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業遭遇停工潮 疫情之下車企如何求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汽車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開啟“停工潮”。過去一週,就有多家車企相繼宣佈暫停生產。

當地時間3月18日,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巨頭福特汽車、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宣佈,因疫情蔓延,北美所有組裝廠將臨時關閉至3月底,重新開放的條件將在每週重新評估確定。據悉,此次關停將影響25個總裝廠和15萬工人。

全球汽車業遭遇停工潮 疫情之下車企如何求生?

除美國三大車企外,德國和日本車企也紛紛公佈停產計劃。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0日,全球已有超108家汽車工廠有停產計劃或已經停產。

即使是暫時的“停擺”,全球汽車業也將面臨巨大影響。據市場研究機構IHSMarkit全球汽車部副總裁Henner Lehne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提供的最新分析報告,歐洲工廠的平均關停時間為13天,該地區汽車總產量預計將因此減少超88萬輛。北美工廠平均關閉時長為6天,該地區產量將減少47.8萬輛。

但汽車市場調查機構J.D. Power 對疫情後汽車市場的復甦充滿信心。該機構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汽車行業歷來都有能力把短期銷售中斷而產生的銷售損失彌補回來。”

上百家汽車工廠被按下“暫停鍵”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1日20時,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超過27萬例,疫情已波及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汽車業遭遇停工潮 疫情之下車企如何求生?

疫情兇猛發展之下,人員密集的汽車製造廠無疑令人擔憂。為了防控疫情,保障工人安全,福特汽車、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於3月18日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達成協議,同意暫時關閉北美所有工廠至3月30日。除關閉在美國的工廠,三家企業同時還臨時關閉了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廠。

當地時間3月20日,特斯拉也宣佈將臨時暫停美國紐約和加州弗裡蒙特工廠的生產。

歐洲車企方面,德國寶馬已從3月20日開始關閉歐洲、南非工廠,預計於4月19日復工。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3月18日關停了所有歐洲工廠,停產至少兩週。大眾也在3月17日關閉了歐洲大部分工廠。

而三大日本汽車製造商中,日產在英國最大的汽車工廠目前已經停止生產,在美工廠也從當地時間3月20日開始關停。豐田也已關閉北美和歐洲的所有工廠。而本田將在3月23日到月底期間暫時關停美國、墨西哥、加拿大的所有工廠。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0日,全球已有超108家汽車工廠有停產計劃或已經停產。

全球汽車業遭遇停工潮 疫情之下車企如何求生?

事實上,除了要保障員工健康,車企還面臨著供應鏈不穩定的風險。

3月11日,據路透社報道,大眾一位發言人表示,受歐洲國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大眾在歐洲的供應鏈受到了嚴重打擊,被迫對多個零部件的生產進行了調整。通用汽車和韓國現代等多家公司也曾表示遭遇零部件短缺。菲亞特克萊斯勒稱已經開始尋找替代供應商。

美國大型諮詢公司AlixPartners汽車行業主管Arun Kumar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汽車工業遵循準時制(Just-In-Time)原則,零部件庫存極低,同時供應鏈遍佈全球。一個典型的汽車製造商有超過3000個供應商提供零部件,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供應商拖欠交貨,那麼汽車製造商就不能生產汽車。”

諮詢公司Gartner供應鏈研究高級分析師Koray K?se指出,目前的問題在於,在意外生產或停工的情況下,許多汽車製造商還沒有找到零部件的替代來源。該分析師通過研究發現,汽車行業中只有大約11%的公司針對突發狀況制定了供應商備選計劃。

今年全球銷量或下滑4% 但行業回暖可期

汽車生產被按下“暫停鍵”,對於已經持續過冬的全球車市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IHSMarkit表示,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將成為2020年受打擊最嚴重的行業,全球輕型車銷售將下滑5.1%。此外,Henner Lehne向記者表示,雖然目前各大工廠僅在一段時間內停工,隨後的裝配加速階段會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Arun Kumar分析認為,消費者的負面情緒,失業率升高,工資損失等將導致消費者需求減少。另據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預計,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4%,從2019年的9030萬輛降至8640萬輛。

事實上,自2018年中以來,全球汽車市場一直表現低迷,汽車銷量疲軟,汽車巨頭淨利潤也出現了明顯下滑。LMC Automotive數據顯示,全球汽車銷量已從2017年的增長2.3%變為2018年和2019年分別下滑0.8%和4.4%。CNBC報道稱,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和包括豐田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大型車企去年的汽車銷量均出現3%或以下的下滑。福特汽車、通用汽車、戴姆勒集團和豐田汽車等在該財年的淨利潤下跌均超過15%。

Arun Kumar表示,疫情之下的工廠停工將會影響整個行業的財務狀況,沒有企業能倖免。“一般來說,一個汽車/卡車組裝製造工廠的運營成本是每天數百萬美元,每關閉一天就會產生一筆巨大損失。目前汽車行業已經面臨‘利潤沙漠’,利潤率和資本使用回報率都降到了‘2008-2010年大蕭條’以來的最低水平。實力較弱的公司將被迫破產,而實力較強的公司需要籌集資金來渡過難關。”

全球汽車業遭遇停工潮 疫情之下車企如何求生?

儘管如此,業界分析還是都對汽車市場回暖持樂觀態度。

Arun Kumar認為銷售額此後應該會恢復正常水平,但他同時也指出:“由於一些消費者受疫情影響較大,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將不再考慮購車,所以並不是所有銷售損失都能被彌補回來。”

美國汽車研究預測公司Edmunds分析執行總監傑西卡·考德威爾(Jessica Caldwell)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分析,目前汽車銷量走軟已經不可避免,但如果特朗普政府提出的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在國會上通過,這個方案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幫助汽車銷量在人們恢復到正常生活狀態後,回到一個比較健康的水平。

汽車市場調查機構J.D. Power也在18日發佈的報告中表達了對汽車市場復甦的信心。報告表示:“與飛機座椅和食品不同,汽車是耐用品,汽車行業歷來都有能力把短期銷售中斷而產生的銷售損失彌補回來。”同時,報告還指出,汽車行業復甦的具體過程將會受到“高度不確定”的後病毒經濟環境、政府可能實行的刺激措施以及汽車製造商是否提供折扣的影響。

全球汽車業遭遇停工潮 疫情之下車企如何求生?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為了拉動銷量,刺激消費,汽車巨頭們已開始積極採取金融措施來刺激市場需求。

為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車,通用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汽車等公司都推出了針對新車的延遲付款或信貸服務。通用汽車向最高信用等級的客戶提供零利率、84個月的貸款和最長120天的延期付款。而福特汽車通過其信貸部門為新車購買者提供首次付款延遲90天的優惠。

現代汽車則計劃重啟失業保險計劃,以免除車主在貸款購車後的後顧之憂。現代汽車表示,如果新購車者在非自願的情況下失去工作,該計劃將為他們提供至多6個月的汽車補貼。

除了銷售層面的努力,Arun Kumar認為,汽車製造商還應該調整生產規模,審查庫存,確保不過度生產,保障足夠的現金儲備;支持有流動資金問題的供應商,放寬對其在應付賬款方面的限制,幫助供應商應對此次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