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祕密小道

宣化拱極樓,赤城獨石口,北京密雲古北口,是拱衛京城重點要塞,有“神京屏翰”, “京師鎖鑰”之稱,是中原地區通往蒙古草原和松遼平原咽喉,赤城獨石口處長城沿線最北端,是北塞外之絕塞。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赤城是貧困縣,只開發了部分旅遊資源,赤城是圍繞北京的13縣區之一,歸屬北京已成定局。


燕長城經張家口東北至內蒙多倫和獨石口等地,東漢為防止匈奴的殺伐,光武帝劉秀放棄今赤城縣南部雕鄂一帶,將吏民六萬餘口,遣散在塞內居庸、懷來等地,使獨石口第一次成為孤懸絕塞。

元朝大統一,忽必烈命劉秉忠在內蒙藍旗建開平城, 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即位,後又在燕京建大都,並實行了兩都制,1368年元順帝退回草原大漠,百年時間裡,元朝政權和皇家貴族,在上都和大都巡幸,辦理公務。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輦路和驛路,都是蒙元皇家貴族所走之路,東路和西路是百官騎馬和後勤車隊走的路,東去西回,不走回頭路。


每年九月至次年三月皇帝住大都,其餘時間,駐草原上都,並開闢出由上都到大都的皇輦路,也叫縉雲路,這條路只能皇親國戚及察哈爾禁軍和重臣行走,輦路兩旁50裡之內,不準遊牧墾植。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荒山野道古長城,曾是蒙古皇家秘密通道,歷史要拿史料說話。


當年,成吉思汗將滅掉國家的寶藏洗劫一空,臣服的國家貢獻的寶物,堆積如山,成吉思汗賞賜嬪妃時,拿不動為止。元朝昌盛,萬國來賀,使臣攜帶的珍寶名器,不計其數,現在了無蹤跡。

忽必烈的靈柩及後世元代帝王,都是出獨石口前往起輦谷,蒙古帝王秘葬之謎,史書不可能記載,有說,護送元朝帝王靈柩的察哈爾禁軍,沒有回到京城,只有皇族權高位重的近臣和皇家老奴回到京城,來返達兩個月之久。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曾經的雄關漫道,如今更顯蒼桑,原貌留在史冊裡。


蒙古黃金家族的墓地叫起輦谷,現在在外蒙肯特山一帶,幾百年來,無數冒險家探險家,試圖尋找成吉思汗寶藏,至今沒有結果,有人猜想,應該在赤城大山裡,也就是說,在蒙元皇家輦路之間。

明朝永樂朱棣帝北征韃靼,都是從獨石口出關,直搗北元腹地,並在獨石口檢閱部隊犒勞將士,使獨石口成為扼守京城、保護明代帝王陵寢的塞北要塞,朱棣帝西征瓦刺,是從張家口萬全經野狐嶺進入蒙古草原。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唐朝風格的遼塔,唐朝時赤城是奚國所在地,後來遼國吞併了半耕半牧的奚國,奚國製作了胡琴和勒勒車


土木之變後, 1430年明宣德年"棄地三百餘里,遂失灤河龍崗之險",將開平衛治所遷徙獨石,使獨石口再次成為北塞外絕塞,成為對抗蒙古騎兵的要衝塞口。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漢地城池,都有衙門、城隍、衙門管人間,城隍管陰間,也有教化善化的文昌閣或文廟。


清朝康熙帝征剿噶爾丹時,從張家口出關,由此帶動了晉商集團隨徵行商的勢頭,開闢張家口通往庫倫和科布多的大商道,也就是張庫大道,有一次康熙帝從獨石口駐蹕出關,並留詩一首。

康熙御製詩《過獨石口》:

關名獨石插遙天,路繞青冥絕嶂懸。

翠壁千尋標九塞,黃雲萬疊護三邊。

霓旌曉度長城月,毳帳春回大漠煙。

總為民生勤戰伐,不辭籌劃在中權。

元朝扈從詩虞集《赤城館》:“雷起龍門山,雨灑赤城觀。蕭騷山木高,浩蕩塵路斷。”胡助《赤城》:“山石似丹堊,赤城因得名。土異產靈瑞,永宜奉天明。市廛集商賈,有驛通上京”。赤城不僅是塞外絕塞,也是古商道。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元朝扈從詩是漢家文人墨客追隨元朝皇帝巡幸兩都時寫的詩歌,也有色目人、蒙古人漢化後寫的詩歌。


當年,元王朝皇家秘密輦路叫縉雲路,縉是現在北京延慶,古縉雲氏所居,是黃帝的古老氏族,雲是雲州,也就是現在的赤城,上古時是蚩尤的居住地,炎帝是山西高平人,張家口涿鹿是華夏三祖角逐的古戰場,有人推測,蚩尤也是馬背民族,懷來礬山有蚩尤冢。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明代邊關驍將倪尚忠長期駐守龍關、宣化,後世三代均為都督,世人稱其家族為“三世都督”。


民國時張家口順口溜“金雕鄂,銀趙川,破龍關,爛赤城,獨石口隨便過”,當年李自成東征,攻取大同後,一把火燒了雄奇壯觀的燕王府,然後東上攻取宣化,大順軍在宣化駐紮兩個多月,搶糧時焚燒了龍關和赤城。

歷史煙雲已過,現在赤城是旅遊好去處,有古長城,摩崖石刻, 冰山樑,冰山樑是罕見的第四紀冰川遺蹟,稱冰蝕夷平面,有的岩石上有石臼,稱為冰臼,冰臼裡的冰常年不化,過去有說“天下十三省,最數獨石冷”。

明嘉靖年間進士劉良弼吟詩《詠獨石》,刻畫了獨石口、冰山樑邊關要塞的景象:

孤城荒漠戍煙籠,夷夏中分一水通。

山拂白雲晴亦雪,地鄰玄朔夏還冬。

千年靈鎮重關外,百代雄關上谷中。

銅柱鐵鏢猶在望,頓令飛劍倚崆峒。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赤城冰山樑,億萬年的奇觀,歎為觀止,我們人類只是星球間的過客。


元朝扈從詩《偏嶺》中詩句:

山行十日如井底,

仰視但見山頭煙。

今朝過嶺一縱目,

無窮平野無窮天。

是說走獨石口古道,到達壩上金蓮川草原後的情景,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灤河上游(閃電河)流域,閃電河壩上草原,是遼、金、元世襲罔替的巡幸、清暑、圍獵勝地,當年,蒙元王朝貴族實行兩都制, “未暑而至,先寒而南”。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草原特色風景,天外有天,壯美遼闊。


古匈奴雲:“封狼居胥、禪於姑衍,飲馬瀚海”,意思是在狼居胥山進行祭天封禮儀式,在姑衍山進行祭地禪禮儀式,在瀚海周邊遊牧居住,瀚海不是海,是渾善達克沙地。


塞外絕塞,蒙元王朝皇家出入中原的秘密小道

蒙古草原的九曲潢河即金蓮川溼地,與中原的黃河不是一回事兒


渾善達克沙地南邊就是金蓮川草原,“龍崗秀色常青青,年年五月來上京”的蒙元上都,這裡水草豐美,景觀奇特,人稱"花園沙漠",是古匈奴人的王庭所在地。



":"日o��*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