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算不算奸臣?

悠然見圓山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說翁同龢是奸臣未免過於武斷,對他是極不公平的評判。

要了解真實的翁同龢,不妨設身處地站在他的立場和社會政治環境下考慮這個問題!

1、狀元、帝師、軍機大臣

首先翁同龢是咸豐六年的狀元,從這個身份來看,翁同龢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這是他的第一個身份,同時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人設,就是清朝腐朽的科舉制度之下的讀書人,而且是“讀書讀的非常好”的人。

眾所周知科舉制度自隋朝開始一直到光緒三十一年廢止,可見到了清朝科舉制度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枷鎖,八股取士是“死讀書”“傻讀書”根本不能選拔真正的人才。

所以翁同龢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治理國家,尤其是一個病人膏肓的國家的政治才能,當然更加不具備軍事才能。

其次是翁同龢的帝師身份,他是光緒皇帝的老師,因此和光緒皇帝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皇家的倚重是他權利的根基,因此他的忠心毋庸置疑。

最後是他的軍機大臣的身份,註定了翁同龢所處的地位是足以決定清朝命運的關鍵所在。

翁同龢只是一個沒有真正才能的讀書人,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但是讀書人的操守和德行註定了他的行事準則,其並非“奸臣”。

2、不是奸臣的例證

說翁同龢不是奸臣,總要拿出實在的例子。

比如說清朝有名的“楊乃武與小白菜”,就是在翁同龢的主持下,頂住了官僚貴族的壓力才得以翻案,從這一點上來說,最少是不懼權貴和為民做主的典範。

比如說查清了震驚一時的雲南軍費報銷舞弊案,打擊了貪汙腐敗的官員,雖然此案錯綜複雜,但是翁同龢圓滿的將此案進行了處理,不得不說翁同龢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比如說在中法越南交涉案上維護了朝廷的利益,贏得了朝堂上下包括光緒皇帝的一致認可,光緒帝認為他是大清之楷模,朝廷之典範。

最後是在1887年黃河決堤,數百萬人受災,翁同龢籌措900萬兩支援受災地區。

以上種種雖說是翁同龢職責範圍之內的事情,但也恰其說明他是恪盡職守的官員,而不是尸位素餐的蛀蟲。

這些難道不能作為翁同龢不是“奸臣”的例證?

3、翁同龢和李鴻章的矛盾

翁同龢最被人詬病的事情是沒有給足李鴻章發展海軍的軍費,甚至是沒有軍費,還給光緒大婚花掉了鉅額的銀兩,甚至有人說慈禧修建圓明園和舉辦奢靡壽宴的錢,是挪用的海軍軍費。

我想在這件事情上,翁同龢是背了黑鍋了,雖然翁同龢執掌戶部多年,但是他也僅僅是清朝的以為臣子,在封建王朝,皇帝和太后的話比戶部負責人的職權要大得多,尤其是慈禧太后專權時代,慈禧一句話就可以摘掉翁同龢的頂戴花翎。

幾百萬兩銀子的花銷,豈是他一個“奴才”能夠決定的。

還有人說在甲午戰爭之前,翁同龢不顧李鴻章的百般辯解,是強硬的“主戰派”,還說“吾正欲試其良楛,以為整頓地也。”有人據此認為翁同龢是要收拾李鴻章,以國家大事謀取私利。

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這就像是一個大公司一樣,投入了一個項目,花費了鉅額的錢財,而且還在一直要錢,到了要用的時候,項目負責人卻說,這個項目還不能應用,是你你信?

總是要檢驗一下的,如果一點效果沒有,總要審計一下,這些錢花到哪裡去了,總要出一些成果吧,給投資人的信心吧!

4、結論

翁同龢並不是一個奸臣,雖然在晚清時期因為不懂軍事,沒有什麼先進的治國理念,做了一些不利於國家的事情。

但是大廈將傾,豈是一箇舊社會的,沒有先進思想的“讀書人”所能夠挽救的,給他扣上一頂“奸臣”的帽子,將清朝的失敗怪罪到他身上,實在是有些沉重。


逝去即歷史


說翁同龢是奸臣,未免也太高估了他。充其量,翁同龢也就是個書呆子。

常有人說,甲午戰敗,敗在北洋艦隊;而北洋艦隊,又敗了翁同龢之手。

此話怎講呢?早在清朝還沒滅亡時,就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

大東溝海戰失敗後,慈禧太后令翁同龢赴天津面見李鴻章詢問對策,後者李鴻章見了死對頭後怒目相視,半晌才質問道:

“翁師傅總理度支,平時請款動輒駁回,現在事急才問兵艦之事,試問兵艦果可恃乎?”

翁同龢只好陪著笑說:“我等主管戶部,總節約為盡職,如事誠急,何不復請?”

李鴻章恨恨地說:“爾等平日疑我跋扈,那些清流們又動輒參我貪婪,我若是再嘵嘵不已,還能活到今天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戶部下達的禁止外購軍械令對北洋艦隊大概是最為致命的。

從1889年開始,北洋艦隊即停止購買新軍艦,而日本卻以每年至少增加一條新軍艦的速度快速擴張,至甲午年時,日本艦隊已經全面超越了北洋艦隊,勝敗已分矣。

也有人說,翁同龢阻擾北洋艦隊的發展其實是與李鴻章有著私人恩怨有關。

原來,在剿滅太平軍時,翁同龢長兄、安徽巡撫翁同書被曾國藩彈劾“縱賊、失城”等大罪,結果翁同書褫職戍邊,其父翁心存一氣身亡。

事實上,曾國藩的這一彈章,不是別人,而正出自李鴻章的手筆。

由此,無論李鴻章搞海軍還是修鐵路,處處都受到翁同龢的掣肘,“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謗紛紛,終不獲行其志。”



當然,僅以甲午之事評價翁同龢當然並不公道,畢竟翁同龢為兩朝帝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翁同龢的毛病在於,他這輩子沒有經歷過事,尤其致命的缺陷是:

他沒有在基層做過官(哪怕做上兩年知縣),而是一直浮於上層,對民風政情實無親身經歷,所以其認知、眼界、實務都有很大的缺陷。

如此,在他的影響下,光緒皇帝親政之後,在甲午和戊戌問題上一錯再錯,這不能不說和他有莫大的關係。

老實說,翁同龢學問人品尚可,如果做個太平宰相倒也馬馬虎虎,但碰到晚清這種時期,他這樣的書呆子可就要栽跟斗了。


坑爹史冊


就北洋水師軍費一事來說,翁同龢真算不上奸臣,戶部是真沒錢,不是他故意使絆子。

光緒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8910年,戶部尚書翁同龢上奏,認為南北洋水師已經初具規模,而國庫緊張,因此請求向海外購買軍艦和武器彈藥暫停兩年。很多人認為正是翁同龢此舉造成北洋水師發展停滯,最終被日本海軍超越,釀成甲午之敗。而一些人更是說翁同龢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和李鴻章之間的個人恩怨,公報私仇。不過從當時戶部的開支情況看,翁同龢此舉更可能是出於無奈。

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雖然開始了洋務運動,但是不過流於形式,除了購買了一些西洋武器、西洋設備外沒有根本上的改變。因此在清末,其經濟還是以傳統農業為主,財政收入的大頭也依然是田賦、鹽茶稅等傳統項目,只是多了關稅和厘金兩個收入而已,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7、8000萬兩左右。

而清政府的財政開始也是傳統的量入為出,也就是根據收入安排開支,錢不夠就砍項目。然而由於晚清時內憂外患不斷,因此這開支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加上此前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國庫的庫存也已經耗盡。更糟糕的是對於清政府來說,可以花550萬兩給光緒舉辦大婚,可以花幾千萬兩給慈禧修頤和園,海防則可以放一邊。

所以早在1875年決定籌建海防時,經費就是一個大問題。按照計劃,清政府將從關稅和厘金下每年各撥給南北洋水師200萬兩,合計就是400萬兩。然而實際上由於財政緊張,撥款嚴重不足,在1875年到1877年兩年間,南北洋水師總共只拿到了200萬兩,是計劃的1/4。

雖然後來迫於海上的威脅,清政府採用挖肉補瘡的方法勉強把北洋水師建設的初具規模,但是自北洋水師1888成軍以後,清政府還是停止了對北洋水師的投入。因此在翁同龢要求暫停外購軍艦前,北洋水師已經止步不前。

翁同龢不過是一個傳統守舊的大臣,他所能做的只是維持收支平衡。在財政收入有限的情況下,翁同龢能和以前一樣保持北洋水師的日常經費所需這已經是上限了,不可能指望他能變出錢來買軍艦和武器彈藥。

因此北洋水師停止發展,主要還是因為以一個農業國家難以承擔如此大規模的持續投入,而清政府也不重視海防建設所造成的,翁同龢責任不大。


不沉的經遠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晚清帝國,有一個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以狀元進而入仕,先後成為統治招聘倆朝帝師不說,還把握了十數年的國家財政大權,毫無疑問他對晚清政局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他就是翁同龢。

自古以來,位極人臣的官員都是非大忠即大奸,譬如連殺3個皇帝的宇文護就是大奸臣,像三個女兒獨孤天下卻依舊固守初衷的獨孤信就是大忠臣。他一個人幾乎可以影響整個政局的走向,但是晚清最終走向了覆滅,那翁同龢算不算奸臣呢?一個詞評價翁同龢最恰當不過,那就是大奸似忠。大奸似忠的含義就是內心最奸詐的人他的外表往往表現的像最忠厚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翁同龢生平

字叔平,號聲甫,江蘇人。他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平步青雲、得到重用、罷官歸家、鬱鬱而終。他是大學士翁心存的兒子,出身書香世家。咸豐六年,先任戶部侍郎、後步步高升至軍機大臣。

在官場混得這麼開可見他的雙商都很高,而且很會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是當時他還被大多數人認為清流砥柱,要知道這可不容易,位高權重還不貪財少有。後來他成為光緒帝師,年輕的光緒更是極其倚重他,每次遇到事都問他的意見,以至於後來光緒不聽他的堅持戊戌變法的時候他很寒心,罷官回家,鬱鬱而終。

按理說,他一朝首輔大臣就算是罷官也應該衣錦還鄉,後半生做個富貴老頭安度晚年。誰承想,他到回家鄉時兩袖清風,過的十分清苦,論做官的道德操守他為官清廉,值得稱頌。但是光從這一點來看,就可以說他是一個好官麼?當然不是,為官要看是否無愧自己,無愧君王,無愧百姓,無愧國家。他勉強做到了前面2個。

翁同龢的死敵

翁同龢有個哥哥叫翁同書,這是個熱血青年,在太平天國戰爭中他義無反顧稱讚太平軍,導致曾國藩、李鴻章彈劾他通敵叛國,這是殺頭之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因這件事翁同龢被貶,雖然之後又成為軍機大臣,但心氣高的他從此就決定一輩子和李鴻章為仇敵,要處給李鴻章穿小鞋。

洋務運動時李鴻章主張的訓練海軍、開鐵道、改變科舉制度的八股制學習一下西方,處處遭到當時在戶部的翁同龢的反對和牽制,而且守舊派對他議論紛紛,多有誹謗,所以李鴻章最終也沒能貫徹執行他的想法。

中日甲午海戰,李鴻章、丁汝昌被罵了個狗血噴頭,但是他們也是有苦衷。沒有充足物資的支持和先進的思想其實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戰敗。

為什麼沒有物資呢?明面上北洋水師每年可是五百萬兩軍費啊,被主戰派的翁同龢扣押拿去給慈禧拿去過70大壽了,他就是想讓李鴻章死,所以他也是甲午之恥的始作俑者之一,從這方面看就算是個奸臣無疑了。他確實因個人仇怨,給整個國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也間接給本就水深火熱的百姓增加了負擔。

不論古今,當官都要知道忠奸明言辯,百姓才是頭上天。


舊時樓臺月


翁同龢並不算奸臣,畢竟他能做到清流派的領袖,甚至是帝師,說明他的學問和品行都不算差。

但是,翁同龢絕對是個偽君子,因為他實在是記仇。起因是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因為平叛不力被曾國藩彈劾,彈劾的奏摺由李鴻章代筆。所以翁同書被判處大辟之刑,後改為流放,後翁同書病死於流放之地,翁同龢父親也因此病死。

這對翁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從此翁同龢就恨上了李鴻章。但是翁李二人既然同朝為官,應該放下私人恩怨,就好比潘鼎新和張之洞就有私仇,但是中法戰爭兩人都能放下成見,張之洞派馮子材支援潘鼎新,並囑咐馮子材服從潘鼎新的調遣;潘鼎新也沒有為難馮子材,糧草、餉銀都沒虧過馮子材,而且馮子材能成為鎮南關之役的前敵總指揮也是潘鼎新協調各個山頭才促成的。

但是翁同龢罔讀聖賢書,不僅處處跟李鴻章作對,還搞出一個《停購船械案》來卡北洋海軍的脖子,導致北洋海軍在裝備上迅速落後於假想敵日本。當然不僅裝備上落後,海軍連日常維護保養都做不到,戰艦基本上都快報廢。

另外翁同龢作為清流,往往在道德上指責別人,現代話叫道德婊,雖然他就不怎麼道德。就好比光緒和慈禧之間的帝后之爭,翁同龢作為帝師,自然是帝黨的領袖,所以他就視慈禧比較重視並大力支持的李鴻章為後黨的干將。因為在翁同龢看來,光緒是皇帝,那麼什麼事都得聽光緒的,但是怎麼可能。光緒充其量是個熱血青年,先不說沒有康熙、乾隆兩位大帝那份沉穩和隱忍,政治閱歷就不如慈禧,所以慈禧給光緒把把關也沒什麼了不得,畢竟老媽吃過的鹽比兒子吃的大米飯還多,老祖宗說的並沒有錯。

另外如果從李鴻章的角度來說,他是幹實事的,所以他必須要找一個支持他幹實事的靠山才行,那麼慈禧支持他,慈禧就是靠山。其實不僅是慈禧,恭親王奕訢和醇親王奕譞這兩位皇叔也是李鴻章的靠山,因為這兩位都是洋務派的大腿。光緒這個熱血青年還是算了,只不過面子上要過得去。

《醇王閱師圖卷》,飛橋上穿黃馬褂三人中間是奕譞,兩邊分別是李鴻章和善慶。而且這次校閱南北洋水師給了奕譞極大的刺激,他不僅觀看水師演習,還跑到旅順機器局參觀,並和工人一塊吃飯。從此奕譞就大力支持海軍建設,成了李鴻章的鐵桿後臺,奕譞逝世之後李鴻章還命海軍給他降半旗致哀。

只不過翁同龢不這麼看,慈禧支持洋務,洋務派領袖是李鴻章,李鴻章又依靠慈禧,那麼李鴻章就是後黨大將。所以私仇再加上翁同龢所謂的政見不同,就導致翁同龢處處給李鴻章下絆子,上眼藥。其實這並不是李鴻章的悲哀,因為中國歷史一直都是這樣,能辦實事的鬥不過會耍嘴皮子的。

更可恨的是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把甲午戰爭作為扳倒李鴻章的手段,因為甲午戰爭陸軍先不說可,山頭眾多,淮軍、湘軍、鎮邊軍等多個山頭,海軍最起碼是李鴻章一手組建的吧,所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是比日本人更希望海軍失敗的。

而且海軍的最後時刻,清流想的不是如何去救援海軍,而是變著法的汙衊海軍以及海軍將領,比如說丁汝昌摟著妓女喝酒,海軍官兵在甲板上打露天炮,劉公島遍地煙管窯子等謠言都是從清流這出去的。而且海軍最後榮譽投降,其實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今天看來都沒什麼了不起,因為海軍官兵已經通過他們的戰鬥證明了他們的英勇和忠誠,但是在海軍還沒有覆滅的時候,汙衊海軍、藉機扳倒李鴻章得命題作文已經寫好並且掌握了話語權,因為清流有輿論優勢,而且這個話語權流毒至今。

幾乎全部戰死的海軍陸戰隊將士,傷員不願被俘受辱,用刺刀切腹自盡,而且他們被日軍稱為開戰以來最囂張的中國軍人。

所以,翁同龢的所作所為絕不是君子,所以說他罔讀聖賢書是沒錯的,因為聖賢從沒教導過政治鬥爭可以不顧國家大義,這一點張之洞和潘鼎新就做的不錯,因為兩人能為了國家放下私仇。翁同龢就沒有,他在國戰面前的表現絕不是聖賢教誨的,雖然他滿嘴仁義道德、忠君愛國,但是他終歸是一個被私仇佔據了所有思維的偽君子。只不過他並不是奸臣,雖然他是個道德婊、偽君子,但是他終歸還是忠於光緒,忠於大清的,這一點不能否定。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翁同龢不是奸臣,而是屬於清流,清流誤國,說的就是他。李鴻章心心念念,說明朝亡於言官,恐怕含沙射影之下,與他也不無關係。

翁同龢誤國,主要在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甲午海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徹底失敗。清朝之敗固然在於制度,但直接導火索卻是北洋艦隊技不如人,技不如人的直接原因就是翁同龢主管的戶部在軍備採購上卡李鴻章的脖子。而其中緣由卻是因為李鴻章和他的老師曾國藩參倒了翁同龢的哥哥,氣得翁同龢的父親一命嗚呼。為了一己私怨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翁同龢實在是沒有大臣之風。

第二個層面是戊戌變法,翁同龢以帝師之尊,不彌合小皇帝和太后的關係,反而在有意無意之下,搞出一個帝黨和後黨,團結一批言官和不那麼靠譜的維新派在光緒皇帝周圍。實際上,慈禧太后並不是反對維新,只是在意自己的權威,同時還要把握官場的平衡,翁同龢這樣做實際上是不利於維新事業的。

客觀來講,翁師傅的道德文章都是不錯的,但是在這兩件事上,他算得上是清流誤國、禍國殃民的典型了。


青年史學家


借用恭親王奕訢評價翁同龢一句話:此人居心叵測,怙勢弄權,聚九州之鐵,難鑄此大錯!此人雖有正氣,滿腹經綸,不貪不賄,但過於迂腐,兩任帝師結果如何,是文人誤國的典型,根本無法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李鴻章再不濟,也能弄點洋務,建個北洋水師,出事了能擦屁股,而翁同龢滿,嘴大義說漂亮話誰都會,但真正做了什麼實事?

圖為常熟翁同龢故居,綵衣堂。

舉幾個例子,光緒13年,李鴻章倡議修建從天津到通州的鐵路,醇親王奕譞支持,以翁同龢為首的大臣反對,理由是李鴻章有資敵擾民之嫌,其實真正理由是戶部錢款緊張,不可再興事,同年鄭州黃河決口,禮部尚書李鴻藻督辦河務要錢,翁同龢不給,結果李鴻藻因日久無功被革職,翁同龢把錢揣著幹嘛呢,給光緒大婚,給老佛爺修園子,當時的光緒大婚僅預算達400萬。

戊戌政變後,翁同龢被慈禧革職,並不敘用,圖為翁同龢蠟像。

清廷本就入不敷出,翁同龢跟李鴻章的私仇直接上升到國家層面,處處剋扣北洋水師的軍費,裝備更新換代的錢硬是被拿去修了園子,丁汝昌申請換幾個炮,翁同龢都不批。甲午一戰,李鴻章非常清楚根本不堪一擊,只能主和,而海軍經費移修頤和園的慈禧和翁同龢,不想留下昆明湖換了渤海的詬病,堅持主戰,結果全軍覆沒,北洋軍打到日本吉野號上的都是空炮,大清不亡誰亡。

1904年翁同龢死了,活75歲,圖為翁同龢墓。

再說戊戌變法,維新是他支持的,康有為那貨是他推薦的,《明定國是詔》是他草擬的,但是空變法實保守是他,反對康有為是他,滿腹猜忌的是他,變法開始就被罷免的官員也是他。翁同龢一生在皇帝邊上雖兢兢業業,但空有其位,碌碌而無為,是文人誤國的典型。


圖文繪歷史


翁同龢是道光年間兵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體仁閣大學士(位高權顯正一品)翁心存的兒子,咸豐六年一甲一名進士(狀元),不是奸臣!



選自《清史稿》:翁同龢做過陝西學政,累遷內閣學士。母憂服闋,起故官。曾上疏言:“變不虛生,遇災而懼。宜停不急之工,惜無名之費。開直臣忠諫之路,杜小人倖進之門。”:翁同龢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白,建議皇上要節約不必要的開支,多聽忠諫,遠小人。

翁同龢在光緒年間,先後擔任過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軍機大臣。前後充會試總裁、順天鄉試考官,兩蒙賜“壽”,加太子太保,賜雙眼花翎、紫韁。恩眷甚篤。

翁同龢與李鴻藻是晚清主戰派主要大臣,對待列強入侵說過:“寧增賠款,必不可割地。”

後來翁同龢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身份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是晚清的重臣,清流黨領袖人物之一,是支持光緒帝維新變法的主要大臣,是帝黨的首腦大臣之一。維新變法失敗後後被慈禧太后罷黜。

選自《清史稿》慈禧太后下達的硃諭:“翁同龢授讀以來,輔導無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東之役,信口侈陳,任意慫恿。辦理諸務,種種乖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陳變法,濫保非人,罪無可逭。事後追維,深堪痛恨!前令其開缺回籍,實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

據靜言觀史參考清史資料得出結論是:翁同龢這個狀元,光緒帝師,晚清重臣,在晚清內外交困,一堆爛攤子的實際情況下,相繼出現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胡林翼、沈保禎、駱秉章……眾多牛人,在這些牛人光環效果地映襯下,本來能力平庸,書生氣息濃厚的翁同龢,就顯得更一無是處了,其實不然,為官四十年,先後擔任過眾多要職,最後做到正一品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要比同為書生氣的紀曉嵐牛的多),翁同龢肯定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而且此人相當清廉,生活還要門生故吏接濟,可見翁同龢並不是奸臣!!


靜言讀史


翁同龢算不算奸臣,是典型的清官作惡,以道德楷模自居的翁同龢卻做了讓國家嚴重受損的事情,所以就有了現在如此負面的評價。

古代包括現在我們評價一個人,最主要的標準是道德,這一點紀曉嵐有個很精闢的評論,若不貪就是好官,那弄一個木頭人放在大堂上,不但不貪,連吃飯喝水都不用,那這個木頭豈不是最大的好官。

我們評價一個人,尤其是涉及到高官的時候,不能簡單的以是否貪作為評判的標準。

古法做官,結黨現象很普遍,翁同龢扣留北洋經費跟李鴻章避戰是一個道理,都沒有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小團體的利益放下了第一位。這也是黨政帶來的惡果,翁同龢看李鴻章就是不順眼,處處作對,其結果就是葬送了大清朝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

總結一句就是,翁同龢舊時代典型的儒家官僚,在甲午戰敗的具體問題上,李鴻章罪過第一,翁同龢第二。



昭烈名臣


翁同龢到底算不算奸臣,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翁同龢,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第三子,咸豐六年(1856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後追諡文恭。

當甲午戰爭戰敗的陰雲席捲大清朝廷,落魄的光緒帝此時已失去了方向,然而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伯父——恭親王奕欣。光緒帝來到他的床前,輕輕地問道:“恭王以為,翁同龢如何?”恭親王聞後老淚縱橫,托起病重的身軀,攢足了氣力對光緒帝說到: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人!……

翁同龢,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所做作為該如何評價?

“剛正不阿,大清正臣”的清流人設

話說,江南的翁家,可是晚清時期典型的名門望族,翁同龢的父親翁心存就曾是咸豐和同治的老師,翁同龢也沒有給父親丟臉,咸豐6年考中了狀元。

在自身的努力和父親的提攜下一路高歌,先後擔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工部尚書、軍機大臣,直至進入朝廷決策的中樞位置。擔任同治,光緒的老師,讓他成為光緒身邊最近的權臣,行宰相之職。

翁同龢給自己一步步建立起“剛正不阿,大清正臣”的清流人設。在擔任刑部要職期間,頂著地方官僚權貴的壓力,將震驚全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翻案成功;任軍機大臣期間,嚴肅處理了雲南軍費報銷舞弊案,在中法越南交涉案上維護了朝廷的利益。他的所作所為贏得了當時朝堂上下的一致認可,甚至光緒帝都認為他是大清之楷模,朝廷之典範。

然而,當大清的國運被外來勢力摧殘,變的風雨搖擺時,當朝廷需要變革另覓生路時,翁同龢,這位咸豐年間的狀元,卻表現出了他的迂腐,甚至自私,將自己之前經營起來的能臣、正臣人設全部撕毀。

人設崩塌之——掣肘海軍建設

人設崩塌之——看不清大局,外帶“公報私仇”

翁同龢之所以對北洋海軍處處掣肘,是因為他和李鴻章處在政見的對立面——翁同龢是“帝黨”集團的代表,而李鴻章的背後卻是“後黨”。當慈禧太后決定將權利交由光緒皇帝,自己回頤和園頤養天年時,翁同龢便明白,這是他權利得以最大化的時機,也是削弱以李鴻章為首的後黨集團的絕佳時機。同時也能了結他與李鴻章的私人恩怨。

人設崩塌之——立清流之名,行結黨營私

翁同龢在追逐權利中,慢慢走上了東林黨的老路——高舉仁義道德,立清流形象,背後卻幹著結黨營私,網羅言官的勾當。翁同龢逐漸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強硬的政治主張,他們在面對外交關係和異己的問題上保持異常的統一。

人設崩塌之——為排異己,朝局不顧

翁同龢最醜陋的嘴臉是在甲午戰爭戰敗後。當日本政府指名道姓要李鴻章赴日本簽署協議,在臨行前,光緒帝問李鴻章“如何與日本議和”時,李鴻章難為地回答道:“割地之說不敢擔承,假如佔地索銀,亦殊難措,戶部恐無此款。”翁同龢此時接過話茬:“但得辦到不割地,則多償當努力。”

什麼意思?只要能不賠地,要多少錢戶部都給你籌齊嘍。

當初李鴻章請求戶部撥款北洋水師建設,翁以餉力受挫為由斷然拒絕。而現在落得喪權辱國時,卻有骨氣說出“錢沒問題”的保證,奸人嘴臉真是暴露無疑。如果在當初,不以權黨之爭為主,不以家族恩怨為主,加強國之海防,將個人恩怨與慾望拋棄,全力輔佐大廈將傾的大清,即使不能力挽狂瀾,但卻能在後世留有清譽,讓後人瞻仰。

或許,在翁同龢的心裡並沒有奸臣之心,但卻行著奸臣之實;雖身居高位,但卻家國不分。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作為朝廷重臣,懷柔家國天下的慷慨情懷,更沒有那種摒棄前嫌,為國獻力的高尚精神。縱觀翁的一生,如果用一個詞概括,“奸臣”有些言過,“誤國之臣”些許中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