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正在逐漸毀掉你!

現代的人孤獨是一種常態,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習慣孤獨,孤獨會不會毀掉一個人?很多人都回答說不會。

孤獨是自己的一種選擇,可以不用偽裝自己的情緒,不用顧及別人的感受,不用梳洗打扮,不用打掃房間,可以任性地選擇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可以自主地決定自己該合群還是獨處,這根本一點都不孤獨,你永遠也不會真正地脫離這個社會,不會斷絕所有與他人的交流,該出門還是要出門,該上班還是要上班,該和朋友見面還是要見一見。所謂享受孤獨,不過就是暫且厭倦了整日的喧囂,希望有一段靜心沉澱的時光而已。

工作的繁忙和社會節奏的加快,外表的忙碌隱藏的卻是那顆孤獨寂寞的心。也很多人害怕和逃避寂寞,覺得寂寞就是失敗和可悲,但這並不是寂寞的本來面目。目前看來寂寞是人性和人生的必然,並沒有好壞的屬性。人都是有自我意識的獨立個體,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記憶也都沒有辦法完全地被另一個人所瞭解,所以我們不屬於任何地方,也無法和任何人完全沒有隔閡。但這不代表我們一定會過得很糟糕,能否處理好這與生俱來的品質才真正決定我們的命運。

然而孤獨和寂寞是不能夠劃等號的,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而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空虛。孤獨會讓你瞥見自身思想的豐富性,是一種對獨處的偏好和享受;寂寞會讓你瞥見自身思想的空虛,於是,越寂寞,越是要尋找人群狂歡,然後,在煙花過後的漆黑與寂靜中遭遇更深刻的空虛。孤獨會使人更加接近智慧,獨處便是為了思考自我,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人是通過思考自我而非思考世界來初次親近智慧的。寂寞會讓人在愚蠢的怪圈中不斷循環,寂寞的人用熱鬧的社交來逃避寂寞,卻發現結果是越來越寂寞。

喜歡孤獨的人無論多亂或者私自底下有多少壞習慣,如果自己舒服並是可持續的,那麼就延續下去。很多人改善自己不是因為有追求,而是逃避不安而已。人本質上生來孤獨,但不代表就要放棄積極的生活。而生活又有兩個層面,精神和物質,或者說,自我的完善和社會分工的融入。人類社會要發展,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無暇於胡思亂想的人,野心勃勃,不知饜足的追求未來,不需要那些青睞孤獨的失敗者。我無意粉飾“孤獨”,也不想為自己的平庸找藉口,只不過是,一切事物都有相對性。過分熱衷於社交的浮躁社會讓個人的“孤獨”顯得不那麼一無是處,而漫天的成功學也使得所謂“毀掉”有了一絲不作瓦全的意味。

人真正的成長都發生在獨處時的思考與自我對話中,如果你有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那叫獨處,如果你沒有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那才叫孤獨。所以目前看來與其說是孤獨毀掉一個人,不如說是缺少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毀了他。孤獨只是結果,並不是原因。

孤獨正在逐漸毀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