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開直播賣貨的線下企業,流量都是從哪兒來的?

由於疫情對線下生意接近毀滅性的打擊,我們反而看到了很多以前料想不到的“可能性”。比如:

直播賣貨的可能性

法官在淘寶直播10天拍賣4套房和一個工廠

中聯重科直播1.5小時,賣了620臺挖掘機

抖音賬號“南京弘陽廣場”直播5個小時,總銷售額近80萬

在疫情的助推下,很多線下門店、商場第一次開啟了直播賣貨,常常是有產品沒粉絲,面臨著如何獲取流量的問題。那麼,那些第一次開直播的企業,流量都是從哪來的?

01

第一次開直播,流量從哪兒來?

前面提到,法官在淘寶直播10天拍賣4套房和一個工廠。彷彿賣的還不錯。

第一次開直播賣貨的線下企業,流量都是從哪兒來的?

但實際情況是:今年3月,全國763家法院開通淘寶直播賬號,線上拍賣房子、工廠等執行資產,花了10天,才“賣”出4套房子和1個價值千萬的工廠。

對第一次做直播的線下企業來說,沒粉絲沒流量賣貨就是如此艱難。那麼,如何突破流量困境?分享3個案例。

①私人書店

第一次開直播賣貨的線下企業,流量都是從哪兒來的?

實體書店做直播賣書,可能會發生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那就是書店安利了一本好書,結果消費者去網上書店下了單,因為更便宜。

但是瀋陽一傢俬人書店通過社群營銷,一個月銷售4萬多元。由於疫情無法營業,這家店建了一個微信群,群成員只有430個,其中還有100個同行,真正的顧客只有330個。

但就是靠這個社群,在二月到三月的1個月裡,這家書店線上銷售超過4萬元,平均每個群成員消費1000元以上。

②家居企業

慕思是一家主營床上用品的家居企業,有1000多個經銷商,背後有幾萬人,從2月1日開始啟動自救計劃。30天后,他們通過微信群成交了3萬單,通過全國特惠直播成交了10萬多單。

在沒有直播經驗的情況下,慕思是迅速做出業績的?微信群運營+用戶裂變。

慕思通過97個微信團隊,進行“微信炒群”活動引流成交3萬單;通過直播裂變用戶,慕思總裁姚吉慶說,他們在用戶裂變上應用了“指數級裂變”,一個人傳播50個人,持續傳播下去以後就是50的n次方50;六場直播共吸引了500多萬人關注,總成交10萬多單。

③線下商場

商場無法營業,商戶聚眾要求免租、減租的衝突事件,在疫情期間時有發生。

但並非所有商場和商戶都被這場疫情困住了。

今年3.8女神節,天虹百貨商場通過微信小程序直播賣貨,發動上千名導購和業務負責人投入其中,三天做了數百場直播,戰績頗豐。

3月6日,歐萊雅在天虹做一場在線直播,銷售額達到208萬;蘭蔻在3月7日的一場直播,僅2個小時就賣到了232萬的銷售額;3月8日,內衣品牌曼妮芬和蘭卓麗開啟小程序直播,當天就做到了直播108萬的業績。

而天虹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成績,是因為過去一年,利用企業微信和微信互通能力,連接起了500多萬顧客,發展了龐大的會員,並堅持會員的長線經營,形成了自己的客戶社群。疫情期間,這500萬顧客就是天虹直播賣貨流量的來源。

未來不做社群,將無商可做。無論線上線下,你都需要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02

別問直播如何賣貨,要問客戶為什麼買?

大多數看直播的消費者,是想以優惠的價格買到優質的商品

第一次開直播賣貨的線下企業,流量都是從哪兒來的?

質量和價格,是直播繞不過去的兩道坎。質量可信,價格親民,才有競爭力。

抖音賬號“南京弘陽廣場”直播5個小時,總銷售額近80萬。實際上,在南京弘陽廣場剛開直播的時候,賬號粉絲量只有800。

這家商場是如何直播帶貨的?人氣爆款+低價折扣+商場背書

直播前,他們花了4-5天時間挑選品牌和產品,挑選一些原本就人氣較高的單品,和商戶做價格談判,爭取價格優勢,比如直播間引發網友搶購的阿迪達斯商品,低至59折。

剛剛過去的“3·8”節,抖音紅人祝曉晗做了一場“唯品會”專場直播,賣的最好的一些商品都是:原價1799元,曉晗專享價1000元的ARMANI手錶;原價988元,曉晗專享價464元的施華洛世奇項鍊,折扣之下,產品被瞬間秒光。

直播購物的消費者,都是比價下單的。慕思直播成交10萬單背後,是2億元專款補貼的特惠。“中聯重科直播1.5小時,賣了620臺挖掘機”背後,是挖掘機1元起拍、50人拼團抽一人贈送挖掘機半年使用權等多項特惠措施刺激下的業績。

第一次開直播賣貨的線下企業,流量都是從哪兒來的?

中聯重科公益High購夜直播現場

03

“社群營銷+直播賣貨”的日常化

其實,很多企業或多或少都有做直播帶貨的計劃,但沒打算這麼快啟動,被疫情“踹了一腳”,就做起來了。

直播能帶貨,但流量卻來越難獲得了。

以淘寶直播為例,2016年淘寶直播剛上線,直播間只要堅持開播,粉絲就會自然上漲,而現在即使是擁有百萬粉絲的頭部主播,也只有在做大型活動的時候,才能看到粉絲有明顯增長。

直播想賣貨,就離不開穩定的流量,流量從哪裡來,除了購買公域流量,就是通過社群構建自己的私域流量。

疫情期間,每一筆銷售都難能可貴。無論大、中小企業,社群+直播,都是最低成本穩定銷量和業績的求生方法。

無論你經營著書店、家居店或者雜貨店,如果你也是第一次做直播賣貨,如果你有產品沒粉絲,如果你的直播間帶不動貨,你都需要用微信連接客戶,搭建自己的社群。如果你有粉絲有銷量,你可以用社群讓業績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