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及社会学家们,都想说清楚“爱”。都想给爱以恰当的或准确的解释和定义。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有个故事莫名的让人感动,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

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

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以外的家?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他所不知道的是,爱的力量可以创造任何奇迹。

爱让我们感动,爱能融冰化雪,爱同样可以撑得住没有腰带的裤子。

爱是成为春暖花开的第一道溪流,在我们的心间奏响命运的交响曲,在爱中长大或在无爱中毁灭,人的命运往往天差地别。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到底爱是什么?爱在哪里?爱又要如何获得?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雪莱

而科学中最大的秘密也同样是爱,三位精神病科医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多种学科原理,试图揭开生命中爱的神秘面纱:爱的本质

他们用锐利的观察,优美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释了大脑与爱的渊源,使我们在科普之余,更为可信的了解到爱的真谛,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往爱与情感的正确道路——直线前行,而不是兜兜转转,困在自己的心之堡垒中,避免因无知,在折磨与痛苦中虚耗此生。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从达尔文到现代脑科学——爱的起源》这本书送给你,渴望了解与孩子的原生关系,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搞好人际关系,让自己永远活在正向的幸福之中,这本书值得一看。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1. 人类为何陷入负面的感情无法自拔,抑郁症、狂燥症的来源

大脑的基本构造引发爱的烦恼。

我们的大脑是三重结构,每一重掌管的情感向都不同。

有的是理性的,有的为了抵御危机会自动造梦的,还有些是暗含潜意识的。

所以大脑完全可能自动创造出虚假的世界欺骗自身。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 —〔英〕哈利法克斯:《道德思想及见解》

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优点是我们拥有了喜恶,与各种感情、欲望。

爱就像喝白开水:对面是对的人,喝下去便是甜的;对面是错的人,喝下去便是苦的。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充满了主观意向,可是这种强烈的感受只关乎于个人,对别人的喜欢与厌恶并不是世界认可的,并不会因为你的讨厌,对方就是罪大恶极之人。

也并不因为你的喜欢,对方就是这世间最美丽的樱花之梦。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你在情感的世界中来来去去,只是一条通往暧昧不清的路,只是你个人能观赏得到的风景。

如果在这个风景中出了意外,便会被困在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小说《包法利夫人》就是如此,爱玛不了解真正的爱是什么,她追求一种虚幻、浪漫而又飘渺的病态美。

“快乐”“陶醉”这些字眼,从前在书本里读到,是那样美,在人生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她渴望弄明白。——《包法利夫人》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守护在自己身边的包法利大夫,在她眼中是如此平庸无趣,她大脑中那个造梦的系统导致了她追求刺激、不计后果的生活方式。

她连找了两任情人,却还是感受不到情感的真诚,最终被情人无情抛弃,高利贷缠身,对人生失望透顶,以至走上绝路,服了砒霜。

她本来有着幸福的生活,让人羡慕的中级阶级地位,和爱她的丈夫以及女儿。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她被自己的大脑欺骗了,认为这样的生活并非理想中的佳园,如果她能够了解自己的大脑机制,想必结局会有所改变。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成为正确方向的指南针,就叫人生修行。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2. 我们到底凭什么而爱?哪种记忆模式决定了我们追求的脚步

小鸭子出壳后看到的第一个物品,就会被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哪怕没有呼吸,只是一只椅子,它也会一直跟随其后。

小豹子的妈妈死了,给它换一个猫妈妈,依然能够养大它,就算它最后长的大出“妈妈”几十倍,依然会跟在它的身边,不会错认。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而你,喜欢上一个对你并不好的人,他在精神上贬低你,他在肉体上虐待你,还在金钱上欺骗你。

你守着地狱般的生活却甘之如饴,没有人可以劝得动你,你也从未想要离开他,哪怕最后付出生命代价。

为什么?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你如此盲目的追随那个人的脚步?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霍乱时期的爱情》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爱是从未生下来之前就在我们大脑记忆中存在的,有些是在子宫中被外界影响所学会的,有些是与生俱来,远古时代所带来的遗传。

所以一个人的喜好与个性从胎儿起就成形了。

出生后与母亲的接触,更进一步加深了他的人格机制,母亲的个性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无论是情感与爱,缺失或是获得,都会影响到今后的成长与追求。

这便是明明一个人并不适合你,在一起只是收割痛苦,而对方却依然如同光、水与营养,并只能由来他来滋养你心灵的根源。

也许这份爱是扭曲的,不正常的,你却无力摆脱,就算告别这段煎熬似的地狱生活,你再次寻找,依然大概率还是同类型人格。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想要改变你的情感磁场,需要心理医生的指导,而寻求心理医生并不仅仅听取你的唠叨,就可以治愈疾病。

真正原理是,在交流中,他的健康向的情感,慢慢影响你缺失的、不正常的情感走向正常。

而这个时间需要很久很久。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正如我读过的《深夜粥铺》中的一个悲剧故事。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女主角爱上了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而心理治疗师却离开了她,离开之前送给她一本书,她没有看到里面的信。

这本书后来被别人看到了,才了解到心理治疗师被这个女患者影响,未能战胜自己大脑中不健康的情感,同样爱上了女患者,也同样感染上了重度抑郁,他也渴望被女患者救赎。

所以留信离去,最后女患者因未看到这封信而错过了两人的救赎,男治疗师已因自杀死去多年。

而我想,女患者一直没有来寻治疗师,十有八九也已自杀了。

这个悲伤的故事叫《亲爱的朱利安》,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了解自己,治愈自己,是我们需要终生学习的课程。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3. 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拨开迷雾,重现生活之光。

科普并了解自己的爱与情感机制后,我们更能直面自己的心灵,重新修正人生。

生活中不刻意伪装,爱情里不过度依赖,倾听时不着急辩解,说话时不有意冒犯。——《理智与情感》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当我们感受到有抑郁症倾向时,应该去找医生治疗,世人总认为,抑郁就是心情不好,其实不然。

有些时候是大脑出现了问题,也许是遗传的某个因子出现错乱,也许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又或放是长期压抑自己导致了人格分离……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总之各种原因,书中说明,有些药物是可以阻断这些外因伤害的,一旦阻断就可以有效让人恢复正常。

我的朋友轻度抑郁,已经到了无法工作的地步,后来去医院确诊后,开了一些中药,吃过后缓解了许多。

可以正常工作、学习,不受心情的影响,中药也不会依赖。

很多抑郁症患者出于不了解、害怕,会不承认,外表装得更欢乐阳光,也抗拒吃药,只会让病情更加恶化。

请试着自己了解自己,也试着让朋友了解自己。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除了这本《爱的起源》,大家心情不好,遇到生活中的坎坷时,可以看看连岳的书籍或是关注他的公众号。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还有许多可以在情感上能够当润滑剂的人们,在努力用文字营造一个可以拯救心灵的小世界。

比如张德芬的情感丛书,和她的公众号。



读他们的文章都有豁然开朗,如重启生命按钮的作用。

洗涤我们也许不正确的人生观,把情感之路修正后,重新感受到爱与光明。

假如生命繁盛,每治愈一次我们都会得到一朵花,那么就会终身徜徉在花园中了。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懂得大脑的进化,了解爱的密码,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治愈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才活的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不就是每个人探索和追寻的真实奥义吗?

对于这本书,我介绍得十分片面和不正规,因为书中有大量的科学术语,和试验得来的证明,为避免枯燥我才如此浅显的解释。

但我还是郑重的声明,此书绝不深晦难懂。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我们的情感世界就是一片由神经所造成的幻影。


何人只要有丝毫的意愿,就能够唤起思绪深处,那早已随着岁月洪流而渐行渐远的人物或地方,这些人物和地方的印象,长宁于神经间隙的蜿蜒小径中广袤无垠的过去,就以某种形式隐匿,期间只有其中的片段,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唤醒

我们的意识也是这样,要是没有记忆的捆绑整合,它就会分解成无数的碎片,就像我们活在无数的瞬间。

书中都是此类充满浪漫语言的描述,读起来让人思绪翩飞,让人感叹医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有时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为突然就舍得了,而是因为期限到了,任性够了,成熟多了,也就知道这一页该翻过去了。

当你更加的了解爱与情感,你就更能容易的放过一段过期的恋情或是原生关系。

我们始终在成长,只要你还吸纳知识,这颗少年之心永远不老,情感之路永远繁盛。

假如生命繁盛,治愈一次得到一朵花,那么我们将终身徜徉花园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