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謝謝你們救了我!今天能出院,我太高興了!”現年63歲的謝大姐3月16日出院了,她高興的與前來送行李蘭娟院士拱手告別。


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第600位出院患者。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東院區副院長吳凡等領導一同為她送行。據瞭解,截止當天下午4時,武大人民醫院東院總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470人,累計629人治癒出院。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謝大姐是今年2月1日入院的,入院之前她發熱4天,呼吸急促,檢查發現她的血氧飽和度只有90%,診斷為重型新冠病毒肺炎。當天,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從杭州出發,於次日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入駐ICU、CCU負責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謝大姐的病情發展很快,隨著病情加重,2月7日她轉入ICU進一步治療,肺部X線檢查發現,白細胞介素6高出正常值5.7倍,屬於細胞因子風暴早期患者。有研究者形容: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強烈的求助信號,目的是讓免疫系統霎時間火力全開。但這卻是一種類似於自殺式的攻擊,在損傷病毒的同時也給人體各個臟器留下一大堆連帶傷害。


此時的謝大姐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低,這意味著她全身臟器都處於缺氧的狀態。謝大姐回憶說,雖然當時意識清晰,但處於昏睡狀態,渾身無力。這天,她眯縫著眼睛,看到一位年紀較大的女醫生走進病房,在她的耳邊說,

“挺住,你一定可以撐下去!”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圖片資料:李蘭娟院士看望病人

原本焦慮悲觀的謝大姐聽到這句話,激起了與病毒鬥爭的慾望。這時她還不知道,這位在她耳邊說話的,穿著厚厚防護服的女醫生是李蘭娟院士。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李蘭娟院士團隊經過會診,決定迅速為患者實施李氏人工肝、幹細胞和微生態調節治療。


人工肝系統是一種集成血漿置換、吸附、灌流、血液/血漿濾過等的血液淨化技術,可清除炎症介質、膽紅素、內毒素及中小分子有害物質,阻斷 “細胞因子風暴”,同時補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質,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李蘭娟院士團隊1986年開展人工肝研究並向全國推廣以來,迄今為止我國已經擁有了一套完善、規範的李氏人工肝技術體系,使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顯著降至21.1%,已在全國31個省市幾百餘家醫院推廣應用,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能操作的人工肝治療醫護隊伍。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新冠肺炎患者由於病毒直接侵犯腸道黏膜、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療藥物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經檢測發現存在腸道微生態失衡,表現為腸道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這些有益菌明顯減少。腸道微生態失衡可能會導致腸道細菌異位,引起繼發感染,因此要重視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和營養支持對維持微生態平衡的治療。


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可減少細菌移位和繼發感染微生態調節劑增加腸道優勢菌,抑制腸道有害菌,減少毒素產生,減少菌群失調導致的感染,也可以通過抑制腸黏膜萎縮,使糞便中水分減少,改善糞便性狀和次數,減輕腹瀉等症狀。


幹細胞能減輕和修復由病毒感染導致的肺上皮細胞的壞死,改善肺纖維化程度以及膠原沉積,改善肺功能,在H7N9救治應用中顯示了療效和安全性。


謝大姐經過1次人工肝治療後,白細胞介素6的指標從57.6降到4.26pg/ml,呼吸困難的情況緩解,氧飽和度一直穩定在95%以上,她體內的細胞因子風暴被阻斷,李蘭娟院士團隊的人工肝治療方案,為謝大姐按下了“死亡暫停鍵”。為了加速患者肺組織的修復,醫療隊後續給予了她3次幹細胞治療聯合腸道微生態調節治療,肺部炎症改善,2月19日謝大姐從ICU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病毒檢測多次轉陰,肺部炎症明顯吸收,昨天終於可以出院了。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謝大姐緊緊握著李蘭娟院士的手,終於看見了脫下護目鏡的李院士的雙眼,耳邊彷彿還響著那句輕柔而堅定的話語,“挺住,你一定可以撐下去!”


“我做到了!李院士,沒有辜負你和所有醫護人員對我的付出!”謝大姐說。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炎肺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有關要求,國家衛健委於2020年2月1日中午12點緊急組建援了“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李蘭娟院士團隊於當天晚上21:00出發,次日凌晨4點到達武漢,早上9點進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點救治醫院——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抵達武漢接隊的王高華院長表示,李院士醫療隊的到來,給大家帶來了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


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中包含樹蘭(杭州)醫院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專業的精兵強將。醫療隊的主要目標是降低重型、危重性患者病死率。


醫療隊進駐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後,積極推進浙江模式,將《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診療浙江經驗》包括四抗二平衡: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癥與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繼發感染,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的治療策略進行推廣,同時加強應用“三大技術”——人工肝、微生態、幹細胞等新技術,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醫療隊在李蘭娟院士的率領下,上下齊心,與當地ICU各地醫療隊的同仁們一起,通過44天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效果,ICU病死率由原來高出80%降至15%以下,尤其處於細胞因子風暴早期重症患者經人工肝治療後,存活率達100%。


目前衛健委試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正是基於李蘭娟院士團隊開展的人工肝救治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成果,已將人工肝的血液淨化系統包括血漿置換、吸附、灌流、血液/血漿濾過等,能清除炎症因子,阻斷“細胞因子風暴”,從而減輕炎症反應對機體的損傷,可用於重型、危重型患者細胞因子風暴早中期的救治,寫入了國家診療方案。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李蘭娟院士帶去的三大技術取得抗疫階段性成效

目前武漢新發人數持續下降,疫情防控已進入決勝階段。對於接下去的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堅持“窮追猛打”,加強發熱等疑似患者的核酸檢測、繼續加強社區管理和篩查,找到所有潛在的感染者,爭取早日清零,預防“死灰復燃。


2、繼續加強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應用“四抗二平衡“的策略,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3、堅持“嚴防死守”,警惕境外國家的病例輸入,加強邊境檢測的措施,對從國外疫區來華的所有人員全部嚴格隔離14天進行醫學觀測。


來源自新華社、中國衛生畫報、中新社

浙江日報、湖北日報等綜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