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熬夜成癮”?宅在家睡得多卻睡不好怎麼辦?答案都在這裡

每次看到熬夜的N種危害

都想著“今天一定要早睡”

晚上定好鬧鐘躺在床上

“睡前刷下朋友圈微博吧,

最多也就花10分鐘”

誰承想 放下手機後的我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睡前好像沒喝水,去喝口水吧”

“好像有點冷,開個暖氣吧”

“樓上為什麼這麼晚還有腳步聲”

“明天早餐吃什麼”

“剛剛有定鬧鐘嗎?要檢查一下”

“1只羊,2只羊,3只羊……101只羊”

“好像有點尿意,去上個廁所”

“再翻朋友圈看看還有誰沒睡”

……

當終於有了點睡意時……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其實

失眠最慘的不是失眠本身

而是你已經被失眠纏上

卻還以為自己只是簡單的睡不著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近日,《2020全民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發佈。《白皮書》顯示,疫情期間我國居民睡眠時長明顯上升,但普遍比平常睡得晚、睡得差。“夜貓子”明顯變多,人均睡眠時間從晚上的10-11點往後推遲了2個小時左右,其中有一半的人在零點後才就寢,是平常數據的5倍。

你是睡不著還是失眠?

►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睡眠維持障礙:夜間覺醒次數≥3次或凌晨早醒;

►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淺、多夢;

►早醒、醒後無法再入睡;

►總睡眠時間縮短:通常少於6小時;

►日間殘留效應:次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心理異常、嗜睡、乏力等。

那麼,人們不睡覺的時候都在幹什麼?

《白皮書》顯示,61%的“夜貓子”選擇了玩手機。他們大多在關注公共衛生消息,刷微博、微信關注時事和娛樂消息,或者用微信聊天。

睡眠的這幾個誤區,你有嗎?

晚上沒睡好,白天可以多補覺?

很多人會想著用一整個白天來補晚上沒睡好的覺,但結果卻是越睡越沒精神。

事實上,頻繁無規律地更改睡眠作息,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讓人更難獲得補充精力的睡眠,長期下去還會對生理和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睡眠時間越長,質量越好?

優質睡眠的主要標準是:入睡輕鬆、睡中香甜、睡後清醒。

所以,並不是睡得越多越好。

8小時睡眠定律是真的嗎?

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跟年齡有關係。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年齡在60歲以上的人群,日常睡眠時間在7-8個小時之內就可以;

年齡在18-64歲的人群,睡眠建議在7-9個小時之內;

相對而言,青少年和老年人是最需要睡眠的一類人。

不過,每個人對睡眠長短的感知不一樣,有的人要睡飽8小時才夠,而有的人睡5個小時就精神充沛,所以也不要為了睡覺而睡覺。

睡不著喝牛奶有用嗎?

牛奶中的色氨酸確實有助睡眠,但是1杯牛奶的色氨酸含量非常有限,遠遠達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喝1杯沒有用。

嗯?不用想了,喝2杯也沒有用。

據大數據分析,疫情期間,人們雖然睡得晚,但平均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且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比平時增長了20%;28%的人在上午9-12點之間起床,21%的人失去了早起動力。

雖然人們睡得更多,但睡眠質量卻更差了。相比“宅”在家前,人們的入睡時長普遍延長了30分鐘,睡眠困難現象凸顯,作息更趨紊亂,平均睡眠質量下降。

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制定作息時間表

遵照時間表執行,保持規律的睡眠節律。

選擇舒適的床品

選用排汗、透氣材料製成的床品,如純棉、毛織品、絲綢、竹纖維和亞麻等;

選擇材質合適的床品,摸起來順滑、舒適,可以讓人身心愉悅;

軟硬適中的床墊可以讓脊柱的壓力得到緩解;

高度合適的枕頭可以避免過高或過低帶來的不適感,讓脖子更舒適。

記得經常對床品進行清潔、除蟎。

屏蔽噪音

如果無法改變環境音,可以選擇耳塞或白噪聲機器。

保持臥室黑暗無光

多項研究表明,入睡前和睡眠時暴露於光線之下,褪黑激素(一種促進睡眠的激素)分泌會受到抑制,進而影響睡眠質量。

建議臥室安裝遮光窗簾,如果無法保證,可以佩戴眼罩睡覺。

保持臥室乾淨清爽

每天開窗通風,注意清潔,讓臥室保持乾淨清爽的狀態,優質的環境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睡前一小時不要玩手機

有研究發現,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對褪黑激素形成的干擾甚於白光。

因此,睡前一小時應禁用電子產品,平和心情。

“知道睡覺很重要,卻總是要熬夜”

大部分人都明白健康睡眠的重要性,但就是做不到。

63%的人認為應堅持8小時規律睡眠,同時卻有八成的人在晚睡。

針對失眠,有哪些調整方法?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第一招:心理暗示

給自己心理做暗示。必須明確晚上是休息的時間,當大腦告訴你不能睡時,告訴自己:不能被這種思想和意識掌控,我已經很困了,應該馬上睡覺。

01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第二招:轉移注意力

關閉電子產品。睡前玩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能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22%。

計劃明天要做的事。把次日要做的事在筆記本上做簡單的整理規劃,了卻“心事”再上床睡覺。

準備好第二天的衣服。每天睡前為自己第二天的衣著做好“規劃”,可以省掉很多糾結。

熱水泡泡腳。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使人產生睏倦感,水溫以40℃左右為宜。

聽輕柔音樂。使心靈放鬆平靜,有助於促進睡眠。

創造黑暗的睡眠環境。在完全黑暗的環境裡入睡能對褪黑激素的分泌產生影響。睡前記得關掉小夜燈、拉好窗簾。

02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第三招:實用助眠操

頭部:分別皺緊眉頭、鼻子,閉緊雙眼,各保持10秒鐘後放松。

肩膀:繃緊肩膀,讓肩膀高高抬起,似乎要碰到自己的耳朵。

手臂:將兩側小臂彎起來,放在身體兩側,靠近肩膀,然後整個手臂一起用力緊繃。

手部:雙手最大力氣握拳,一直到無法再握緊為止。

腹部:儘量收緊腹部,好像別人要向你腹部打來一拳,你在收腹躲避,保持收腹10秒鐘。

腿部:繃緊大腿和臀部,在兩膝蓋間夾一枚硬幣,並將腿伸直上抬。

腳部:將腳趾慢慢向下彎曲,彷彿用力抓地,保持10秒鐘。將腳趾慢慢向上張開,腳和腳踝不動,然後放鬆。

03

第四招:藥膳食療

有助於睡眠的藥膳很多,如蓮芯、梔子泡茶清熱安神,酸棗仁粥養血安神,烏龜山藥枸杞煲湯滋陰安神,黨參麥冬五味子飲益氣養陰安神,玫瑰茉莉花疏肝安神,刺五加桑寄生脊骨湯補腎安神。

04

無論是“夜貓子型”的人

還是“早睡晚起型”的人

都應該找準自己的生物鐘

享受健康的睡眠

保持適量的運動

提升自身免疫力才是抗擊疫情的特效藥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來源│央廣網 光明日報

疫情期间“熬夜成瘾”?宅在家睡得多却睡不好怎么办?答案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