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慰问老同志,一项不想做、又不能不做、比演戏还假的游戏


单位里,慰问老同志,一项不想做、又不能不做、比演戏还假的游戏

很多单位,逢年过节,领导都会高调地搞一项活动,这就是“慰问老同志”。起初,这个活动,宣传给大家听,会格外地让步人肃然起敬,多好的事情!多好的领导!多有人情味!对老同志多么地尊重!

然而,社会发展到如今,很多事情都变假了,都被玩坏了,都被别有用心的人,一次次利用来扬名立威,捞取额外的名誉声望,赚取足额的政治资本。

看望老同志,本来都是必须的。毕竟老同志,曾经给单位做出过相应贡献。但是,现在的看望老同志,没有哪项内容没变味,甚至有些老同志也看透了来者的意图,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的,将没头没脑的双簧戏,演得滑稽又荒唐。

单位里,慰问老同志,一项不想做、又不能不做、比演戏还假的游戏


一是,被看望的老同志,总是那么奇怪的一两个。中国式的慰问老同志,总是那么荒唐,感觉在现任领导眼里,永远只能看到那么一两个人是老同志,而其他老同志,似乎没有一个现任领导能看到,甚至像是其他老同志,几乎早已就不存在了,或者是死光了。他们活得像人还是像鬼,那就更不得而知了。

二是,被看望的老同志,全部是曾经的重要人物。为什么永远只是看望那么一两个老同志呢?因为这一两个老同志,要么是曾经的“重要领导”,要么是早已被树立起的权威和典型。而所有继往开来的各位现任领导,根本就得罪不起这两种人,而且,越是能利用好这两种人,越能给自己的政绩加分加筹码。

单位里,慰问老同志,一项不想做、又不能不做、比演戏还假的游戏


三是,被慰问的老同志,不得不反复出来“接客”。最滑稽的是,单位前赴后继的领导,去看望的老同志,不止永远是那么一两个,而且一年四季,凡是遇到重要节日,这么一两个老同志,都不得不出面迎接隆重前来看望自己的“领导”,一番寒喧,几度客套,再密集地拍几个上镜的照片,就打哈哈地走了。

四是,被看望的老同志,同一个节日多次“接客”。最荒唐的是,同一个节日里,单位里的厂长和书记,分别率队敲开老同志的大门,问的问题也都千篇一律,嘘寒问暖的套路也都程序化,拍照也都必须配合着要出最好的镜头,演绎着中国式看望老同志中最虚假、最无耻、最莫名其妙的恶俗人情。

五是,被慰问的老同志,早已麻木厌倦了某些礼品。被慰问的老同志,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地接待来访来慰问的人,无非是送来一些老人吃的牛奶,高钙粉,米面油之类的,偶尔会出现几束鲜花。收到得多了,老同志也就审美疲劳了,看不起这些破东西,来妨的人一走,扔的扔,送的送,根本就没当回事。

单位里,慰问老同志,一项不想做、又不能不做、比演戏还假的游戏


六是,被慰问的老同志,早已看透了来访者的把戏。老同志本来就是道中大神,又被看望的次数多了,看到的表演太多了,来者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心照不宣,即使再不明白意图的老同志,也早已被引导成精、善于表演了。这样一种相互识透,有时还相互寄生的游戏,就那样无耻而无度地反复上演着。

七是,前往慰问的领导,本身也觉得无奈而无聊。有道是“在其位谋其政”,有些有点良知,有点正常情怀的领导,前往看望老同志,也不是出于初心,而且形势所迫下的一种例行公事。各自什么品性,什么意图,了然于心,“看破不说破”式的谈话和游戏,让许多国人,变成了精神哑巴,宁愿被公然“强‘奸”,也要耐心地配合到游戏结束。

单位里,慰问老同志,一项不想做、又不能不做、比演戏还假的游戏


结语:单位里,慰问老同志,一项不想做、又不能不做、比演戏还假的游戏。人在江湖混,就必须遵循江湖游戏规则。哪怕这种游戏规则很恶俗,很无趣,甚至很无耻,但你不得不随波逐流,否则,就容易被唾沫给淹死。你也就混不下去了。

只是,被慰问的老同志,他们,看透一切,悟空一切,见过一切,怎么还能如此这般地、乐此不疲地配合上演着这些十分无趣的游戏呢?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头条的网友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