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需要閱讀?有人看到作文,有遠見的父母看到人生

孩子為什麼需要閱讀?有人看到作文,有遠見的父母看到人生


有一天,一位讀者給我發來一張社交媒體消息的截圖。消息來自一家兒童閱讀培訓機構,內容大意是:

培養孩子閱讀,就是為了提升孩子寫作文的能力;任何宣稱閱讀不是為了寫作文的,都是欺騙家長;不能幫助孩子提升作文水平的閱讀,都是無效的閱讀。

我的讀者很困惑:真的是這樣嗎?

在我看來,當然不是。

在任何一個真正熱愛閱讀的人看來,應該也都不是——閱讀是人生大事,關乎個人成長和生命之美,豈能和“幫助寫作文”這樣具體而微的目標對應起來。

但是,從與數千位父母做過的關於孩子閱讀的討論來看,我也發現,“孩子為什麼需要閱讀”,確實是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因為它決定了我們培養孩子閱讀的出發點和目標。

很多父母是出於一種直覺——閱讀對孩子有好處,而開始培養孩子閱讀;很多父母是認為閱讀能幫助孩子學習,於是早早地、積極地投入“親子共讀”。

但閱讀的好處到底在哪裡?閱讀又是如何幫到孩子的學習?閱讀對孩子學習的幫助,真的是在語文和寫作文嗎?

完整而深刻地討論閱讀之美,可能需要一本大部頭的著作才能完成,真正體驗到閱讀的價值,可能需要一個成熟的讀者持續閱讀幾十年。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相對簡單的路徑,回答“孩子為什麼需要閱讀”的問題。

我可以給出的答案由兩部分構成:閱讀能力,決定學習能力;閱讀,幫助孩子構建人生。兩個部分不可拆分,因為一個真正的閱讀者,一定會同時享受到閱讀帶來的這兩份無上價值。

閱讀是人生大事。一個真正的閱讀者,從閱讀中獲得兩項人生助益:一是發展出更強的學習能力,不但能獲得更佳的學業成就,而且能終身持續學習和成長;二是獲得獨立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能力,獲得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更高品質的生活。


閱讀能力,決定學習能力


很多父母是實際接觸或者聽聞當今國內中小學教育對閱讀的重視、接觸或者聽聞孩子各階段考試中閱讀的分量都在增加,才開始發現閱讀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的。

一些父母為此感到焦慮,認為是學校教育在加碼,給家長和孩子都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負擔。但是在抱怨之前,我們恐怕需要認真地想一想兩個問題:

為什麼學校教育越來越強調閱讀?
為什麼強調閱讀的,不止是語文老師?

學校教育重視閱讀,當然不排除有應試的考慮。但我們並不能因此把學校教育對閱讀的重視歸結為應試,我認為更根本的原因,是學校教育越來越重視和理解關於孩子學業表現的一個基本邏輯:

學習能力決定學習成績,而閱讀能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的基礎。

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自然是學業成就的一個直觀反映,但學習成績如何,卻是由孩子的學習能力決定的,而在學習能力的底層,起到決定性的支撐作用的,是閱讀。閱讀不僅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學習能力,更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即便不那麼絕對地說“唯一”——途徑。

會閱讀的孩子更專注 ;
會閱讀的孩子,理解力更強;
會閱讀的孩子,更容易勝任艱苦的學習;
會閱讀的孩子,更善於舉一反三;
會閱讀的孩子,更善於獨立思考;
會閱讀的孩子,綜合歸納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會更強;
會閱讀的孩子,會主動學習;
會閱讀的孩子,更自信。

所以,在事關孩子學業的層面上,父母關注閱讀不能只看到閱讀對孩子語文成績、作文水平的幫助,通過閱讀幫孩子夯實整體的學習能力、著眼於閱讀對孩子整個學習生涯的幫助,才是更好的出發點。


閱讀幫孩子建構人生


閱讀對於孩子的價值,遠遠不止眼前的學習,更關係到孩子能否培養出終生學習的興趣、孩子的人生理念、孩子一生髮展自己的能力、孩子一生的成長。

人生啟蒙——

閱讀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著人生啟蒙的角色,包括自身的教養和對世界感知。

這些啟蒙工作,一部分是由父母完成,另一部分由好書來完成——如果父母在孩子生命的早期為他引入閱讀和好書,孩子將在閱讀過程中,不斷進行通過好書教育自己、感知世界的工作。父母力所不及之處,書可以幫助孩子到達。

獨立思考——

持續的自主閱讀是培養一個人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而獨立思考能力,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學習,更是一個人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才不會被各種“流行”和“套路”裹挾;
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才有自己的行為底線;
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才可能有獨立的人生。

終身學習——

會讀書、熱愛讀書,更是關乎一生的能力。

當今多數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可以說都是無比焦慮,擔心孩子學習不夠好,將來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沒有好收入。但是上了大學、有了好工作,好收入之後呢?

孩子未來還有很長的人生要走,父母不能包辦他的一切,如果我們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終生學習的能力,他未來還是無法適應社會競爭、適應知識的迭代,然後不斷進步。

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不會來自他現在上的興趣班、補習班,不會來自父母每天看著他寫作業、彈鋼琴,而只能來自對閱讀的真正熱愛和由此發展出的良好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

生命之美——

和讀者討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父母都會關心三個關乎孩子發展的問題:如何讓孩子見世面、如何幫孩子擁有大格局、如何幫孩子拉開成長距離。

我認為見世面,不是吃更好的東西、用更好的東西,會享受,會花錢;有大格局,也不是孩子早早地就對自己有長久規劃、高遠目標,甚至關心更宏大的問題。

所謂的見世面、有大格局,是對世界、社會、生活有更廣闊的認知,從而擁有開闊視野和心胸。幫孩子見世面、擁有大格局、拉開成長距離、讓孩子在芸芸眾生中成長為優秀個體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閱讀。

熱愛閱讀的孩子,會更大氣、更從容;
熱愛閱讀的孩子更有同理心;
熱愛閱讀的孩子更有抗挫能力;
熱愛閱讀的孩子更有主見;
熱愛閱讀的孩子更有適應能力。

孩子身上的這些素質,實際上,都是生命之美。而閱讀,正是幫我們接近和體驗生命之美、到達人生高遠之地的最佳方式。

寫到這裡,又回到了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培養孩子閱讀,是不是為了幫他寫好作文。

閱讀對於孩子的意義,是建構學習能力和建構人生,這兩個作用的價值,都遠遠超出“通過閱讀寫好作文”。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父母需要把孩子的閱讀和寫作文當成兩種完全不在同一層面的事來看待,閱讀是人生大事,讓它服務於“寫好作文”這樣具體而微的目標,實在是有違閱讀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