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开远“90后”大学生用“小草莓”圆了“创业梦”


当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开远“90后”大学生用“小草莓”圆了“创业梦”

201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学院植保专业的张芸琪,放弃山东省外企的高薪聘请,回到老家——开远市羊街乡,当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如今,她已经是当地一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该公司种植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草莓卖出55元每公斤的价格,依旧供不应求,到底是为什么呢?日前,记者来到了草莓种植大棚一探究竟。


当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开远“90后”大学生用“小草莓”圆了“创业梦”

张芸琪在草莓种植大棚里忙碌着

这里的草莓个头大、色泽红润,清香扑鼻。“放心吃吧,这是咖啡味的,这是菠萝味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所采摘的草莓做农残检测。”张芸琪笑着说。


“为了种出绿色、有机、无公害的草莓,草莓基地全部用物理和生物技术灭虫,灯里的硫磺,可达到防虫的作用。”张芸琪指着草莓基地里的硫磺熏蒸灯对记者说,同时,她每年还购买大量捕食螨,专门用来治理红蜘蛛虫害。此外,种植草莓用的肥料也都是有机肥和农家肥。去年,在州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张芸琪的草莓基地完成了追踪溯源体系建设。


当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开远“90后”大学生用“小草莓”圆了“创业梦”

张芸琪向记者展示每盒草莓上的追踪溯源二维码


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张芸琪的草莓基地亩产可达1.5吨。因品质好,受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草莓常常供不应求。打包车间里,时时可见工人们打包装箱的忙碌身影。

现在,张芸琪还带领着周边村民发展草莓种植业。目前,已有10多户村民开始种植,还有一些文山州的种植户特地到张芸琪的基地学习种植技术。


当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开远“90后”大学生用“小草莓”圆了“创业梦”

工人们正在将草莓打包装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