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有兩個offer,一個是996的30k,一個是885的20k,你選哪一個?

獵頭聊職場


從耳從事的是互聯網行業,要說現在實行996制度最普遍的就是互聯網行業了,從耳所在的公司也是實行的996,當然公司也給足了薪資,但是,在這裡,從耳還是要說,在你有選擇的前提下,請選擇885的公司。為什麼,請聽從耳給你一一分析。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的價值大於金錢

古人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一句話其實就說出了時間的價值和金錢價值的不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可以用個人的時間通過勞動去換取金錢,但是如果你的時間全部用在換取金錢上面,未免也有點得不償失。

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無法累積,過去了就過去了,但是金錢沒有了,往後還可以再賺,只要自己還有時間,就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更加輕鬆地掙得金錢。

從耳有個朋友叫邵武(化名),之前從事的也是互聯網行業,不同的是,他是在一家國企擔任程序員的工作,除了工作,他的個人時間是充足且自由的。他對攝影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學習攝影,有空就出去旅遊和拍照,在社交平臺上面分享自己的照片,隨著攝影技術的提高,他的照片獲得許多人的喜愛,許多旅遊雜誌和平臺都主動跟他購買照片的版
權,後來他辭去了國企的工作,現在是自由職業者,比之前更加自由,收入也不低,還有許多時間陪伴家庭。

在這裡,從耳想說的是金錢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是賺不完的,時間卻是有限的,如果在你有選擇

的情況下,選擇更多的私人空間,利用這些私人空間,你完全拿來實現更大的價值。

大量“出售”個人時間只是短期的選擇,提高個人時間的單位價值才是長久之計

工作的本質其實是個人“出售”時間給企業以換取報酬,而在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這一本書中就把這種行為定義為個人的商業模式,在這本書中的論述中,個人的商業模式有三種,

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是:一份時間出售1次;第二種是:同一份時間出售多次;第三種是: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而職場人在職場中工作實際上就是把一份時間一次性打包出售給了企業,屬於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實際上,在時間的數量是一定的情況,第一種商業模式的優化就是要學會提高自己時間的單位價值。

例如擺在了題主面前的兩份工作,前者是30K,工作時間是996,也就是每月工作12*6*4=288小時,每個小時的價值是:104.1元;後者是20K,工作時間是:12*5*4=240小時,每個小時的價值是:83元。從數據上面來看,前者的單位價值是大於後者的單位價值的,但是,996也就意味著你失去了更多提高自己單位價值的時間。人是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的,短期內出售過多的時間,在時間恆定的情況下,你剩餘的時間就少了,也沒有辦法在未來單位時間價值提升到更高的時候出售更多的時間。同時,你也失去了利用現在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自我增值的機會,對未來單位時間的增值有了一定的限制。

總結: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不需要在當下有選擇的時候,就急於出售大量的時間,在保障自己生活的前提下,給自己留多一點時間,給未來做長遠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