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你是等他回家的幸福小女人吗?

《诗经》中有一首《君子于役》,写一个等待男人回家的女人,寂寞又幸福。

原诗:

君子(这里指丈夫)于役,不知其期(归期)。

曷(hé,何时)至(归家)哉?

鸡栖于埘(shí,鸡舍),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huó,聚会)?

鸡栖于桀(jié,同“撅”,鸡栖的木架),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同“佸”,聚集)。

君子于役,苟(但愿)无饥渴?


夫君在外服役,不知归期。他何时能回家来?鸡儿们又进了窝,太阳下山天色晚,牛羊们下山了。夫君在外服役,叫我如何不想他?

夫君在外服役,归期遥遥,他何时能来与我相会?鸡儿栖木桩,太阳下山天已晚,牛羊们也下山了。夫君在外服役,只愿他没有饥渴!

鸡儿叫了,牛马下山了,太阳落了,可在外行役的丈夫还没有归来。她的思念化为牵持和祝愿,但愿丈夫在外少受饥寒,平安归来。

君子于役:你是等他回家的幸福小女人吗?

“役”,没有确指,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君子”,在当时指贵族人物。因为先秦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贵族的生活水平,估计比后世的农民生活水平相当。再看诗中“君子”的家中,还养着鸡羊之类,所以地位不会很高。据说,即使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贵族,其生活水平还不如江南地区的农民。

《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讽刺周平王,百姓中的男人行役无度,致使久不还家。朱熹《诗集传》也认为是表现“大夫久役于外,其室家思而赋之”。

日升日落,朝来暮往,夫君何时归?思念如水,佳期如梦,唯有一声长叹,继续漫长的等待。只愿我的他在外面少受风霜,没有饥渴……诗歌表达的感情深沉,情味悠长。

君子于役:你是等他回家的幸福小女人吗?

从天性上讲,女人不是社会性的动物,并不适合竞争。她是感性的,安静的。只要有爱,有个男人疼爱自己,她很容易就满足了。宁愿为他守候,为他等待。

现代女不也不是吗?很多女人婚后疏远了社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给了家庭,安静踏实地过她的小日子。这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要她感觉幸福就好。

再有梦想和事业心的女人,地位再高再强大的女人,在很多女强人的内心深处,仍有一颗柔软的心,希望有个男人的臂膀来靠,希望做回任性撒娇、小鸟依人的小女人

君子于役:你是等他回家的幸福小女人吗?

只是,这样的幸福,并不是每个女人能有,尤其现代女人,不仅社会诱惑多,婚姻变数也多,不敢把一生的安全和幸福投在男人身上,怕受伤失望。再说,现在社会有很多男人,他自己也活不好,又怎么能让女人依靠呢?所以,现代有很多女人被逼成了女汉子。

当一个女人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为了生活而做个女汉子后,必然会失去一些女人的可爱,这是多么辛酸的事!只有当她遇到那个真正爱她疼她并想一生保护她的男人,她才能恢复她的小女人心。

那时,她也愿意做回小女人,安心于小日子,安静地等待爱她的那个男人回家。

君子于役:你是等他回家的幸福小女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