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战争平均消灭一个敌人需要多少子弹?

永乐二年霜月廿之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军二战时期,强调节省子弹,所谓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实际上,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弹药匮乏的解放军,一次作战也要消耗很多弹药。

很多人说: "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伊拉克战争则要10万发子弹"

这话没大毛病。

很多人把大规模战斗,当做电影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小兵张嘎里面那种游击战。

似乎靠打冷枪就足够了!

实际上并非如此。

以二战八路军的关家垴战役为例,双方消耗弹药都很多。

日军冈崎支队虽然只有500多人,但弹药还是比较充足的。日军携行的弹药量是每支步枪120发子弹,每挺轻机枪870发子弹,每挺重机枪7200发子弹,每门掷弹筒16发榴弹。

大家注意,日军在战斗中使用重机枪进行拦阻式概略射击,封锁八路军冲锋的山路,造成我军严重伤亡,而且根本无法突破。

而2万八路军也是用尽火力压制,使用了迫击炮和山炮,一天就炮击数百发。

在这种规模的作战中,精确射击已经让位于火力压制,

只有火力首先能够压制住对方,才能做到下一步的精确射击,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如果你被敌人重机枪打的不敢抬头,何谈精确射击一说。

时至今日,在伊拉克、阿富汗作战的美军,也是如此。

比如在阿富汗,一旦遭遇塔利班袭击,双方开始做的只有一件事:将手上所有武器的弹药倾斜到对方的位置。

因为塔利班既然来袭击,都会隐藏起来,美军精确射击根本看不到目标,只能进行火力覆盖。

说通俗点,悍马车上的重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步兵的自动步枪、轻机枪、通用机枪、墙挂榴弹、单兵火箭弹,全部对准塔利班可能存在位置猛射,压制住对方,让对方火力减弱。

同时,美军会要求同空中支援。而一旦空中战机飞来,也会进行重火力压制。

战机的弹药消耗更是非常可怕。

以炮艇机为例,单单7.62毫米机枪弹就有2万4000发。当时炮艇机只要发现越共,基本都要尽量将弹药消耗才返航。

美国自己记载,AC-47炮艇机投入越南后,第一波执行了7次训练飞行和16次战斗出击,消耗了17万9710发机枪弹。


萨沙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小时候,特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也特喜欢哼唱一些和战争有关的歌曲,以前觉得,我军都是神枪手这句话,特别真,特别神,小孩子都喜欢当一名神枪手,百发百中,一枪毙敌。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原来小时候想法只是理想状态下的。

那么,在真实的战争中,打死一名对手,有那么难嘛?其实在武器匮乏的时代,我军历来都强调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但,其实每次弹药消耗量也是挺大的。

根据境外研究机构统计,平均状态下,打死一名敌人,差不多需要将近10万颗子弹才能够消灭掉一个人,可以说,每一次战争的消耗是,非常大了。另外,我们可以来看看其他战争的这个弹药消耗数量,就可以明白,战争的恐怖性。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打响,这场战役中,国军弹药消耗量惊人。整场战役中国军消耗子弹达到1700万颗!如果按国军公布的日军伤亡数字,一共大概3万多日军,这就意味着500多颗子弹才击毙一名日军。如果若按照日军公布的数字,“减员万余”,则意味着1000多颗子弹击毙一名日军(日军向来虚报战斗情况,夸自己战果,说小自身伤亡,一般来说,国军的统计还算比较靠谱)。

另外,我们再说另外一场现代化战争——伊拉克战争,整个战争中,美军阵亡5000余人,伊拉克2.4万多人死亡,那么,美军消耗量多大呢,美军一共打了60亿发子弹!另外还有1.9万枚导弹等,单说子弹,30万才打死一个人,相当震惊吧。

所以说,现代战争中武器的消耗量是恐怖的一个数值,尤其在现在讲究精确化的今天,器装备越来越强调精确打击,但为了减少己方人员伤亡,弹药量更是往往敞开了供应,毕竟和战士的生命相比,武器弹药其实都算不了什么,所以说,现代化战争也确确实实是个无底洞。








猴子军师


根据最新的兵工研究资料表明,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共消耗子弹17亿发,按毙伤85万名日军计算(何应钦战后公布的数字),平均杀伤一敌需要2000发子弹。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同一时期消耗子弹约4000万发,毙伤日军52万人和伪军约50万人,平均杀伤一敌耗弹40发,差距还是蛮大的。数据援引自徐焰将军的文章,具备相当的可信度。



国民党军队作战效率较低

所谓作战效率,是指在战斗中杀伤敌人和消耗弹药的比率,在这一层面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差太多,主要体现在单兵素质上。民国时期没有正规的现代“征兵制度“,除了抗战爆发时的约200万正规军外,几乎没有预备役部队(有50万经过训练的壮丁),随着战争的消耗,只能依靠强征壮丁补充兵员。这些壮丁经过很短时间的军事训练就被推上战场,射击水平可想而知,因此作战效率低下,枪是放了,打没打着敌人不知道。

而日本军队很早实行了两年义务兵制度,战争爆发前拥有大批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后备役和第一、第二补充兵,再加上鬼子严格的训练制度,使日军步兵的射击精度较高,这是普遍认可的事实。八路军老战士回忆,跟日军作战时感觉枪声并不密集,可身边的战友却一个个倒下,这就是鬼子兵的作战效率较高造成的。



国民党军队弹药浪费严重

1938年徐州会战第一阶段,第五战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军事委员会大为兴奋,调集大批部队准备扩大战果,与此同时,军政部则向战区运送大批弹药以备会战,按照李宗仁的回忆,一列运送弹药的火车就停在台儿庄旁边的运河西岸。然而第二阶段却演变成大规模的撤退,部队根本无法携带大批弹药转移,要么送给地方武装,要么只能胡乱埋藏起来,下场可想而知。

1944年的桂柳会战期间,中央军陈牧农第93军奉命“死守”全州,此地原为第四战区物资储备和转运中心,除汽油、炮弹、军装等大批军用物资外,仅步机枪弹就存有150万发。然而陈牧农还未能日军真正攻城,就下令弃城撤退,一把火烧掉了所有库存弹药物资,着实让人心疼。桂军隐藏在桂林附近山区的美械武器和弹药,亦被日军搜出缴获,损失惨重,正面抗日战场的八年时间里,打败仗后被敌缴获的弹药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国民党军队枪械型号太杂

以王耀武的中央军第51师为例,直到武汉会战结束的1938年底,该师只有三分之一的步枪是“中正式”,其他都是老旧的汉阳造,还好子弹是通用的,然而随着战损的增大以及苏械的到来,以及缴获的日械,第51师的轻武器也一度比较杂乱,直到上高会战前被确定为直属“攻击军”,才全师统一成中正式步枪,而这已经是1941年的事情了。

中央军嫡系部队尚且如此,次等和杂牌部队的情况更为糟糕,东北军、西北军、桂军、滇军、川军、晋绥军各有自己的武器来源和系统,因此国械、德械、苏械、英械、法械以及后来的美械各类武器充斥国军部队。尽管步枪的口径大致相同,但最为耗弹的轻重机枪口径却大为不同,民二四式重机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口径是7.92毫米,苏式机枪口径是7.62毫米,布伦轻机枪口径是7.7毫米,其后果就是枪弹之间契合度很差,严重影响着枪械的整体杀伤力。


度度狼gg


这个问题,限于资料,很难得出精确答案。但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仍可做到。试举例:

1943年末,常德会战。

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曾检讨称:第六战区士兵平日“忙于实战不需要之业务,消耗训练时间,以致作战准备不充分”,“各部队之射击教育尚嫌不足,每遇好机不能获得充分歼敌之效。此点从我所消耗之子弹与敌伤亡数之比率即可判断之。”

此役,中国军消耗的子弹(步枪、机枪弹)达1700余万颗。若按国府公布的日军伤亡数据(3万左右),约500多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若按日军公布的数据(减员万余),则需1000余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

自1937年7月,至1946年1月,抗战期间,中国军各部队,累计至少消耗弹药(仅包括步枪、手提机枪、轻机枪、重机枪子弹)18.2亿余颗。

这是一组很庞大也让人很不愿意算的账,尤其是一战、二战、国内抗日战争时期,工业不够发达,枪支弹药的制造并不容易,人口数量也并没有今天这么庞大的时候,弹药的损耗远比牺牲的人数要多的多。


几度轮回


战争状态下,多少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真实数据或许会令你大吃一惊,那远不是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那般简单!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那更多地是鼓舞斗志!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历史上,每次战后都会有大量的有心人进行细致的战场统计,包括多少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有人统计,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平均发射5万发子弹消灭一名敌人;伊拉克战争时期,同样的单位耗弹量骤增至20万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