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 精準攻堅 省派泰安生態環境廳工作組把脈問診東平“氣質”

按照省委實施“四進”攻堅行動的部署要求,省派泰安生態環境廳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進駐東平縣後,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聚焦基層所需、所難、所急、所盼,服從地方黨委、政府的安排開展工作。根據東平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空氣質量在全市各縣市區中排名靠後、改善壓力大、汙染原因不明確等問題和困難,工作組多次深入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及周邊重點企業、工業園區、交通幹線、城區取暖點等調研踏勘,並依靠科技手段和技術團隊專家智慧,共同把脈問診,查究成因癥結,制定對策措施,全力幫助東平縣找病根,為其科學治汙、精準治汙開藥方。


一、綜合研判,找準癥結


為全面掌握東平縣空氣質量狀況,工作組查閱了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逐月的空氣質量數據,研究了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指標變化趨勢,初步明確PM2.5、PM10兩項指標是影響整體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


二、追根溯源,探究原因


工作組分別到東平縣城區兩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察看周邊環境,發現其中一站點一牆之隔的拆遷場地、建築施工工地未按要求落實抑塵措施,另一處站點周邊區域居民較為聚集,且多為平房,居民冬季燃煤取暖、生活餐飲油煙低空排放時有發生。隨後,根據全縣汙染源分佈情況到重點企業、主要交通幹線、建築施工工地等點位瞭解情況,發現部分工業企業廢氣收集不徹底、堆場料場“三防”措施不到位,有的建築施工工地覆蓋不全缺少圍擋,有的街道保潔更偏重於幹掃,易產生揚塵,可見,該縣大氣汙染防治管理比較粗放。

雪中送炭 精準攻堅 省派泰安生態環境廳工作組把脈問診東平“氣質”

工作組現場查找問題原因


三、科技支撐,精準把脈


在工作組的多方協調下,杭州譜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華魯集團省環科院技術團隊齊聚東平,深入探討,全面分析,力求儘快解決困擾東平縣的空氣質量和改善率均排名靠後的問題。譜育科技團隊不遠千里開來了立體走航監測車,對空氣質量全指標,特別是VOCs監測實現實時掌握,為分析問題篩查重點排放源提供有力支撐。

雪中送炭 精準攻堅 省派泰安生態環境廳工作組把脈問診東平“氣質”

走航監測車進入工業企業進行監測


工作組組織技術團隊與東平縣進行了對接交流,結合東平縣目前的空氣質量排名、自然環境、工業企業分佈、燃煤消耗、移動源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城市保潔及周邊排放等情況,由走航監測車針對重點工業企業、主要交通道路巡迴走航監測。對於走航過程中發現企業某些工序和主要道路部分指標監測數據高達150微克/立方米,著重進行了強化走航。同時表明工業企業廢氣無組織排放、堆場料場“三防”措施不到位,甚至有的廢氣未收集處理,有組織排放實際上成了無組織排放。工作組對比了走航監測和附近監測點實時數據,對重點大氣排放源影響監測數據的情況作出了初步判斷。並在走航監測數據明顯偏高的企業,到生產線現場檢查汙染物收集、治汙設施運行等情況,要求東平縣分局對現場發現的問題立即落實整改。技術團隊分時段特別是夜間對G105國道沿線車輛汙染排放進行了走航監測。

雪中送炭 精準攻堅 省派泰安生態環境廳工作組把脈問診東平“氣質”

走航數據圖顯示部分區域數值偏高


工作組組長肖紅同志指出,通過現場察看和走航數據,一是城區內的建築施工、瀝青油氈、道路保潔、居民燃煤取暖、餐飲油煙等,特別是區域重點工業企業汙染物排放量大,仍然是影響空氣質量指標的重要原因,需要嚴格監管,確保落實各項防治措施。二是縣域內的供暖單位集中分佈在方圓10公里的範圍內,特別是在不利氣象條件下,如不最大限度減少排放,也會影響站點數據。三是涉及塗膠、熱壓、噴塗等工序的企業在治理VOCs環節未落實各項要求,問題較突出。四是105國道與濱河路交匯路口車流量較大、以柴油大貨車為主,特別是晚上7點以後出現擁堵現象,一次二次汙染疊加,PM2.5濃度有時高達175微克/立方米,對南部站點影響明顯。

下一步,工作組將組織專家技術團隊將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路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走航監測,與第一輪走航數據整合,綜合分析,全面研判,指導東平縣靶向治療、精準發力,努力實現空氣質量儘快好轉。

雪中送炭 精準攻堅 省派泰安生態環境廳工作組把脈問診東平“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