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陰陽”與拳術之微議(功夫與思想之七)


功夫與思想之七

易經中的“陰陽”與拳術之微議(功夫與思想之七)

都說《易經》為中國文化之母,只要是在文化方面,也都少不了《易經》方面的闡述,譬如武術,象近代史出現的較為出名的拳系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都取自於以易經裡面的東西來命名的。

最早的八卦掌套路非常靈活,並不固定,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主,極為注重基本功訓練,其運動時的步法與“周易”八卦圖的卦象相似,分為四正四隅八個方位,故名八卦掌。

而形意拳基本內容是以“三體式”為樁功、有五行拳與十二形拳等。形意拳的樁功又有著“萬法源於三體式”的說法,三體式又名“三才式”乃天、地、人三才之意,其五行拳則是以金、木、水、火、土為屬性,而這些內容都有著溶厚的道家印記與易經思想。

就以太極拳而言,其有重要的兩篇拳論,一是張三丰的《太極拳經》,一是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後世學拳者通常以這兩個版本作為太極拳的指導說法。

象張三丰的《太極拳經》對太極十三勢的說法完全按《易經》作為藍本來比象論形: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擠、按,即(先天八卦)乾、坤、坎、離、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盼、顧、定,即為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而在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則開篇便論“陰陽”:“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中的六十四卦都是由陰爻、陽爻所組合。可以說“陰陽”是《易經》的核心思想。

也有人說中國武術是“陰性武術”,這就引起了疑問,什麼叫陰性武術?

但如果有人理解為陽奉陰違之“陰”或陰狠之意則不啻於天冠地屨了。

老子道:“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雖然是將“陰陽”兩個字都有提到,但卻是先“陰”而後“陽”,古人文字文章都很精簡,在文章中,文字的先後順序皆有所指。

“陰”先於“陽”,內因控制外因,量變到質變,是一個循變的過程,而科學發展的進程正越來越清晰的告訴我們:世界上我們已知的物質只佔5%,剩下的95% 的物質,我們並不瞭解。


超微觀世界決定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決定我們看得見的世界。我們看得見的世界可以說是“陽”的,而看不見的則為“陰”的,因此老子先講“陰”而後再論“陽”,或者說是“陰”決定於“陽” ,這些都是古人智慧。

“萬物負陰而抱陽”揭示了練習武術的本質,練習“看不見”的去決定“看得見”的造詣,譬如“站樁”“練勁”等等或者我們所說的“內功”吧。而我們所下的“內功”,就是人前“看不見”的東西,這些往往才是決定我們的練功質量的好壞以及真正意義上所要得到的東西!所以說中國武術是“陰性武術”不無道理。


所謂的“易”字,上“陽”下“陰”,“陰”支撐著“陽”。


除了可以在哲學上以“陰”控制於“陽”來論述外,在拳法的技術上來說,同樣也是“陰”控制於“陽”論,譬如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拳法訓練中,傳統的門派中幾乎每派都有“樁功”,鞏固與訓練下半身的力量可以決定一個人功夫的優劣,或者倘若沒有好的、靈活的步法,再花的拳法也等於零!因此從下半身“陰”主導上半身“陽”當中,完全也可以判斷一個人在拳法上的造詣。

老子先說“萬物負陰而抱陽”然後又接著說說“衝氣以為和”,陰陽二氣在一種激盪之中而完成了它們的和諧。

陰陽激盪是把握武術的核心與法則,在張三丰的《太極拳經》寫道:“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則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此便是拳法中陰陽激盪中的六面渾圓力只有在在陰陽激盪中才能產生六面渾圓力!

而王宗嶽在他的《太極拳論》卻講究的是陰陽平衡:“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


能夠將“陰陽”練得非常狀態,是什麼狀態呢?

身體將極為靈敏,王宗嶽用了一個很文學化的形容“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這句話引發了後面練習太極拳的拳眾們地無限遐想,而可愛的太極雷雷先生在公開的電視節目中,用魔術師的手段,硬是綁了個鴿子在手上搗來倒去,正所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鳥不知我,我獨知鳥。

易經中的“陰陽”與拳術之微議(功夫與思想之七)

古人在寫文章有時是“象形取意”的來點想象,後人卻鬧出了笑話。


“一陰一陽之謂道”,而變化之道是可以由陽變陰,也可以由陰變陽,既是陰陽對立,又是陰陽互根,陰陽之間此消而彼長,互為轉化,於是便有了開合,有了先後,有了由簡化繁,最後再由繁化簡,便是一個“道”生陰陽的過程。

先論陰陽對立吧,應該說沒有對立就沒有激盪,沒有激盪,就會缺少勁力中的“脆力”與“穿透力”,不僅僅力量失去了激烈中的平衡,同時力量也失去了激情!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與陽之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陰陽互根,彼此轉化。譬如,“站樁”為靜的,但樁功有著“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之說,所謂的“不動之動”便是靜中之動,“陰”中之“陽”;而太極拳也有“打大圈不如打小圈,打小圈不如打不顯形之圈”,而這個“打小圈不如打不顯形之圈”便為動中之靜,“陽”中之“陰”。

易經中的“陰陽”與拳術之微議(功夫與思想之七)


“萬物負陰而抱陽”,“陰”便是“合”,“陰”便是蓄勢以待,打太極拳要求“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但為什麼要求“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呢?


總不是為“沉肩墜肘”而“沉肩墜肘”,為”含胸拔背”而”含胸拔背”吧?


但不知有多少練太極拳的人去想這個問題呢?


易經中的“陰陽”與拳術之微議(功夫與思想之七)


“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從身體結構而言,是將整個身體“束”起來,將“彈簧”按住,按住的本質還是為“彈出”服務的,所以“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就是“束”,就是“合”,“束與合”是陰性的,而“張與開”是陽性的,有多少張力的大開與體現,便是“束與合”的成果,這就是陰陽互根,這就是武術辯證法的體現!


易經中的“陰陽”與拳術之微議(功夫與思想之七)


其實,無論靜也罷,動也罷,終究靜還是為更好的去動,守也罷,攻也罷,守也還是為了更好的進攻!


“合”是為了“開”,“開”是為了“合”,“靜”是為了“動”,“動”是為了“靜”,陰陰陽陽,陽陽陰陰,正如王宗嶽的《太極拳論》說雲:“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文章最後,還是那句話:以拳論拳,不足以論,以拳論道,其道大矣!


文章隨筆 | 易學論道 | 吉祥文化 | 功夫思想 | 書畫自娛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文章隨筆 | 易學論道 | 吉祥文化 | 功夫思想 | 書畫自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關岳廟對面講武巷靈慈街178號 易風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