预防感冒


为了避免被传染感冒,不少人会先要吃点药预防一下。遗憾的是,没有任何药物能预防普通感冒,感冒药也不能。


最好的预防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多锻炼、保证睡眠、饮食均衡等。


此外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流感,但要注意,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对普通感冒没有预防效果。


➋ 吃维生素 C 不能预防感冒


有传言说,多吃维生素 C 可以预防感冒,因此维生素 C 备受青睐。


其实,常规剂量服用维生素 C 并不能预防感冒。大剂量服用有可能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大剂量的维生素 C 同样有造成中毒的风险。


好好洗手吧,别乱吃药。


➌ 感冒药不要混着吃


感冒药可以缓解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让我们不那么难受。有些人可能会想:几种药一块吃,应该能好得快一点吧?


大错特错。


感冒药成分复杂,而且很多感冒药里会有重复的成分,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


拿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打个比方,它是用来退热和缓解疼痛症状的最常用药物,常规剂量使用安全性好。一旦超量使用,则有造成肝脏损伤的风险,严重了还会造成死亡。


去年 12 月就有个例子: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感冒后自己买了几盒感冒药,三四种药一起吃。后来因为药物过量,送到医院时人已经休克了。好在抢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感冒药不要混着吃!7 个常见的用药误区一定要知道


➍ 不要自己增加药量


除了混着吃外,不少人还会自己增加药量,以为吃得多就能「加速痊愈」。


错!感冒是有固定病程的,吃不吃药都需要一周左右的恢复时间。擅自加大药量并不会好得更快,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吃药是最安全的做法。


前些日子,上海一家医院成功挽救了一位重症肝病患者的生命。她生病的原因正是过量服用感冒药导致「谷丙转氨酶」数值高达 17000(正常值应在 45 以下)。


专家认为数值如此「爆表」还能抢救回来,实属罕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


➎ 开车前,不要吃含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


春节是出行高峰,不少人会开长途车回家,如果这时感冒了,吃药时一定要当心。


抗组胺是很多感冒药的常见成分,主要用来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但是它通常有一个副作用:嗜睡。


感冒时,吃药后昏昏沉沉睡一觉很不错,但是如果在高速上开车犯困就太危险了!


常见的抗组胺成分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药品说明中会注明。


此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辨别方法:看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一项有没有「嗜睡」。如果有,开车前就别吃这类药了,换成不会犯困的来吃。


感冒药应该这样吃


说了这么多感冒药的常见坑,下面来说说感冒药的正确打开方式。


➊ 明确自己的症状是否符合吃感冒药的条件


感冒药中主要成分的作用通常都包含退热、镇痛、镇咳、化痰以及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如果你出现了这些症状,并且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考虑吃感冒药啦。


➋ 根据症状对号入座


发烧、头痛、流鼻涕、鼻塞可以选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咳嗽咳痰可以选择同时含有右美沙芬和愈创木酚甘油醚的。


这些名字太长不好记?那就看准感冒药说明书的适应症,如果那些适应症你都有,那就适合你。


如果有些适应症你没有,那就再选一款适应症和自己症状更加吻合的,这样可以避免服用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➌ 好好休息,让身体修复


吃感冒药的目的是让自己好受些。不代表吃了药之后就可以打了鸡血一样继续作战,这样会透支身体。


休息才是促进痊愈的最好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