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德國緣何新冠肺炎病亡率低

新華社柏林3月21日電 新聞分析:德國緣何新冠肺炎病亡率低

新華社記者田穎

德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病亡率迄今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德國專家認為,這得益於德國強大的疫情監控體系、檢測能力和重症醫療能力,但能否繼續保持低病亡率取決於能否控制疫情快速蔓延。

據德國媒體NTV21日報道的最新數據,德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2萬例。另據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20日公佈的數據,目前德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共31例,病亡率遠不到1%。

德國亥姆霍茲傳染研究中心流行病學科負責人克勞澤20日告訴新華社記者:“我想現在做這個(病亡率低的)結論還太早,需要非常謹慎,因為德國還處於新冠疫情初始階段,之後也可能向不同方向發展。”但是,他認為目前病亡率較低有多個原因。

首先,德國很早得到預警,在新冠肺炎疫情到達歐洲之前幾周便著手準備。德國科研團隊1月初便開發出快速檢測試劑,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也公佈了詳盡的病例定義等指導文件。

其次,德國在很早期便對疑似病例進行檢測,發現患者。克勞澤說,這樣做有助於為患者提供最優化的治療,而不是在患者疾病惡化之後才提供治療,有效控制了需要輔助呼吸的重症患者數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非常靈敏的疫情監測體系來發現患者,儘早診斷。

有關檢測能力,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曾提到,其他國家往往只有少數授權實驗室對病毒進行檢測,德國則有很多不同層級的實驗室能夠進行檢測,較為靈活。這也是德國一個“重要優勢”。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稱,德國每週最多可進行16萬次新冠病毒檢測。

從醫療保障能力看,克勞澤認為德國相對於人口的醫生數量、床位數和呼吸機數量在全球處於較高水平。據統計,德國有約2.8萬個重症病房,配有2.5萬臺呼吸機,雖然目前大多數已佔用,但絕對數量仍有一定優勢。德羅斯滕提到,德國重症監護水平一流,輔助呼吸並不是一件容易操作的事,但德國醫生業務能力很高。

此輪疫情開始後,德國採取重症患者住院治療、輕症患者居家隔離自愈策略,著重救治重症患者。以柏林為例,截至當地時間16日中午,283人確診感染,其中只有16人住院治療。克勞澤告訴記者,由於目前對新冠肺炎的治療也僅限於對症治療,因此德國要求輕症患者居家隔離自愈,一旦症狀惡化立即住院治療。

隨著德國確診病例迅速增長,接下來低於1%的病亡率能否保持還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感染人數。正如德羅斯滕19日表示,目前德國要做的就是儘量使感染人數增長曲線平坦化,理想狀態是重症患者人數低於可用呼吸機的總數。

目前,德國已實施關閉學校、公共設施、餐館酒吧等嚴格的防疫措施。德羅斯滕說,如果沒有這些措施,呼吸機佔用率會大幅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