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北方人吃麵都喜歡就著蒜瓣,而有些南方人就接受不了呢?

強萍思思


吃麵就蒜,可以說是部分北方人的標配,也是長期以來生活習慣延續的結果。

北方冬季普遍寒冷乾燥,在蔬菜大棚未普及之前,應季蔬菜極少,過去又運輸不便,只能種什麼吃什麼,人們形成了食物粗獷、不拘小節的特點。大蒜性溫辛辣,食之不上火,是很好的佐味品,還具有殺菌消炎、調節血糖、保護肝臟及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動脈硬化等作用,又便於儲存、食用方便。吃麵時咬口大蒜,辛辣味頃刻從舌尖向外擴散,喚醒了味蕾、刺激了食慾,恨不得趕快扒拉幾口麵條緩和辣味,同時腦門冒汗,增加了熱量,驅走了寒冷。在北方農村,熱面、熱菜還不當緊,倘若拌涼菜、吃剩麵條,大蔥、大蒜必不可少。

南方人以米飯為主,炒菜時,蔥薑蒜也經常使用,不同的是,一般不習慣生蔥、生蒜。一是南方人涼菜吃的少,生蒜更適合涼拌菜、就涼麵;二是南方應季蔬菜多,菜餚豐盛,人們口味清淡,注重食物的本味,不喜歡辛辣刺激佐料;三是南方人與人交往,更注重個人形象,吃過生蔥生蒜畢竟口氣較大,好吃不好聞。


北大屠夫陸步軒


我是個正宗的東北人,曾在南方生活多年。對於這個問題,據我的觀察和分析,有地域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北方,尤其是東北氣溫都偏低,不利於細菌的生長;而南方一年四季都是高溫的,細菌很容易滋長。所以,在東北,小時候我經常和大人一起打飯包吃,就是用白菜葉子,配上辣椒醬,炒菜,一般是土豆泥或者土豆絲,再或者就是大蔥和香菜撕碎,拌上東北的大醬,也可以放肉絲啥的,包括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吃這個的,很好吃。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蘸醬菜,黃瓜,水蘿蔔,小白菜,大蔥,香菜,青辣椒……南方人,尤其是廣東那邊的人,都不喜歡吃生的菜,最多就是黃瓜和西紅柿。

記得剛到廣東時,我下班後回宿舍,一邊吃泡麵,一邊吃大蒜瓣,被剛剛下班回宿舍的幾個廣東妹子看到了,她們就好像看到了外星人一樣,驚呼著圍到我身邊好奇的左看右看,你竟然吃生蒜啊,不辣嗎?乾淨的嗎?肚子不會生蟲子啊😅?我就反問她們吃大蒜有啥,況且大蒜還有消毒殺菌的功效,我在家還吃大蔥的,大白菜,還吃大醬,怎麼,你們都沒見過的吧😜

但是在南方生活久了,慢慢的,可能也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南方比較溼熱,也不怎麼吃生的、辣的東西了,尤其是生蒜、大蔥之類的,除非是做涼拌菜,一般都不單獨吃了。反而迷上了廣東的老火靚湯,真的是很好喝~😘



moly墨者墨


山東人,我爸的三絕,嚼著大蔥,蘸著蒜泥,喝著辣酒。老一輩人更加嗜辣,反正我是接受不了。但是單獨吃大蔥,或者吃蒜瓣,我還是經常吃的,特別在吃包子,吃麵條,吃水餃的時候,蒜瓣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我沒怎麼留意過,因為吃的麵條比較雜,最多的就是蘭州拉麵,炸醬麵之類,什麼安徽的板面也經常吃,但是山東本地的麵條很少吃,不出名嘛。後來我特意研究了一下本地的麵條,特別是濰坊地區的,發現基本上都有一個特點,蒜泥是必不可少的調味料。

像濰坊的大蝦面,肉丸子面,春面等等,都少不了蒜泥。

那麼蒜泥的作用是什麼呢?開胃解膩,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而且跟蒜搭配的一般也都是麵食類的食品,例如麵條,包子,水餃等,特別是吃肉包的時候,來上一瓣蒜,別提多舒服了。

而南方主食為米飯,和蒜瓣搭配就找不到感覺,且南方喜甜食,包子,饅頭啊都是甜的,甜性也不適合跟蒜搭配,所以蒜在南方人的眼裡是一味不足道的調味料,至於吃麵條,也自然沒有吃蒜的習慣。

我相信,要是讓一個南方人來北方生活,特別是城鄉結合部,每天吃北方的饅頭,大包子,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就會發現蒜瓣的妙用。

真香!


山東味兒


為什麼大多數北方人吃麵都喜歡就著蒜瓣,而有些南方人就接受不了呢?

我感覺這就純粹是飲食習慣的問題。我是北方人,而且是隻認為面是主食的北方人,尤其喜歡吃炒麵,經常自己開發一些“稀奇古怪”的炒麵,但炒麵再怎麼奇怪我都必須配生蒜,特別是喜歡吃老家的“紅皮蒜”(我們那兒蒜分“紅皮蒜”和“白皮蒜”,“紅皮蒜”味道大,偏辣一些),我感覺沒有蒜搭配的炒麵是沒有靈魂的,即便炒麵放了小米椒我都感覺吃的時候也得配蒜才算是完美。

南方人認為我們吃生蒜,生蔥奇怪是因為他們認為蒜和蔥就是調料,而且吧因為我在杭州呆過一年知道很多南方的蔥、蒜和我們北方的根本就不是一個味道。


再說一個去年我在成都開店時候的事,那會兒經常有個東北大哥來吃冒菜,當然這都很正常,不過重點是他每次吃冒菜都會跟我要大蒜,那會讓店裡只有蒜米,我怕他吃不爽都會去隔壁店裡給他借帶皮的蒜,店裡的員工都感覺很好奇,只有我感覺他吃冒菜就大蒜很正常,哈哈。


小花生蜀黍


這個問題好,我特意研究過,我是南方人,當初不明白為什麼北方人吃麵伴大蒜,吃餅卷大蔥,很不理解大蒜那麼辣而且刺激,大蔥那麼嗆,怎麼就吃得很爽,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孤陋寡聞沒見識。

1,刺激的味道就像辣椒和芥末,感覺很難吃,但喜歡的人,吃起來特爽,沒它估計都下不了飯,所以吃大蒜大蔥,也屬於這個範疇,刺激殺口得勁。

2,其實南方北方的很多蔬菜即使同種但味道差別很大,如南方的茴香菜特殊的香味濃而不烈,北方卻濃郁帶著八角味。所以北方的大蔥吃起來雖然有點嗆口,但卻帶著一絲甜味,捲餅吃剛剛好。


Eray123


放屁,不知道就別說,蒜一股臭味,南方喜愛生薑,醬油,不喜醋,第二誤區,南方不喜甜食,南北方沿海一帶的人都喜歡吃甜食,南方人不喜面,南方主食米食,輔食米粉,米炸食物,三誤區,南方愛吃辣,除兩廣海南不喜辣,北方不喜辣,不愛生薑和醬油,只喜蔥蒜醋,北方越北越愛吃甜食,北方人炒菜愛喜放糖,煮飯也愛放糖,南方則不是,炒菜煮飯放糖在南方被認為神經病傻逼,南方人炒菜愛放蔥姜醬油雞精鹽辣椒花椒胡椒粉八角肥等各種佐料香料,四誤區,北方人永遠不懂南方人,南方主食除水稻,還有青稞粟,北方主食小麥(麵食),要南方人去北方不可能,北方人來南方川渝湘贛鄂貴雲藏青就知道了,北方人永遠都是瞎說,刷存在感,五,北方人吃不慣米食,就像南方人吃不慣麵食一樣,北方人喜歡吃半生不熟食,南方人喜歡吃熟食,所以小編不知道別瞎說,別在這刷存在感,南方人只對東北和河北感興趣,對其他北方沒興趣,因為東北和河北吃米食,所以放棄你的宣傳,屁都都不懂,別在這刷存在感……


學學String


吃麵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麵食的北方和大蒜的搭配 ,至理至深,喜歡麵食的人大部分對蒜的情節深遠。

大蒜有一種神奇的味道,恰好能讓面的口感繼讀昇華,對於入口的辣感這是被迫,但提升的節奏是帶動後續的精華,有文章說大蒜必須拍爛在空氣中氧化,大蒜素才可以對身體有益,大蒜素具有免疫增強,抗癌作用以致現在有時在家裡可以,但在外面沒人給拍蒜,所以直接生蒜還是繼續著這習慣。

有人喜歡自然有人不喜歡,但也不影響喜歡的人對它的衷愛!來吧試一下大蒜的神奇,說不定你就愛上了它^0^





盛世風格


關於這點,我一個南方人要給北方人:特別是東北人一個大大的贊。大蒜籽可以說是食物鏈中的百搭,至於它的好處你去百度下就知道了,如果你敢象北方人那樣去實踐,它的優越性很快就能體驗到你身上。適度地去吃點生蒜籽有百益無一害。我們都說北方人身村高大,體形健壯,絕是有來由的。要想長成那樣,除了遺傳,氣候,環境,我覺得就是吃進的食物了。蒜可開胃順氣,尤其殺毒殺菌功能了得,北方人胃之健康,蒜籽功不所沒。趁這機會給大家提供個秘方,也算造福天下。用大蒜子二兩搗泥,加9度米醋浸泡,用其汁治腳氣病最是有效。具體點將絲袿用醋蒜汁漫透,夏天時用直接穿在腳上,堅持大約一週,頂多半月,腳氣便無蹤無影,勝過各種中西藥店各種膏藥,凡用之人,無一失效。薦您也可一試。還有,臉上無名腫塊,在局部剛起時,直接用蒜汁擦之,睡一晚,也無影無蹤。見過此方的朋友,算是有緣,但願只就此亊您遠離醫院醫生,讓他們多點休息時間,您少點痛苦,少花點銀兩去改善其他方面生活,善莫大焉!


Xiuxing369


我不知道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是什麼心態?不就是個飲食習慣的問題嗎?分什麼南北?歐洲是因為分為幾十個國家,又有上千年的(我是不是算多了)恩怨情仇,才彼此調侃和攻擊。咱們是一個國家啊,地不分南北 ,人不分老幼,都是中國人都是一家人,分什麼彼此。難道你在家宴時會因為老公公吃大蒜嘲笑他嗎?難道你會因為丈母孃愛吃魚腥草鄙視她嗎?都是敵對勢力在挑起內部矛盾。他人自紛擾,我自樂逍遙,真正的明白人不會為其所動,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挑撥去吧。另外多加一句,東北人是我見過最為別人著想的人,上海人是我見過最講體面的人,都沒錯,都講究,溝通不夠。如有不同意見,請發表,我虛心接受。謝謝!


楠腔北調637


希望這種靠挑起地域黑無聊無腦的"提問者"早點去領人生最後一盒飯。如果沒有真本事,盡琢磨些歪門邪道,會遭天譴!其實,北方人,真的不願搞這些唇槍舌劍,更不願意張長李短,沉默,是一個區域從歷史賦予的性格特徵,只希望有些地方的人"高抬貴手",我們願意每天虔誠讚美你們:你們,高大英俊,你們,不電信詐騙,不坑繃拐騙,你們,不偷孩子,不拐賣婦女兒童,不吃死貓爛狗果子狸,你們嬌貴,不吃大蒜,吃一口就沒命,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