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推荐干部失败后有什么说法?

沙漠人参


组织推荐干部失败就暂时放弃,待有机会再推荐,不管怎样,最后一般都要实现组织意图。

1.什么情况会导致推荐干部失败?

推荐干部失败,也就是推荐干部过程中没有完全实现组织意图,出现这种结果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下面就分析一下。

第一,干部自身的档案有问题。

在推荐干部之前,上级组织部门一般都会划定一些考察人选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组织部门也会有一定的期待,然后再去相关单位进行考察推荐,经过考察、推荐以后,形成的结果如果恰好是他们预设的那个人选,那就是实现了组织意图。如果这位推选出的干部档案有问题,按照要求,可能这个干部就无法实现顺利的提拔,这种情况就属于没有实现组织意图。

第二,票选结果与组织设想的人员不一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去相关单位进行考察推荐,票选结果与他们预设的人选不一致,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放弃推荐,这也是一种没有实现组织意图的情况。

2.失败了怎么办?

如果经过考察推荐,确实没有实现组织意图,那么他们要么是另外选时间、选机会进行推荐,要么直接就放弃这一个名额,因为放弃一个名额对于组织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于上级的领导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确实没办法,只好按照法律按照规定放弃名额。

3.怎么看待推荐干部?

推荐干部其实是一个干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路并不长,关键处只有那么几步”,这就是关键的那么几步,怎么才能把这关键的几步走好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把功夫用在平时,因为推荐干部其实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德、能、勤、绩都要考察,只有你平时把这些方面都做好了,在关键时刻群众才能把你选出来,领导才会推荐你,如果平时你没有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在这个关键时刻也许你就并不能被选出来。

除了在平时做好该做的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与具有决定权的主要领导搞好关系,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主要领导可以决定本单位干部的提拔工作,如果说你与主要领导的关系不好,那么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就有可能考虑不到你,最终你就错失了提拔的机会。

总之,干部推荐失败对于当事人和其所在的单位来说都是一次机会的损失,要想提高成功的几率,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时,经营好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够促成这件事的成功。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体制内公开课,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内生存底层套路。


体制内公开课


组织推荐干部没有失败一说,至多是没有完成组织意图。

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程序一般有六个环节:

首先是动议,由组织部门筛选整理出职位空缺情况,向书记汇报,然后由书记组织政府主官、专职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召开五人小组会,根据岗位和工作需要确定意向人选,形成初步方案,交由组织部门负责考察。

其次是推荐考察。由组织部门组成干部考察组,到单位开展考察推荐,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说明来意后开展会议推荐,确定初步考察人选,然后进入谈话推荐环节。谈话推荐结束后,确定拟提拔人选。其中,会议推荐如出现推荐结果与组织意图不符的情况,一般会终止考察,由考察组向上级汇报,研究讨论是否继续考察。

第三是会议研究。考察推荐确定拟提拔对象后,报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形成人事方案报常委会研究。在此之前,首先要对拟提拔对象的”三龄两历一身份”(三龄:年龄、工龄、党龄,两历:学历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干部身份)进行查核,并函询纪检监察、计生、综治等部门的意见,部分岗位还将征求生态环境部门的意见,涉及到双重管理的单位,原则上改需要征求单位上级部门的意见,各方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形成最终的人事方案报组织部部务会研究。

第四是常委会票决。由书记召集常委会开会研究人事方案,对拟提拔对象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后形成最终名单。

第五,谈话公示。任职前公示。公示期为七个工作日。公示前后,按照组织程序,一般会由组织部门对拟提拔对象进行谈话。公示期间,接到举报投诉,立即开展调查,确认属实后取消提拔,交相关部门处理。没有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下任命文。

第六,任命到岗。接到任命文后,根据组织安排择日报到,走马上任。以前一般都会由组织部门安排干部送干部到位,现在简化程序,除了一定级别的干部,比如党政正职,重要岗位的干部,由组织部门安排人员到单位宣布外,其余的均由单位联系对接安排报到到岗相关事项。

以上说的是等额考察,如果是差额考察,最后因为票决等原因没有提拔,考察在一年内有效。也就是说,在一年内如有其他岗位出缺,原考察对象经组织部门报上级党委研究后可直接提拔到岗,不需要再走考察程序。

这就是干部考察的基本流程。整合过程下来,基本上都能保证组织意图。少部分出现意外,及时修正后一般也能正常完成考察推荐、提拔使用,不可能出现干部考察失败的情况。


80后小公


“呵呵”!组织推荐的干部就是由五人组会议所确定下来的意向人员,交由组织部门去完成一个流程过程而已,通常不会存在组织推荐干部失败的可能。

现在组织提拔任用干部尽管有六大环节,其实真正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在组织动议的环节。组织推荐干部其实在这里便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定调。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人员提拔时,在动议之初领导便定下了意向人选,然后交由组织部门去完成整个提拔的流程,组织推荐干部它其实只是为了完成领导意图而已。

组织部门并不会对五人小组会议定下的领导意向人员产生决定性作用。它只是对意向人员进行一些具体情况的审查和了解,并最终形成一个意向人员的具体报告。只要定下的意向人员没有问题,那么他都会被提拔任用。

当然如果组织推荐的干部,个人确实存在问题,在组织考察时候就有可能被发现,或者是在组织公示的时候,被人举报调查属实,组织便会取消其推荐资格,然后交由五人组会议确定新的意向人选,再交由组织部门来具体完成。

若是等额提拔任用,只要是领导意向人选,通过组织流程之后,没有任何问题都是可以成功走马上任的!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组织推荐干部,只要走完了整个流程,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如果是差额组织推荐干部,则在五人领导小组所定下的意向人选,便将是组织推荐的重点与核心,其他人员便只是配合组织制度需要来做绿叶和陪衬,并不是组织部门推荐的重点所在。

这种情况,通常都是领导意向人选胜出而被提拔任用,如果真有什么意外情况出现,没有能够实现提拔任用,只要此人选没有任何问题,最终都有可能会临时调整到那些空缺职位,从而实现提拔任用。

所以那些经组织推荐干部真的如果失败,通常都是由于被推荐人自已的问题所致。若是被推荐者没有任何问题,也会及时调整到空缺的职位,如果是差额推荐,则有些被组织推荐的人选,本来就不是领导意向人选,他们只是组织流程的需要而已。

当然组织推荐干部在走马上任的时候,很多地方只要是县管正职都会由组织部长送任,并向新工作单位宣布!如果只是普通的提拔任用,通常就是由上级部门领导和组织部门人员送任,并向新单位宣布。

所以新提拔任用领导的送任,很多时侯是由其级别决定送任人选。有些需要当地组织部长送任,而有些则由上级单位领导直接送任!这将视具体情况而定。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