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春天都幹什麼,在你們故鄉還有這些風俗嗎?

春天

春天,代表著溫暖、生長和希望,傳統的春天是指24節氣中

立春到立夏的時光,即天干地支紀年。

按照地理科學上的劃分,春季又指的是春分到夏至,是太陽光線直射赤道至直射北迴歸線的時間,是北半球的氣溫逐漸升高,白晝逐漸變長的過程。

古人春天都幹什麼,在你們故鄉還有這些風俗嗎?

地理上的四季的劃分,是依據太陽的直射變化。

春天萬物復甦,大地開始欣欣向榮,人們脫去厚厚的棉衣,爭相走出戶外,呼吸新鮮空氣,看百花盛開,挖野菜,放風箏,等等。那麼古人春天干什麼?我們姑且來看一看宋代。

立春

鞭春: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無論是皇宮,還是府縣,人們都會找來一頭牛給他打扮一番,這頭牛叫做春牛,然後用紅綠彩鞭鞭打它,也叫打春。這一天最熱賣的商品是一種小春牛的玩具,家家戶戶都會購買。

古人春天都幹什麼,在你們故鄉還有這些風俗嗎?

鞭春

掛春幡:用繒絹剪成的綵帶,立春時,將他們掛在樹梢。

戴幡勝:人們用金銀箔、彩絹製作的小禮物,或者小旗子,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上,用來慶祝春天的到來。立春時節,人們會互相贈送幡勝;每年立春皇帝也會給宰相、親王和百官賞賜幡勝。

看百戲:就是看雜耍,每到立春時節,街頭到處都有表演雜技的,引得群眾留戀觀看。

上巳節

農曆三月三,人們有水邊宴飲、郊外遊春的風俗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杜甫也有詩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每到上巳節,男女老少都會去郊外踏青,總會在有水的地方“野餐”一番,玩“曲水流觴”的遊戲:人們坐在小河的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留在誰的面前,誰就喝一杯酒。

古人春天都幹什麼,在你們故鄉還有這些風俗嗎?

曲水流觴

除了踏青、賞春、宴飲,人們還會在水邊舉行“修禊”:避災趨吉的祭祀祈福活動,渴望一年如春天般花開朵朵、好運連連。各處道觀也都設壇祈福,達官貴要、黎民百姓爭相前往,或焚香祈願,或獻花祈福。

春闈大考

三月上旬,全國各地的士子齊聚京城(科舉考試的地方),參加考試(禮部省試)。光考生就有上萬人,一時間賓館、酒舍、歌館、青樓、煙柳花巷人頭攢動,人家門賺得是盆滿缽滿。歌姬們也都眼睛雪亮期盼找個窮書生接盤。

十年寒窗苦讀,一旦科舉成功,立馬命運翻轉,考中舉人的便可以進入官僚體系,從此衣食無憂。

在春闈大考中奪魁者,變可以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若是進士及第,不僅可以光耀門楣,也可以從此顯貴。

寒食節

寒食節,是春天裡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在古代,每年的元宵節、寒食節和冬至全國都會放假7七天,一般是節日的前三天和後四天。

每到寒食節,人們都穿上新衣服,開始聚會、遊玩。在北宋,每到寒食節,開封府就會下令讓群眾縱情“關撲”三天。“關撲”是一種賭博遊戲,各種物品,如珍玉奇玩、彩段布匹、茶酒器物、車房房產、歌姬舞女都可估定價錢用於關撲,人們可以光明正大聚眾賭博三天。

古人春天都幹什麼,在你們故鄉還有這些風俗嗎?

關撲

寒食節當天人們,家家戶戶都會把柳條插在門上,叫做“明眼”,未到15歲的姑娘和20歲的男孩子也會在頭上插柳條,到了15歲的女孩則要把頭髮盤起來,皇宮裡還會舉行“燧木取火”的遊戲,太監們用榆木轉火,第一個轉出來火的,會被賞賜金碗一個、絹三匹。皇帝會賞給臣僚巨型蠟燭,寓意大家“轉燧該火”。

夜裡,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貧窮人家都走向街頭,逛街遊玩,觀看或者進行“關撲”,逛舞場、歌館,或者到飯店裡吃喝。

清明節

當天所有的人都會到郊外掃墓祭祖,抒發對先人們的思念和敬意,但他們並沒有沉浸在哀思和傷悲中,人們反而愉快的在郊外野餐。有人在奇花異木中聚會喝酒,有人在湖泊上的花船上歌舞笙簫。

南宋西湖邊上游人如織,人們醉酒貪歡,忘卻時光飛逝。從晚霞照水一直到月掛柳梢,歡歌笑語不絕於耳,夜深了,男人們才騎著雕鞍大馬,女人們才坐著花轎戀戀不捨的回家。

蝶戀花 春景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古人春天都幹什麼,在你們故鄉還有這些風俗嗎?

鞦韆美人

這是蘇軾為數不多的一首婉約詞,描繪了春天裡女人盪鞦韆的場景,畫面豐饒,哲理高雅。

每到春天,杏花掛滿枝頭如錦繡一般,芳草萋萋,鶯歌燕舞,日光溫暖不灼熱,古代的人們總會走出房間尋訪春色,或踏青賞花,或春遊宴樂。女人們在鞦韆上歡聲笑語,男人們在蹴鞠場上矯健如飛;花瓣落於酒杯,蜜蜂追於香車,古人總是懂得光陰的短暫和美好,能及時行樂於時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