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每一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愛在心坎上的。但突然有一天寶寶和自己不親了,媽媽難免會很傷心難過。心理嚴重產生不平衡導致心生怨氣。

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最近和鄰居大媽交談了一些帶娃的小樂趣,看見鄰居大媽和自己的孫子玩的特別開心,孫子也比較粘著她。

我也是一個媽媽,對小寶寶特別喜愛,於是就和大媽談論了帶娃心得。

大媽:我的的孫子太黏我了,都不黏他媽媽,晚上也不要他的媽媽帶著睡覺,就喜歡我抱著睡覺

我:那寶寶他媽媽會不會吃你的醋啊?

大媽:當然會,有時候寶寶不要他媽媽帶,他媽媽就對我發小脾氣,以為我搶了寶寶似的。

我:為什麼寶寶對她媽媽不親,反而跟你更加親近呢?

大媽:孩子生下來沒多久,他媽就去上班了,並且孩子他媽是幼兒園老師,每天面對的都是孩子,在幼兒園哄孩子也是哄累了,到家之後對孩子就沒有太多熱情和耐心。哄孩子的時間就比較少。

我:寶寶和媽媽不親,媽媽會生氣嗎?

大媽:生氣是當然的,有時候寶寶他媽媽看見孩子不理她,她也埋怨孩子。

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很多家庭都會發生上面的這種的難題——寶寶和爸爸媽媽不親,反而和奶奶比較親。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物價上漲,人們需面對更多的生活壓力。

因此,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不僅爸爸要上班掙錢,媽媽也要上班掙錢。

導致了很多媽媽在產後不久就要開始迴歸職場上班。爸爸媽媽不得不選擇由合適的保姆的老人來帶寶寶,但這樣做又擔心寶寶從小由別人帶,跟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少,會影響親子感情的建立,長大後會跟自己不親。

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既然爸爸媽媽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麼,雖然與寶寶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但是可以通過在有限的時間裡與寶寶高質量的交流來彌補,具體方法如下:

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陪寶寶

爸爸媽媽與寶寶分離的時間不能過長,由於寶寶年齡較小,很難對長期不在眼前的事和人產生記憶,所以,爸爸媽媽下班後即使累得精疲力盡了,也要多陪伴寶寶。

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有些父母可能會外出打工,長時間不在家裡,這時候就要利用好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條件,每天按時和寶寶視頻聊天,讓寶寶聽到自己的聲音,看見手機裡的爸爸媽媽,讓孩子對爸媽產生強烈的記憶力。這就會使寶寶對爸媽有深刻印象,當爸媽回家時寶寶也會認得父母。

照全家福,讓寶寶多看看合影

在寶寶出生後,父母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帶寶寶照相,如百天照、生日照、全家福等。


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當爸媽不在身邊時,提醒老人將爸爸媽媽與寶寶的合影給寶寶看,這樣能提醒爸爸媽媽的存在。

陪寶寶時,和寶寶做一些遊戲活動

當爸爸媽媽和寶寶相處時,進行一些寶寶感興趣的遊戲活動,通過活動,爸爸媽媽能瞭解寶寶的身心發展水平,寶寶也能增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情感。

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藏貓貓是促進父母與寶寶關係更加親密的遊戲,也是寶寶最喜歡的遊戲之一。

在寶寶3個月時,父母就應該和寶寶玩藏貓貓遊戲。

通過藏貓貓,不僅能讓寶寶感到快樂,還能提高寶寶感官認知能力。

  • 將寶寶抱在懷裡,讓他面對著你
  • 對寶寶說話、微笑、扮鬼臉以吸引他的注意
  • 如果寶寶開始注意你了,就用手帕蓋住他的臉和頭,他還會奇怪呢:“咦。人呢?”
  • 幾秒鐘後,移開手帕,對寶寶展開一個大大的笑容,然後說:“媽媽在這兒呢!“
  • 然後重複幾次

這個遊戲可以和寶寶玩很久,直到他週歲甚至更大,但是玩法要根據寶寶長大逐漸變化,變化越多,寶寶越是喜歡。

有些爸爸媽媽出於補償心理,往往在和寶寶相見時買了許多零食,其實,小寶寶更需要與爸爸媽媽一起做遊戲的感受,也需要依偎在爸爸媽媽懷裡的感覺。

媽媽埋怨:“寶寶總跟自己不親,跟奶奶比較親”,該怎麼辦?

豆媽寄語:每個小寶寶都是父母的小心肝,不管父母再忙再累也要多陪伴寶寶,寶寶出生後就需要爸媽的愛護和陪伴。只有爸媽的陪伴,孩子才會和自己更加親近,孩子長大後也更容易管理教育。

歡迎轉發分享,記得收藏哦!我是豆媽,多年學習育兒知識,也是一個寶媽。關注@豆媽育兒親子說 ,為你帶來更多的育兒知識,有問題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