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重症救治|應對疫情 “重”型部隊做好四集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有4萬多名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馳援湖北,而重症醫護人員即達11000人以上,成為此次救治的主力之一。作為重症醫學專業從業者,筆者認為,提升重症醫學專業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別是烈性傳染病事件中的救治能力與效果,以下“四個集中”務必要做好。


集中患者 規範揀傷分級

突發的群體傷病,亟須將傷病員迅速揀傷分級並分別疏導轉運,集中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學中心。只有在有效揀傷分級的基礎上,才能夠準確評估和預判現有醫療資源和需要增加的醫療資源,同時合理地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

輕型患者一般指神志、體溫、心率(律)、血壓、呼吸以及尿量等基本生命體徵穩定,且沒有合併重大慢性疾病的患者。

重型患者則是上述基本生命體徵已出現異常;或者雖然仍勉強處於正常範圍,但卻是依賴於機體的竭力代償或接受醫療支持的結果。

危重型患者是指機體器官已經不能依靠自身儲備代償將基本生命體徵維持在正常範圍,必須依賴較強的器官功能支持治療以維持生命。

對於傳染疾病,輕型患者可以就地集中隔離;重型患者若數量較少,可以在當地被徵用且具備重症救治能力的定點醫院集中救治;若數量較大,則需要儘快轉運集中至區域重症救治中心。危重型患者在判斷生存與轉運風險後,亦應儘量集中於區域重症救治中心救治,但轉運須由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完成。

上述各型患者的病情處於動態變化中,因此需要經常動態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多次揀傷,以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減少輕症轉為重症和病死率。


集中空間 建區域重症救治中心

對於大型創傷災害,當地的醫療機構有可能也遭到破壞,大型的方艙移動醫院或當地仍然可用的醫療機構,可以成為輕傷員的收容救治場所。而重型和危重型傷員則需簡單處理傷情、初步穩定生命體徵後,儘快轉運至區域重症救治中心。

由於重症醫學資源相對昂貴以及日常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需求不同,應在人口密集的地域建立區域重症醫學中心。患者的集中轉運工具主要依賴於公路及鐵路,按照中國當前的交通條件,可以考慮在半徑300公里左右(轉運時間2~3小時)的範圍內設立較大的重症醫學中心。按照中國目前的行政區域劃分,大部分地區可以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一個重症救治中心。

區域重症醫學中心必須是整建制常年運營的。其收容能力應在1500~3000張床位或以上,以保證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可以收治重症或/和隔離患者1000名以上。如果有條件,重症醫學中心宜適當遠離人口密集的商業和居住區,具有較空曠的地面停車空間並毗鄰較寬闊的道路,交通便捷。平時,該區域重症救治中心可以作為綜合性大型醫院,診治日常患者。但其建築設計須考慮到並滿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別是傳染性疾病集中救治時的需要。

在“戰時”,區域重症救治中心的增容或擴容能力非常重要。以下要點可作為重要考量:醫院建築應儘量為一棟或數棟相對獨立建築,每個房間均有窗戶可以打開通風,不完全依賴於中央新風及空調系統。負壓病房對於呼吸道傳染病固然重要,但並非必須。需按照傳染病管理要求設計分別的醫護工作人員與患者動線,避免交叉感染。氧氣管路的直徑與接口預留餘量,以滿足半數以上甚至全部患者需要大流量吸氧之需;醫院中心製氧站要配備大型製氧設備並有備用設備。院區有相對封閉隔離的CT等影像檢查空間,患者可以通過非露天的汙染通道往返,進行影像檢查。

無論是從運營經濟成本還是醫護技術水平的角度考慮,“養兵千日而用兵一時”都是不可取且不現實的,平時的“養而乏練”將大大降低戰時的救治能力。

因此,作為區域重症救治中心的醫院本身在平時應該是該區域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具有完全的臨床和醫技科室設置,特別是要有大型的重症醫學科室作為平臺。在日常的診療實踐中,重症醫學中心應具有較多的患者救治量,重症醫學科醫護技人員須有規範且充分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訓練,絕大多數的臨床科室年輕醫護技人員也需輪轉重症醫學中心,以初步瞭解和熟悉基本的器官功能監測與支持治療手段。


集中專業人員 加強重症醫學培訓

集中專業人員是大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的重要環節。自SARS發生以來,中國重症醫學專業蓬勃發展,才有瞭如今上萬重症醫學專業人員齊聚武漢抗疫,保證人員數量,否則結果將難以想象。

數量是基礎,質量乃關鍵。此次抗疫援鄂,也暴露出重症醫學醫護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尚不規範的問題。

首先是對於患者基本生命體徵及其器官儲備功能的評估。在逾3000例死亡的患者中,部分患者被報道“病情一度好轉”但卻突然急轉直下而猝死。其實,由於早期“一床難求”而大量徘徊於醫院外的患者,其機體長期缺氧已嚴重耗竭了多器官功能儲備。對於此類異常的病理生理表現,我們早期缺乏認識,可能失去了早期器官功能支持的時機。

其次,對於氧療、機械通氣以及體外器官替代(ECMO、CRRT)治療指徵、機理、方法的把握亦差異甚大。例如,鼻導管吸氧流量過大,面罩吸氧流量過小或過大,長時間依賴面罩供氧或高流量鼻導管氧療(HFNC),而遲遲不予無創正壓機械通氣。

氧療方式與機械通氣的選擇上如此大的差異,表面上反映的是認知差異,其實質在於是否能夠規範、正確地實施氧療與機械通氣,判斷患者器官儲備功能與代償狀態,解決人機協調,減輕呼吸機相關肺損傷。單純更換方式與氣管插管,沒有後續精細的呼吸機設置與參數調節,有可能增加患者的呼吸努力,而加劇人機對抗,使得病毒感染造成的肺損傷“雪上加霜”。正確的戰略需要以正確的戰術應用才得以獲得成功。

平時的重症醫學專業人員的需求是相對有限的,養兵千日要“精”,要控制數量成本;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於重症醫學專業人員的需求常常會驟然大幅度增加。

因此,需要構建一批重症醫學的“預備役”部隊,他們平時是其他臨床專業的醫護技人員,但都必須接受過2~3個月以上的重症醫學專業規範化輪轉培訓,並通過出科考核而取得培訓結業證書。這一階段規範化培訓合格甚至應成為其職稱晉升的必需條件。這一批“重症預備役”,在大規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時,能夠與重症醫學醫護技人員混編,在短時間內“溫故知新”,達到“來之能戰”的水平,將成為大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中的生力軍。


集中設備 發揮重症救治能力

適用且充足的設備器材以及工作環境,將能充分地發揮重症醫學專業人員的作用,提升重症病人的診療效率。筆者在此次抗疫救援中,感受尤其深切。

例如,重症醫學救治中心的建築佈局與醫患動線,應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不同而各有側重。

配備的生理參數監護儀最好是無線的,可以通過無線或局域網絡連接至中心監護站。連接於病人身體的各種探測電極,也宜採用無線可穿戴式,有助於及時發現其突然的病情變化。

醫囑病歷系統以及化驗、影像等系統可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連接。有相對獨立的臨時系統,允許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點設計並植入規範病歷與醫囑格式系統,易於分析總結病情特點,收集整理病歷資料。特別是在傳染病疫情時,能夠從汙染區並聯至清潔區,使得在清潔區的醫護人員能夠協助完成醫囑開具與記錄、病程記錄,以減輕汙染區工作負擔。

無論是有創或無創呼吸機,最好配置有氧電池以監測實際氧濃度。呼吸機最好有端口連接至監護儀,將其報警信息通過監護儀終端傳送至中央監護站,以及時發現各種異常,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

重症醫學是醫院內的全科醫學,更應該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治平臺。新冠肺炎由於暫無針對病因的特效藥物,對症調節機體反應和器官功能支持的治療就凸顯其重要意義,這也是專注器官功能評估與支持的重症醫學專業在這次疫情中被特別需要的主要原因。在各種大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應該迅速構建形成主要的救治平臺,團結各個專業的醫護技同道一起,病症兼治,儘可能挽救更多傷患的生命,並保護和恢復其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