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看了這篇你就全都明白了

每個人都有'上火'的經歷,比如吃了上火的食物後口舌生瘡、大便乾結,口臭便臭出汗,還有肝火旺的人脾氣急躁、內熱大,久病之人'陰虛火旺'等。

中醫將'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的治療是用清熱、降火的瀉法,虛火則是用補法。

只要是實火,現在中醫最常用的各種清熱、解毒、降火的藥和西醫的消炎藥都是對症的,連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現在單純有實火的人已是越來越少了,多數都是虛火。

《黃帝內經》裡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裡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症、熱病,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質上就是寒的體質。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看了這篇你就全都明白了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

身體內的寒溼重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傷腎傷脾,引起腎陽脾陽不足、腎氣虛,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脾氣虛,造成直接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拉大便會看到便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時間久了,光吃不長,血液虧虛。

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水是灌溉、滋潤全身的,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一樣,身體會幹燥。臟器也是一樣,每個臟器都需要工作、運動,這種運動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易摩擦生熱。

最典型的是肝臟,肝臟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水生木,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如果給肝臟足夠的水,讓肝臟始終保持溼潤的狀態,它就不可能幹燥,就不會有火。

還有頭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為火是升發的,所以虛火一定要漂浮在頭部的,而很多人能感覺到上熱下寒,造成失眠。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看了這篇你就全都明白了

因為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腎陽不足、腎氣虛時髓海就空虛,遠端的頭部首先出現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應的就是乾燥的症狀,如眼睛乾澀、口乾、舌燥、咽乾、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器官,較容易受細菌的感染。

當頸部及頭面部的血液供應減少後,這裡的免疫功能就下降,會出現各種不適,這樣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體炎、中耳炎的概率就會增加。又由於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各種炎症很難治癒,就會反反覆覆發作,成為各種長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對於虛火,普遍存在,現在上火絕大多數是虛熱居多,當然也有實熱,還有虛實並存的。當大量寒溼正悄然進入你體內,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真正的腎火就守不住,往頭面部跑,寒溼越重,虛火就越來越大。而如果錯誤的採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虛火,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而當有虛熱干擾時,除了上面所說的症狀,還會出現入睡慢,睡覺質量差易醒,容易被嚇到,多夢甚至夢話,大便幹色黑,小便清長夜尿多,動則汗出(冷汗),感冒總是連發扁桃體腫大甚至腺樣體腫大,中耳炎,牙周炎,反覆性口腔潰瘍等等。

當現代人不分季節大量誤吃各種寒涼的瓜果蔬菜後,當人們在夏季長期使用空調後,當女士們為了顯示身材儘量少穿衣服後,大量寒溼正悄然進入體內,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虛火就越來越大。

而目前普遍都採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實際上,這是沒有對症治療。可如果要去掉身體內的寒溼,要補腎,用的都是溫熱的食物。

溫熱療法,這難道不是火上澆油嗎?

確實,有虛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虛不受補”,但這種補不得的狀況只是一種假象。

身體內寒溼重還極易造成經絡不通,散熱困難,容易感到悶熱、燥熱。

與老人相比,孩子的經絡通暢,散熱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熱的,大熱天裡照樣在太陽底下玩耍。而老人經絡不通暢,不易出汗,熱散不掉就悶在身體內,人就很難受、煩躁,只有吃了冰涼的食品才感覺體內舒暢些。

當然這種經絡不通引起的身體燥熱已不只在老年人中出現了,現在的人們普遍貪涼,運動又少,自然就會造成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變緩,從而極易導致經絡的淤堵,經絡淤堵帶給人的就是身體出現的各種疼痛,以及皮膚上長痘、長斑。

看看周圍的人,有幾個能說自己很健康,從沒有過腰痠背痛、腿痛胳膊痛的?

再看看周圍人的皮膚,又有幾個色澤明亮、富有彈性、不長斑、不長痘的?

這些都是和長期貪涼有關的。

經常運動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只要運動開了,出汗了,就會感到身體內的燥熱自然消失了,渾身輕鬆了,心情舒暢了,這是因為運動後體溫明顯升高,血液循環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溼的同時也能帶走了虛火、疏通經絡。這就是為什麼多數運動員性格開朗的原因。

運動後不再鬱悶了,再注意營養的補充,就不會患上抑鬱症。現在的人普遍貪涼,大量吃著寒涼的食物還覺得燥熱,是腎氣虛弱、經絡不通造成的。燥熱則會進一步貪涼,就更加重了血管、經絡的收縮、淤堵,這樣就進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看了這篇你就全都明白了

寒溼重時表現的症狀

1、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溼越重。

2、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溼。

3、反覆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4、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

5、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7、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

8、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9、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10、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11、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12、長溼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

13、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14、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15、四肢關節疼痛、頸肩痠痛、肩周炎、腰痠背痛等症狀,代表體內有寒溼。

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溼越重。

祛寒溼的方法

1、艾灸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看了這篇你就全都明白了

艾灸最初主要是用於治療寒症的。 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用這種艾灼療法治療“藏寒生滿病”是頗有療效的,以後逐漸發展為治療全身不同性質的多種疾病。

艾灸的熱力和藥效可以直接作用用病灶處,把寒溼排出去。艾灸時,若灸出水來(溼乎乎的),或者水泡,也說明體內寒溼比較重,堅持艾灸一段時間就好轉了。俗話講,寒溼一除,百病消!

【灸療取穴:太溪、血海、足三里、三陰交、湧泉】

艾灸方法:可用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用艾條懸灸每穴施灸10-20分鐘,用艾灸儀灸每穴施灸30-50分鐘。

2、揉臍法

揉臍具有簡單易學,直接作用於病根(腹部是寒溼集聚地),容易堅持等特點,長期堅持會健康長壽,體力充盈! 

3、拍打拉筋

針對由於受寒溼引起的腰腿疼等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拍打可以直接快速排出體內的垃圾以及寒溼氣。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