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45章請靚 要點

《道德經》 第45章的要點是:

《道德經》第45章請靚 要點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成,就是修道有成;缺,即不足之處。老子說,大德之人,即使是修道有成,也總要顯現出一些不足之處,但他的影響不會消減。

大德之人,修道有成,但不會驕傲自滿,目空一切,總要查找自己的不足之處,繼續努力,繼續進取。所以,大德之人總是深孚眾望,在社會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引領風氣之先,即使有一些不足之處,他的影響也不會消減。

(2)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盈,就是功德圓滿;衝,即空虛,缺點失誤。老子說,大德之人,即使是功德圓滿,也總要顯現出一些缺點失誤,但他的作用不會窮盡。

大德之人,功德圓滿,但不會唯我獨尊,夜郎自大,總要查找自己的缺點失誤,加以糾正。所以,大德之人總是德高望重,在民眾中有著很大的感召力,引領風氣之先,即使是有一些缺點失誤,他的作用也不會窮盡。

(3)大直若屈:大直,就是正知正見;屈,即善巧方便。老子說,大德之人,具有正知正見,解說經典,總要採用一些善巧方便,隨順眾生,把經典解說得通俗易懂。但在一般人看來,他的解說好像不到位,甚至認為他解說錯了,這就是大直若屈。

(4)大巧若拙:大巧,最高智慧;拙,就是古樸。老子說,大德之人,具有最高智慧,他的行事風格不同於常人,有點古樸,一般人看來,就好像是拙笨。比如說有些人的書法,年輕時劍拔弩張,鋒芒畢露,老來風格一變,刪繁就簡,蒼拙古樸,這就是大巧若拙。

(5)大辯若訥:大辯,最大的辯才;訥,就是少言寡語。老子說,大德之人,是最大的辯才,他少言慎言不說妄言,不與人爭,不與人辯,不辯才是大辯,大辯者不辯,這就是大辯若訥。

(6)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安靜能夠戰勝浮躁,冷靜能夠戰勝狂熱,清靜無為才是天下的正道。

老子在第26章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講安靜可以對治浮躁,本章再講安靜能夠戰勝浮躁,老子兩次講浮躁,說明浮躁問題的嚴重。現在社會上存在著浮躁之風,老學圈充斥著浮躁之氣。浮躁只會壞事,不能成事。修道,要去浮躁之氣,靜下心來,耐得了寂寞,受得了孤獨,蒲團要坐十年冷,方可成道。

老子在第37章說”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講天下回歸正道的問題,本章再講清靜無為才是天下的正道,老子兩次講天下正道,說明對天下正道的重視。2020年是老子年!大災過後,道德重建,人類將出現新覺醒、新組合、新超越、新淨化,人類將迎來精神文明的新時代,天下將回歸清靜無為的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