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系列(三)-----為什麼發現肝癌時常為中、晚期?

1.為什麼發現肝癌時常為中晚期?

A.我國肝癌患者90%有肝炎、肝硬化的背景。肝癌亞臨床期(早期,約10個月),瘤體約3~5cm,大多數患者沒有典型臨床症狀與體徵,診斷仍較困難,多為血清甲胎蛋白(AFP)普查發現,平均8個月左右,期間少數患者可以有上腹悶脹、腹痛、乏力和食慾不振等與肝炎、肝硬化相關的症狀重疊,臨床上難以發現。一旦出現典型症狀,往往已達中、晚期肝癌,此時,如果不治療,自然病情發展迅速, 存活期僅為3~6個月。

B.肝臟的強大再生能力,當部分肝細胞被破壞時,剩餘的正常肝細胞能通過代償性增生、替代和補償作用,以維持肝臟的正常活動及功能,呈現出很強的代償性。這種代償能力對於人體來說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儘量保證了人體生理活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使得肝臟部分受損後往往無自覺症狀,化驗指標甚至出現正常,容易耽誤病人及時就醫治療。如此強的代償能力,加上肝臟中不存在末梢神經,因此肝臟即使發生病變,一般沒有痛感(肝癌的疼痛是由於癌腫壓迫或侵犯肝臟包膜的緣故),不像胃、腸、心臟等器官那樣一旦受損便會劇烈疼痛。因此,人們往往難以自覺肝臟在發生病變,在肝臟失代償或肝癌較大、到中晚期時才出現症狀而發現。

C.肝癌因其惡性程度高,低分化比率高,腫瘤倍增時間短(1.5個月)而被稱為“癌中之王”,所以肝癌在短時間內可以從早期發展為中、晚期。

2.中、晚期肝癌的標準治療方案是:以介入化療栓塞微創治療(TACE)為主的綜合治療

原發性肝癌系列(三)-----為什麼發現肝癌時常為中、晚期?

上圖中紅色虛線圈出的部分即為中、晚期肝癌以介入化療栓塞微創治療(TACE)為主的綜合治療。

3.如何早期發現肝癌?

由於肝癌的早期診斷對於有效治療和長期生存至關重要,因此,十分強調肝癌的早期篩查和早期監測。常規監測篩查指標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US)兩項。對於≥35歲的男性或≥40歲女性,具有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嗜酒、合併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對AFP>400ug/L而超聲檢查未發現肝臟佔位者,應注意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如能排除,應作CT和(或)MRI等檢查。如AFP升高但未達到診斷水平,除了應該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升高的情況外,還應密切追蹤AFP的動態變化,將超聲檢查間隔縮短至1~2個月,需要時進行CT和(或)MR檢查。若高度懷疑肝癌,建議做DSA肝動脈碘油造影檢查,力爭早期作出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