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微信号:Tiffany_Li2019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为何“万法皆空,而“因果不空”呢?这一期,将为大家带来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中“因果相续”的教义讲解。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什么是“因果相续”?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杂乱义”的简单解释。佛教把主张“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见解叫做“断见”,也是反对的。关于因、缘、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有关缘起的理论有什么经论可供研究?


答:佛教经论谈缘起道理的地方很多,如上面所说的十一义,出自《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玄奘译),可以一看。又玄奘译的《俱舍论》和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里有关部分,也可以一看。


根据“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四个论点来说明缘起,对于缘起的理论,是否可以说这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万有的解释?


答:四个论点实际只是两个论点——“无常”和“无我”。“无常”就是生灭相续,它不仅包括“刹那生灭”的意义,而且包括“因果相续”的意义。“无我”就是没有主宰,没有一身之内的主宰,也没有宇宙万有的主宰。所以无造物主的意义,实际包含在“无我”里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为“法印”。


“法印”是什么?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答: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请解释一下,“有漏皆苦”的意义。


答:“漏”就是烦恼。 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烦恼,所以又叫做烦恼。烦恼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做痴)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而造种种 业(Kamma),业就是行为(身业)、言语(口业)、思想(意业)的活动。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或为人,或为地狱、鬼、畜生的身心;于是又起烦恼,又造业,又生身心,这样的生死轮回(Samsqra),没有休歇。而生死轮回是苦的。


以人生而论,一般地说有 八苦 :生苦(婴儿在胎出胎时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与所爱的分离)、怨憎会苦(与所怨憎的聚会)、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五取蕴即五蕴,取就是烦恼,人的色受想行识以烦恼为因而生,又能生烦恼,所以叫取蕴。五蕴刹那迁流变坏,为生老病死等苦所集,所以是苦)。总之,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缘的。上面所说因惑而造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全面分析起来有“十二缘起”。


内容来源 | 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

设计 | 静秋

摄影 | 儒文、晓峰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佛说万法皆空,为何又说因果不空呢?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