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國媽媽被網課逼瘋的時候,我陪孩子做了這件事

全中國媽媽被網課逼瘋的時候,我陪孩子做了這件事


1


這個至今還沒開學的寒假,是邁入小學一年級的小豆包們的第一個寒假,好容易熬過了幼小銜接的考驗,媽媽們又在延遲開學的日子裡負重前行。

從17號開始,喆同學開始每天在家裡上網課。

“數學每天做30道訓練題;

語文每天背誦一首古詩;

英語每天讀一本自然拼讀的英文繪本。

幾天下來,我就發現,老師佈置的作業,比媽媽佈置的管用多了,經常是我確認完成以後,他還會再問上兩三遍:“媽媽我沒拉下作業吧?”


作業完成得很好,網課卻沒那麼順利。


當爸媽的被逼成老師,才知道老師有多不容易。每次上課的時候,這個“竄天猴”經常不能安穩坐下來。


他會經常趁我收拾東西、洗菜的間隙,偷偷往嘴裡塞餅乾、糖、山楂片,我把零食藏起來,他就偷偷把小沙漏⏳、橡皮、鉛筆放在手裡捏來捏去……

如果現實中上課時這樣,恐怕早就被老師批評八百回了。


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在家上網課確實是個考驗,尤其是當大部分學習的課程轉成網課——儘管我們學校並沒有由老師來直播課程,但英語、數學、鋼琴和部分語文轉成了線上課,上課過程中,喆同學經常問“媽媽,老師能看見我嗎”,老母親善意的謊言於是上線:“嗯,可以的。”


把課堂搬到家裡,課堂紀律卻很難搬到家裡。在課堂上可以認真聽講,在家裡上網課卻開始撒歡,關鍵問題就在於:


上學要遵守紀律是“他律”,在家上課認真聽講卻要靠“自律”,這個年齡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自律能力。


2


“開學”第一天,河北衡水中學校長面對空操場演講上了熱搜。


這是一場只有校領導和年級主任參加的升旗儀式,校長擔任升旗手,面對著空蕩蕩的操場進行開學演講,全體師生在家裡聆聽了這場特殊的開學演講。


全中國媽媽被網課逼瘋的時候,我陪孩子做了這件事

雖然沒有一名學生到場。但我想,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這個“似乎沒有什麼必要的”開學典禮可能是終身難忘的。


越是在艱難的時候,越要保持儀式感,這種儀式感,也是自律的一部分。

網上流傳著一張衡水中學在家上課的日程表——


全中國媽媽被網課逼瘋的時候,我陪孩子做了這件事

從週一到週六,從早上5點20起床,到晚上9點45最後一節晚自習;

從早讀到上午課、下午課、晚自習,連鬧鐘提醒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難怪大家會生出這樣的感慨。

全中國媽媽被網課逼瘋的時候,我陪孩子做了這件事

這份備戰高考的嚴苛的時間表,當然不適合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拿來效仿,這種自律,卻是從小就應該培養。


有人說,疫情過後,學生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自律的會越來越優秀,遙遙領先;不自律的,各種糊弄假學,就會落下一大截。


在大家都有充分自由的時候,孩子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因為越是有充分自由的時間,越適合培養自律。


3

自律的本質就是好習慣。


好的習慣不是逼出來、管出來的,而是得到孩子認同、自發形成的。


有一天,我和喆同學一起讀raz,讀著讀著,他非要喝水。


我之前跟他約定過,做作業時不能做其他的事,喝水、上廁所都要提前做好。那天沒有提前提醒他,就出了么蛾子。


我沒去給他倒,他氣呼呼地自給自足。倒來水放在ipad跟前,一邊讀繪本,身子一邊扭來扭去。


果然不出所料,水杯倒了,水灑了,桌子上有兩個手機、電腦和他的作業本,情況不妙。他用餘光瞄我,迅速去拿抽紙“搶救”。


責備的話本能地躥到嘴邊時,我覺察到這樣做不利於他的自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又咽了回去。


我先是迅速地把作業本、手機、電腦拎起來擦拭乾淨,轉身去拿抹布,故意留他自己在那兒清理桌面。


他不出聲,很認真地打掃完畢,然後看看我說:“媽媽,以後我不一邊喝水一邊讀英文繪本了,剛才多驚險啊,如果你的電腦和手機被水弄壞了,我要拿零花錢和壓歲錢賠給你了。”


我沒再說什麼,衝他點了點頭。又過了好一會,他的腦袋突然探過來,親了我的臉——大概是無聲感謝我沒有大發雷霆批評他吧?


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還讀不懂“自律”的概念,但他會懂得道理,明白哪些事情做錯了下次不要再錯、哪些習慣不好需要糾正。


這個不斷認識、修正的過程,就是在形成自律的過程。


孩子的自律從來不是靠家長的暴脾氣培養的。要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我們要做個觀察者和引導者,要有更多的耐心。


4


培養孩子自律,有幾個關鍵詞——

目標感、參與度、執行力。


就拿背古詩來說吧。

有一天背古詩,喆同學選了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以前背詩,我是帶著他讀三四遍,然後讓他自己讀幾遍,基本就能背下來了。後來發現,背下來的詩詞,具體到字他並不熟悉。

這兩天換了下方法——

1

我跟他一起讀一遍,不認識的字,他自己用拼音標註。


2

他自己讀5遍,語感上比較熟悉後,合上書聽詩詞講解,有時候我來給他講作者、詞句和詩的意境,有時候給他聽app的音頻(這樣的音頻有很多,唱詩、古詩都能找到)。


3

自主閱讀5遍,到這個時候,他就滾瓜爛熟了。


4

全家背詩比賽,一家三口看看誰背得熟,最熟的人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家庭遊戲。


四個步驟下來,孩子有了確切的目標,也有了動力。


如果“獲勝”,還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他因此變得興致勃勃,常常睡前就把第二天要背誦的詩詞選好了。


當然,配合孩子背詩,我們也需要偶爾“認慫”,哪怕他指定的詩已經會背、很熟練,也要適當讓他贏。


5


全中國媽媽被網課逼瘋的時候,我陪孩子做了這件事


目標感,是制定計劃一定要有目標


制定計劃是要達到某個目標,而不是為了“打卡”而打卡。

要明確告訴孩子,我們每天的學習要達到什麼目標,目標可以設置得小一點、務實一點,但必須要有。


參與度,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給孩子制定計劃,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完成,難易程度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否則,計劃太嚴苛,難以實現,計劃太鬆散,發揮的作用有限。

培養孩子自律,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填鴨式或者軍事化管理,並不適合年齡尚小的孩子。

納入規劃表的內容,一定要有孩子樂於參與的興趣點,如果全部是枯燥單一的學習,培養的不是自律,而是厭煩心理。


執行力,是制定了計劃就要執行


六七歲是最會耍賴的年齡,一旦感覺受約束、太辛苦,可能就會破壞計劃的執行。

這就要求父母要有定力,制定了的計劃,要鼓勵和督促孩子完成,我們可以陪孩子等,但一定不能半途而廢,得過且過。


對於年幼的孩子,功夫在父母

父母要做孩子自律的榜樣,在要求孩子自律之前,父母要先做到。


要求孩子有時間觀念,自己就不要拖沓,要求孩子完成作業,自己也要言出必行,要求孩子坐下來讀書,自己就不要拿著手機在一邊玩。


家長們總是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培養自律這條起跑線,可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就已經悄然開跑了,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全中國媽媽被網課逼瘋的時候,我陪孩子做了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