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三巨頭跑馬圈地不止 滷味市場增長可持續性待考

鴨脖三巨頭圈地不止 滷味市場增長可持續性待考

  中國經營報

  面對巨大的市場誘惑以及同行之間的競爭,“鴨脖三巨頭”跑馬圈地意圖愈發明顯。

  煌上煌(19.200, 0.85, 4.63%)在褚浚接班成為公司董事長後擴張加速,僅去年新開門店超千家,遠超前幾年的增速;業績增幅放緩且盈利能力下滑的周黑鴨,不再拘泥於直營渠道,在選擇放開特許經營後,近日選擇招募渠道商,加速搶佔市場;絕味食品(46.700, -0.04, -0.09%)以萬家門店遙遙領先,但仍保持一年千家左右的開店速度擴張。與此同時,上述三巨頭均在加碼生產加工基地,為接下來的擴張儲蓄力量。

  2019年中國休閒滷製品行業市場零售規模達1100 億元,同比增長20%。預計到2020年,中國休閒滷製品零售額將達到1235億元。業內普遍認為,休閒滷製品行業CR5僅佔20%。巨大的滷味市場,可以讓更多的企業來參與競爭,但三巨頭之間的競爭日趨加劇。與此同時,更多企業在切入這一市場。伴隨著三隻松鼠(62.490, 0.84, 1.36%)、良品鋪子(57.100, -3.78, -6.21%)等休閒零售巨頭的跨界,滷味市場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疫情下跑馬圈地不止

  更多依賴線下門店產生銷售的鴨脖巨頭,在這一次疫情中受到較大沖擊。

  3月17日,煌上煌證代萬明琪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煌上煌門店銷售受到衝擊。不過到目前,生產已經恢復,員工預計有10%還沒有到崗。門店大概有300多家沒有正常營業。“其中有一部分門店位於高鐵站等交通樞紐。”萬明琪表示。

  周黑鴨的交通樞紐門店數量更加龐大。截至2019年上半年,周黑鴨所有自營門店中,362家為交通樞紐門店,而有關交通樞紐門店帶來的收益合共佔總收益40%左右。

  據該公司公共關係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月11日,周黑鴨全國共有約1000家門店暫時停業,恢復營業時間將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各地政府決定。

  長城證券(12.870, -0.21, -1.61%)研報提到,疫情期間,區域性中小品牌易受消費疲軟、資金鍊斷裂等影響,將加速退出行業。目前休閒滷製品Top5(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等)的市佔率僅在20%,隨著疫情期間行業洗牌,頭部企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未來公司門店都會保持穩定的擴張節奏。”萬明琪告訴記者。他口中的“穩定擴張”,是煌上煌繼續保持每年千家的開店速度。

  根據該公司最新的財報顯示,在2019年,煌上煌新開門店1092家,已經創歷史新高。在2020年,公司計劃新開門店1200家,主要源於省外新拓展市場,如山東、雲貴、川渝、廣西、浙江、上海和北京等市場。

  “開店還是在上述地區的核心城市,以加盟連鎖為主。”萬明琪告訴記者。

  “鴨脖三巨頭”中最早登陸資本市場的煌上煌,於2012年上市。在創始人褚建庚、徐桂芬夫婦時期,擴張偏於保守,業績增長相對遲緩。在2016年之前的5年,門店數量僅增加595家。甚至有媒體將其稱為“錯失的五年”。在褚浚於2017年當選該公司董事長後,煌上煌大刀闊斧進行門店擴張,在2017~2019年這三年時間內,淨增門店數量為1101家。僅在2019年,該公司新開門店就超過1000家。

  不過,後來者並非原地站定。

  此前固執於直營模式的周黑鴨,門店數量始終沒能獲得快速增長。在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增幅放緩至不足2%,淨利下滑32%。在交出最為慘淡的2019年中報後,周黑鴨改變經營策略。在2019年底放開特許經營後,近日選擇招募渠道商。“滷味市場不斷擴大,自身仍有巨大成長空間”,是周黑鴨方面向記者回應上述招募計劃的主要原因。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武漢市場恢復正常預計得等到5月份左右。周黑鴨如果不發力的話,很有可能被身後的煌上煌超越。數據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周黑鴨營收16.26億元,煌上煌為11.69億元。

  絕味食品方面並未披露相關信息。但門店已破萬家的絕味食品長期保持高速的門店擴張,在2019年預計再增800~1200家門店,通過不斷新增門店推進渠道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在滷味市場高速增長的誘惑下,包括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在內的多家企業在此均有佈局。三隻松鼠方面告訴記者,公司從2015年開始做滷味肉食,目前在售SKU數量大概140個,整體銷量不錯,未來有更多的動作,比如持續擴充產品線,打造健身肉食系列產品等。

  供應鏈端的競逐

  隨著一輪輪的跑馬圈地,三大巨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從2018年起,煌上煌開始進入湖南、湖北市場。並且,該公司未來非常重視兩湖等江西周邊的省份。而兩湖地區正是周黑鴨、絕味食品的根據地市場。截至2019年,煌上煌在湖南市場有134家門店,在湖北也有25家。

  朱丹蓬認為,目前行業的競爭還處於跑馬圈地階段,門店是衡量競爭力的主要標準。誰擁有更多門店,誰將可能佔有更高的市場。但從健康角度來講,滷味市場的增長可持續性還有待考證,市場持續擴容的機會並不太大。鴨脖三巨頭的競爭,還應提升至品牌之爭。

  “佈局新零售,是提升自身品牌的增分項目。從目前來看,它們三家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動作並不是特別頻繁,且營銷手法較為單一,還有很多的加持空間。這對後續的競爭會有一定的幫助。”朱丹蓬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門店顯性擴張的背後,各大企業供應鏈上的競爭早已暗流湧動。近幾年,包括絕味食品、周黑鴨以及煌上煌巨頭,紛紛新建生產加工基地。

  絕味食品2019年在加拿大的食品加工廠正式投產,海外戰略領先一步。國內市場,在2019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在建工程中,就包括天津阿正食品有限公司年產 37300 噸滷製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山東阿齊年產 1 萬噸醬滷肉製品項目等8個加工和倉儲項目。

  煌上煌2019年在建工程包括深加工二期、陝西煌上煌基地等4個項目。截至目前,煌上煌擁有遼寧、河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6個生產基地。

  事實上,產能基地的建設,直接影響公司在當地的門店擴張速度。煌上煌在此尤為明顯。遼寧是該公司的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擁有217家門店,遠超周邊的北京、吉林和內蒙古的門店數量(分別為37、42、14家)。

  周黑鴨方面,在華北、華中及華南共設有三個生產中心。位於四川成都和江蘇南通的建廠將在今年投產,用來擴大西南及華東地區的產能。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周黑鴨的門店在西南地區或將保持較快發展。

  此外,在原材料供應上,華英農業(4.870, 0.05, 1.04%)與山東新希望(28.230, -0.79, -2.72%)六和是煌上煌主要的供應商,江蘇益客集團被納入絕味食品和周黑鴨的供應商名單中。上述企業均為行業知名的大型農牧龍頭企業。

  清華大學品牌營銷研究員孫巍告訴記者,連鎖開店的核心是供應鏈管理能力,通過建設距離客戶更近的生產基地和門店,可以有效地提升產品競爭力,比如在保鮮、口感等方面,同時提升供應鏈綜合效率。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是弱勢和短板,也就限制了其往外擴張的能力。

  “中小企業若想突圍,就需要在產品力方面提升,進一步開發多元化的創新,開發口感更有吸引力的產品,做到小眾領先;同時也要做好品牌頂層設計,為小眾突圍做好長遠佈局。”孫巍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