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来源丨南京观察(ID:nanjinggancha)

今天上午,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上,包括书记和市长在内的所有与会人员,均摘掉了口罩,自由呼吸。

从现场图片可以看出,该会议厅较为开阔,与会人员间隔较大,对面人员间距超过3米,横向间隔有1米。

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南京日报 崔晓摄

几乎是同一时间,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博物馆有序恢复开放、园林绿化行业恢复生产、城市交通出行保障相关情况。前来参会的相关部门发言人戴着口罩相继入场,落座后,随即当着一大屋子媒体记者的面,取下口罩。

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面对记者们的提问,发布会主持人也直言不讳,正面回应,“根据疫情变化总体情况,从今天发布会起,发布人员不再佩戴口罩。”他表示,3月20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还将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届时发布人员也将不佩戴口罩。

梳理近期报道不难发现,这已经不是南京市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次公开摘掉口罩。

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南京江北新区领导在揭牌仪式上

3月10日下午,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管委会揭牌仪式上,南京江北新区领导出席活动时,已摘下口罩。

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3月12日上午,宁杭合作试验区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项目开工。开工仪式现场,台上包括南京相关市领导、省市部门领导,溧水区四套班子领导在内,所有人也都摘下口罩。 党政领导在公共场合频频摘掉口罩示人,南京要传递出来的信号十分强烈:鉴于南京当前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南京人已经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有选择性地摘掉口罩。看得出南京全域作为低风险区域,正在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对公众科学戴口罩作出指引。

《通知》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普通公众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可以不带口罩。

而在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中,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的情况下,建议戴口罩。

引导公众摘掉口罩,南京有底气。底气何来?

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3月4日,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全域被划为低风险地区。

南京市确诊的93例患者已于3月9号前全部出院,且全市连续2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针对近来不断严峻的新情况——境外人员输入性疫情风险,南京也有举措。2月25日以来通过禄口机场国际航班入境的中外人员,均已落实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措施。通过严把南京口岸入境关、其他口岸入境前移关、涉外单位和社区排摸关,南京目前未发现境外输入病例

这是市民关心的,也是所期待的。最近两周,南京天气大好,不少人脱下冬衣,外出踏青赏花。在新街口、河西金鹰、夫子庙等商圈,餐厅也陆续开业。春暖花开时,呼吸新鲜空气,沐浴温暖阳光,玩累了,去美食广场大快朵颐一顿,多好。

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但戴在脸上的口罩,影响了不少市民的赏春和逛街体验。“什么时候能摘掉口罩啊?”这是当下除了湖北等重点疫区外,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电视里跳出的数据一天天减少,“0”早已刷屏多日,疫情正在持续向好,但毕竟经历了两个月的严密防护,不少市民的心理仍然紧绷,不敢随随便便“脱下防护”。

出门采访发现,外出人群几乎绝大多数依然佩戴着口罩。到了基层社区,原本未戴口罩的受访者看到记者前来,也下意识从办公桌拿起口罩戴上后才开始交流。

可以感觉到,对方并非对记者本人有所忌惮,而是出于尊重,怕记者介意,才戴上了口罩。

又见南京领导带头,摘口罩

养成戴口罩的习惯是个过程,摘口罩也需要慢慢来。

前几日在湖南路商圈,一位市民表示,她和家人都在等一个权威声音出来,或是专业机构,或是医学专家,或是靠谱的大数据,告诉他们:可以摘掉口罩。

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初,政府、专家、媒体合力劝公众待在家里不要出来,出来了也要戴口罩,这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疫情形势正不断明朗,3月18日,湖北全境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现有疑似病例均为“零”

这种时候,需要当初那些人再次站出来,用科学依据和坚定表态,给公众信心,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显然,南京正在努力。

(温馨提示:谨记科学指南,在人员密集场所,仍要佩戴口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