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定寰:創新發展關鍵在軟環境打造

從1973年進入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開始,直到2014年退休,40多年的科技工作經歷,石定寰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推動火炬計劃工作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他已是77歲高齡,仍然心繫國家經濟與區域創新發展,並結合多年深入基層調研進行總結,不斷適時提出指導性的建議。

“火炬”點亮“高新”發展

Q:“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

石定寰:說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的誕生,首先說說“高新”一詞的由來。我們把北京叫做“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因為當時湧現了許多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而且“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是國際通用叫法。同時,科技領域也不斷湧現出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高技術。當時大家都贊同把“高”和“新”兩個字放在一起。

然而,到底是把“高”在前,還是把“新”在前,這在當時也引起了一番討論。討論過程中,我們認為“高”是方向、是趨勢,體現了科技的權威和制高點,應該放在前面。“高新”一詞由此創立,從而最終確定了“高新技術”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詞彙。因此,1988年國務院批覆建設的是“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這之後批覆建設的都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7年底,中央調研室、國家科委等7個單位組成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聯合調查組,對中關村科技企業進行大規模調研。調查報告在肯定了“電子一條街”成就和經驗的同時,建議在中關村地區建立科學工業園(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優惠扶持政策。調查報告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1988年5月,國務院批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位於中關村的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誕生。這是我國第一個新技術產業試驗區,也是第一次把科技與產業結合了起來。

1991年,國務院批覆建設了26家國家高新開發區,讓國家高新區的隊伍不斷壯大。同時,國務院發佈12號文件——《國務院關於批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國發[1991]12號)》,明確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扶持政策,尤其是高新區內的企業可以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以及科技人才在出國方面的便利等政策。


石定寰:創新發展關鍵在軟環境打造

石定寰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Q:在“火炬計劃”出臺之前,我國是怎樣的科技發展環境?

石定寰:隨著1978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提出,全國各地掀起了熱愛科學、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的風氣。1984年初,宋健主持國家科委工作,積極貫徹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更加致力於科技力量的統籌協調、科技戰略與政策的制定以及促進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部署。

1985年3月,《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的頒佈揭開了我國科技發展的新篇章。當時,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已成為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障礙,科技與經濟處於分割狀態。很多科技成果只是“三品(樣品、展品、禮品)工程”,沒有應用到實際經濟中,不能形成生產力,科技和經濟“兩張皮”問題嚴重。科技體制改革就是要解決“兩張皮”的問題,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

中央這個決定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裡面提出了“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同時要求科研院所要面向市場,要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正是在這個決定中,中央首次提出:選擇若干智力密集區,採取特殊的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興技術產業開發區。

同年4月,國家科委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上報《關於支持發展新興技術新興產業的請示》,建議在北京等幾個科技實力雄厚的城市試辦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一建議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

Q:“火炬計劃”與其他國家項目計劃有什麼不同?

石定寰:當時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一是希望依靠科研院所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希望依靠民辦企業的力量。“火炬計劃”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萌芽。

1988年初,根據國務院總體部署,國家開始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希望中國的經濟發展要融入世界浪潮中。當時我國的出口產品多是原材料,以農產品、礦產品為主,沒有科技含量。中央希望通過高技術支撐,研發更多科技成果,改變出口的結構,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製造”。

雖然當時國家科委針對農村地區的發展推出了“星火計劃”,之後國家又出臺了“863計劃”和“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但是,這些計劃大都是指令性計劃,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科研成果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並實現產業化。國家迫切希望有個新的計劃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隨著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誕生,國家科委成立了火炬計劃辦公室,開始著手製訂火炬計劃實施綱要。當時要求編制的火炬計劃不是一個指令性計劃,而是一個以市場為導向,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商業化的指導性計劃,並且提出火炬計劃要著重培育和扶持民辦科技企業這個生力軍的發展壯大。

當時國內發展高技術多是依靠國家長期培育的科研院所、大企業、軍工力量,這支隊伍是主力軍,而在改革大潮中湧現出來的科技人員創辦的民辦企業還較弱小,甚至不被重視,但是它們是生力軍。發展高技術就希望依靠這“兩條腿”走路,因此更加重視生力軍的培育和扶持。

火炬計劃的經費一部分來源於國家財政支持,更多地要來源於社會資本和銀行資本。我們當時學習參考了國外如何使用社會資本的經驗,引入了現在的風險投資的概念,同時參考了美國硅谷、我國臺灣新竹的經驗,草擬了以“高新區、孵化器、科技貸款、兩型人才、國際合作交流”等內容為主體的火炬計劃雛形。這樣的計劃在當時來講,是絕無僅有,而且無章可循。火炬計劃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一次把原來以計劃經濟為主導轉向以市場需求為主導,它為我國科技和經濟的緊密融合及產業化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1988年8月,肩負崇高歷史使命的火炬計劃正式實施,拉開了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帷幕。

石定寰:創新發展關鍵在軟環境打造

石定寰介紹我國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情況

順勢而為“新火”燎原

Q:高新區對推動我國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有何影響?新時期又有何使命?

石定寰:目前,國家高新區的隊伍已遍佈全國各地主要城市和地區,數量近170家。在加快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動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改革開放等方面,國家高新技術區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這30多年裡,我國通過對高新區、孵化器的建設,營造了一個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環境;提高了民營企業、知識分子、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培育了很多企業家;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給地方科技工作開闢了廣闊的舞臺;加快了國際化過程;提升了我國在國際上的科技位置,此後科技部實施的科技興貿活動,推動了外貿結構的調整,提高了高科技產品的比重,擴大了與國外園區的合作交流;調動了科研院所參與火炬計劃的熱情;成為促進科技與經濟、中央與地方、政府與市場越來越緊密結合的紐帶。

新的歷史時期,國家高新區應該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進一步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化重要基地的優勢,努力成為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服務平臺,成為搶佔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前沿陣地。

當前,我國正努力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國家高新區將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低碳經濟中繼續起到先導作用,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Q:在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火炬計劃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石定寰:火炬計劃把握住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機遇,促進了科技體制改革,加快了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更重要的是改變了科技的業態:把從只存在於象牙塔裡的科學研究變成一個融入到全社會、市場、整個經濟產業大體系的技術、產業。雖然它是在當時人們思想還不夠解放、多個部門存在爭議的背景下萌生,但是得到了中央大力支持,並由國家科委獨立制定的我國首個指導性計劃,開創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歷史進程。

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插上了火炬的標誌,火炬標誌也成為高新技術區、高新技術企業的標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火炬計劃要繼承和發展,我希望未來火炬的旗幟插遍全國大江南北,真正成為我國科技產業化的大品牌。

與火炬結緣,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件幸事,也是自我成長的好機會,在參與火炬事業的戰鬥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擴展了眼界,提高了才幹。現在我們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國家高新區的建設要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其優勢資源,使之成為促進我國高新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核心主力,併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主陣地。

石定寰:創新發展關鍵在軟環境打造

石定寰介紹火炬計劃對我國科技經濟發展的影響

厚積薄發“重”造軟環境

Q:您認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石定寰:區域經濟要發展,特別是創新發展,最關鍵的是軟環境的良好打造。首先是各級黨委、各級政府要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進一步促進軟環境的建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進而促進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而不是簡單地找幾個項目。我覺得整體軟環境的建設仍然是落後地區發展的首要任務,要把中央的意圖和戰略思想真正落實到實處,必須靠“一把手”去推動。

要把軟環境建設好,沒有一把手工程、沒有各級一把手身先士卒帶領去創造環境是很難做好的。現在很多新的能源產業要發展,但為了經濟穩定還要放在化學能源的基礎上,這就很難去實現新時期的戰略目標,這也和總書記提出的戰略方向大相徑庭,如果一把手(主要領導)不轉變觀念是開展不了的。

我國已經明確了創新驅動戰略,五大發展戰略中,創新是擺在首位的,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環境創新,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創新。現在人人都在喊創新,都說在口頭上,但在行動上有多少人去落實的?究竟多少落實在行動上了?

各個地方各個區域的軟環境建設差距很大,包括廣大幹部的認知度也仍然是很大問題,在這方面要加大培訓力度,而且培訓要針對實際,不要簡單地去喊口號,具體怎麼做,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這是非常重要的。要針對每個地區發展的薄弱環節、劣勢,花大力氣去做。向先進地區學習經驗,除了一把手的交流學習,下面的中層幹部也要進行培訓。因為現在很多工作在中層,如果他們的觀念不轉變是不行的,只有上下一致,才能共同推動工作開展。

Q:怎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各區域的創新發展和品牌建設?

石定寰:我也經常到地方上去調研,發現創新企業遇到很多障礙,這些障礙就需要政府幫助去解決,解決好這些問題就是進一步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環境條件,讓更多的企業感覺到在這裡有可依靠的力量,也能夠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否則到哪兒都是閉門羹,到哪兒都得不到很好地支持,推三阻四是不行的。但很多地區在這方面存在很大問題,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距,主要還是因為創新的環境、創新的政策等這些軟環境建設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東北地區這麼好的工業基礎、這麼多高等學校、這麼多開創力量,但並沒有被很好地抓住。

過去在與遼寧地區合作過程中,一直強調不要把力量都花在國有大企業身上,而要更多地創造軟環境去支持本地的廣大科技人員和民營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但是這些年來在這方面並沒有得到改觀,結果讓很多科技人員感到在這裡沒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和平臺,導致人才大量流失。東北大量人才跑到了南方,這對東北地區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如果現在還任由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要實現當地的振興是根本無望的。

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除了要把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這些區域建設好以外,還要把落後區域也建設好。現在西部地區做的還是不錯的,比如成都、重慶、西安等,中部地區,像武漢等地,這些地方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這麼大的一個人口聚集地區,有重要的工業基礎的地區,不應該像現在這樣慘淡經營、這麼沉淪下去。振興不要老在國有企業上下功夫,國有企業要放在轉制和改革上,而更要把民間的力量、活躍的因素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民營經濟的發展。東北是很富庶的地方,有大量的資源:礦產、農業、旅遊資源等,為什麼不能很好地發展?就是因為軟環境的建設跟不上。因此要圍繞這個地區,打造出一個適合推動當地品牌建設的軟環境。當然品牌的建設也離不開軟環境的打造,區域品牌的打造和當地軟環境的打造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石定寰:創新發展關鍵在軟環境打造


人物介紹

石定寰,低碳經濟學家,國務院原參事。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劑量與防護專業,1980年進入國家科委,歷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預測局副處長、工業技術局副局長、工業科技司副司長兼火炬計劃辦公室主任、工業科技司司長,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國務院參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戰略研究組組長、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名譽理事長、綠色設計國際論壇聯席主席等職;兼任中國科技諮詢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科技情報學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中國產學研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等。榮獲“劍橋世界傑出華人榜”、“能源科技領域傑出華人”稱號。2011年11月受聘為電子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來源:中國創新品牌網 (www.kjcxpp.com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