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為何遲遲不跌?3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

經過近三年多的調控,房地產市場整體降溫明顯,尤其是2019年以來部分城市房價出現了明顯的回調,購房者彷彿又看到了上車的希望。步入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徹底將樓市置於“冰封”狀態。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115億元,同比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同比下降35.9%;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9%。

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為何遲遲不跌?3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


有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存量住房已經足夠34億人居住,而我國人口只有14億人,顯然房地產市場已經處於“供大於求”狀態。正常來說,房子作為一種商品,房價主要由供需關係所決定,也就是說當房子供大於求時,房價下降;供不應求時,房價上漲(同理,手機從原來上萬元變成了現在的幾百元)。既然我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飽和”,按理說房價應該出現下跌才對,為何房價遲遲不跌?

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為何遲遲不跌?3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


有網友表示,2月份恆大已經開啟75折賣房促銷,說明房價已經開始下降了。事實果真如此嗎?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微漲0.1%,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微漲0.1%。按照常理來說,當前開發商資金壓力較大,降價賣房是自救的最好辦法。但是很顯然,2月份的數據表明房價並沒有出現下降,僅僅只是漲幅進一步收窄。

房價遲遲不跌的“3大原因”

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為何遲遲不跌?3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


原因一:購房者抱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開發商習慣“漲價賣房”。眾所周知,購房者都有追漲不買跌的心理,眼瞅著房價在上漲,購房者生怕錯過上車的機會,於是想盡一切辦法借錢買房;房價下跌時,購房者反而變得理性,都想著也許房價還要繼續下行,都在等待觀望。正是因為開發商摸準了購房者的心理,所以開發商往往一邊賣房,一邊定時提價,試圖營造一種房子供不應求的假象,刺激購房者買房。所以說,哪怕開發商最近這段時間日子不好過,也不敢隨意降價賣房,因為開發商害怕一降價購房者更加不會選擇買房了。

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為何遲遲不跌?3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


原因二:“房住不炒”大環境下,房價大幅下跌的空間不存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樓市調控的主目標,因此房價不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畢竟,房地產行業作為我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的上下游產業眾多,對GDP的貢獻非常大,房價下跌過度不符合經濟穩定運行的總體要求。而且很多城市對房價都有限價,也就是說房價並不是開發商想定多少就定多少,房價是需要地方備案的。相比大家都看到過開發商降價被地方約談的新聞,這意味著房價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

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為何遲遲不跌?3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


原因三:房價一旦跌幅過大,銀行和已經買房的人受不了。絕大多數人買房都是通過貸款方式購入房產的,因此房價的大幅波動對於銀行和已經買房的人都將造成較大影響。有業界人士分析過,一旦房價在原有基礎上下跌超過40%,房子本身的價值將不足以償還房貸,屆時將出現“棄房斷供”的情況。此時,購房者不僅可能失去房子,還要揹負一大筆債款。而銀行日子也不好過,由於抵押物大幅貶值,貸款難以收回,銀行很可能面臨“倒下”的局面。

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為何遲遲不跌?3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


結論:當前房地產行業依然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房價不可能大起大落。總體來說,由於樓市“供大於求”,房價終將漸漸迴歸居住屬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