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只是“回家”不是“投毒”,没必要一刀切地冷嘲热讽


最近关于海外华人和留学生回国的争论很多,有支持理解的声音,也有指责谩骂的声音,甚至有人直接嘲讽“建设家乡你不行,千里投毒第一名”。


诚然,近期有一些归国华人不遵守隔离规定甚至隐瞒病情,这种给社会造成巨大风险的情况必然是该反对的,也理应接受处罚。但客观来说,这种现象只是少数的,大多数华人和留学生都是非常守规矩的,不能轻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就像最近的报道里,一位意大利回国的女留学生,一路上2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还没回国就主动填报各种申请材料,抵达国内机场后马上主动隔离,被网友称赞为“教科书式回国”。其实大多数留学生都是这样的,他们谨慎小心,生怕给别人给祖国添麻烦。


但个别群体的不当行为却被无限渲染放大,最近打开新闻app和社交软件,全是留学生“公主病”或者要“特权”的报道,如今网上对留学生也是不停地谩骂攻击。


就在上个月,当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竭尽所能往国内寄口罩时,网上还满是“海外华人太给力了”,而如今“海外华人”“留学生”似乎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这些极端言论,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人人都能轻易给别人贴标签、对他人道德审判,那这个社会只能人人自危。


留学生只是“回家”不是“投毒”,没必要一刀切地冷嘲热讽


01

留学生只是想“回家”


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不少生活在海外的华人陆续回国。当人们对回国人员指责攻击时,是否可以先试着了解下最近回国的都是哪些人?


客观来说,这次回国的华人群体中,还是以留学生为主。


首先,在海外定居的华侨和华人群体,因工作和家庭原因,很难轻易回国。而留学生不同,他们大多只是在海外短期求学,毕业后多半还是会回国就业,这次疫情爆发,只是加剧了他们回国的愿望。


留学生在国外求学基本都是孤身一人,现在疫情越发严重,心理自然害怕。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留学生想回国、想回到家人身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次,欧美国家疫情越来越严重,很多高校都已经停课了。比如在英国,第二学期的课程目前基本结束,第三学期的课也都改成网课了。如果留在国外,也基本是一个人在宿舍隔离了。而且,不少学校甚至直接给学生发邮件,劝他们回国。


留学生只是“回家”不是“投毒”,没必要一刀切地冷嘲热讽

[英国某大学给学生发的邮件,劝大家尽快回家]


此外,如果一旦国外疫情大爆发,很多留学生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一是最近很多超市都被抢空了;二是留学生宿舍基本都是公共厨房,每个人能使用的空间十分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屯粮食。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去年在英国留学时,公共厨房里每个人只能分配到冰箱的一个小格子,外加一个小柜子,每次只能买一点点食物。如果疫情爆发要自我隔离一两个月,那真的可能会没饭吃。


再加上部分地区还有排华现象,比如最近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就被当地青少年暴力歧视,如今留学生的艰难处境可想而知。


关于留学生到底是回国好、还是继续留在国外好,其实各有利弊,最终的选择也因人而异。


选择回国,确实心理上会更有安全感,毕竟目前国内疫情逐渐好转,防控措施也更到位;但留在国外,也能减少回国长途旅行中交叉感染的风险,留在国外只要做好自我隔离和防护措施,也不失一种稳妥的选择。


但相比于回国与否的选择,如今让情况更复杂的是网上对留学生一味的指责和攻击,甚至直接给留学生群体贴上了“公主病”的标签,大有一种人人喊打之势。正是这些舆论攻击,才让留学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很多留学生,明明课程已经结束了、甚至学校把宿舍都收回了,却不敢回国,因为他们害怕回国后又被攻击,当然他们也怕给国家添麻烦。我身边很多留学生朋友,目前都处在这样的矛盾和恐惧中。我看到他们内心多么焦虑,也看到他们的父母多么担心。


我只想说,我们每个人还是应该有一些同理心。如果如今是我们自己在国外,我们是不是也想回国?如果是我们的家人在国外,我们是不是也担心得要命?


这些身在海外的学子,他们不只是想回国,更是想回家。


留学生只是“回家”不是“投毒”,没必要一刀切地冷嘲热讽


02

“双标”竟也可以如此自然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在一个多月前,当国内疫情最严重时,海外的华人和留学生们没日没夜地四处奔走,扫光了国外的口罩和各种防护物资,拼了命地往国内送时,人们拍手叫好,说“海外华人真给力”;如今才短短一个月光景,国外水深火热了,华人想回国,这群人却又冷嘲热讽,说他们“千里投毒”,净会给祖国添麻烦。


国内疫情严重,部分国家限制中国航班时,他们说人家排华和歧视;如今国外疫情严重,他们恨不得马上关闭国门,别说外国人,中国同胞他们也恨得牙痒痒,希望他们最好都别回国添乱。


我惊讶:一个社会里的人们,其态度转变竟可如此之快?“双标”竟也可以操作得如此流畅自然!


人家给你捐钱捐物资时,这些人说“中华儿女最团结”“我为祖国而自豪”;当同胞遇难了,他们就翻脸不认人,同胞瞬间成了公敌。人心冷暖,可见一斑。


所以很多人说:可怕的不是疫情,是人心。深以为然。


留学生只是“回家”不是“投毒”,没必要一刀切地冷嘲热讽


如今总有这么一群人,打着“顾全大局”的旗号,站在道德制高点,一味指责海外华人和留学生回国就是给祖国添乱。甚至直接玩起“仇外”那一套:“平时在国外吃香的喝辣的,遇到困难就想回国了?”,“建设家乡你不行,千里投毒第一名”。


且不说,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看看一个世纪以来,海外华人捐了多少资金支持中国各种科研项目、又有中国有多少科学家和文学家都有留学背景,便可知一二;就连钟南山钟老也有英国留学经历);单来说说“投毒”这个说法,同胞回国怎么就成“投毒”了?很多留学生回国恨不得把自己裹成粽子,就怕有一点疏忽,增加了自己和别人的感染风险,有谁是想带着病毒回家的?


长途旅行中感染的风险有多大,我想每个归国的华人和留学生心里都十分清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回国。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想回国接受免费治疗、故意隐瞒病情的极端案例,这种必然该交给法律来处理。但毕竟,个别案例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因为如果什么都要来强调个例的话,那世界上所有的社会问题和学术课题都不用研究了。


对待任何一件事,发泄情绪很简单,保持理性却不易。一味地指责和谩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如果还没弄清楚事实,请至少先试着冷静想一想: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不会做得更好?


留学生只是“回家”不是“投毒”,没必要一刀切地冷嘲热讽


03

人人都可道德攻击,岂不人人自危?


一个社会最可怕的,从来不是矛盾和冲突,而是随时“群起而攻之”的群体不理性。


人人都有自保的本性,这无可厚非。当国内疫情逐渐好转、国外疫情却又倒灌时,身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个人都会本能地恐慌,这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只是害怕问题恶化,那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现在越来越严格的境外回国人员集中隔离措施,不失为一种好的应对方法。但如果把这种恐慌转化为对某些人甚至某个群体的仇视,就本末倒置了。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任何人,更不是我们的同胞。


道德攻击这件事,很容易让人兴奋。毕竟骂人没有成本,不管事实如何,骂就是了。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行为,又能让人获得盲目的优越感,以及虚假的存在感。


留学生只是“回家”不是“投毒”,没必要一刀切地冷嘲热讽


一些人的道德攻击,又很容易上升为群体的道德攻击。简单来说:既然大家都骂了,那我也骂一骂好了,反正跟着大家来,就差不到哪里去。就算回头要怪罪,也怪不到我头上,毕竟又不是我一个人。


这种群体活动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参与其中的人都不需要去思考是与非。这种现象正是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的“群体无意识”。


对近期回国华人和留学生的谩骂攻击正是这种情况,以往的各类网络暴力也是,更多的疯狂群众活动更是。群体的狂热,让身处其中的人都有一套“无罪论”的逻辑自洽。


但试想,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人都能对他人道德攻击,岂不人人自危?


当激烈的道德攻击冲昏了头脑,人们就再难理性地思考什么才是最应该做的。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我们对待同胞的态度,也适用于我们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同为人类,无一幸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非常时期,人类更应该做的是站在一起,去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指责谩骂。灾难面前,没有谁能全身而退。


消除偏见,共同应对,才有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