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小引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智慧的謀士。張良的一生很傳奇,他出生於一個亡國的貴族家庭,早年變賣家產刺殺秦始皇,中年跟隨劉邦建功立業,晚年求道成仙 。從一個不惜命的遊俠變成一個有智慧的謀臣,張良的轉變很大,而這場轉變是在下邳完成的,在這裡張良遇到了黃石公,黃石公用他獨有的道家方式點化了張良,這在歷史上被稱為“圯上受書”。

我們也要注意到,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專門記述了“圯上受書”的全過程,按照中國古代史學家的惜字如金的傳統,“圯上受書”如果不具有重要性是要被刪除的,那麼“圯上受書”必定是有它獨特的作用。在這裡我將從道家教育的角度分析這個故事,或許就有不同的意味。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黃石公對張良的第一次點化:心性

我們首先來看《史記》對於黃石公和張良的第一次相遇的記載: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這裡的意思是:張良在下邳沂水圯橋頭散步的時候,有一個穿著粗布短袍的老人經過,他到了張良所在的地方,直接脫了自己的鞋子,把鞋子扔到橋底下,對張良說:“小子,把鞋子給我撿上來。”張良驚訝了一下,想要打這個老人,但是因為對方年紀大,只好忍著,到橋下撿鞋子。撿上來後,老人說:“你給我穿上。”張良於是跪下為這個老人穿鞋子,老人穿上鞋後,大笑而去,張良大驚看著老人走到一里遠,又返回橋上。老人對張良讚歎道:“孺子可教矣。五日後的凌晨可以到橋頭來見我”。張良很奇怪,答應了老人。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大多數人讀書讀到這裡,也許看不懂這個故事,我在這裡說一個道家概念——“點化”。點化是中國古代道家的一個名詞。所謂點化,也就是用言語或者行動啟發他人,點醒他人,使其悟道。這位老人就是黃石公,他在這裡點化了張良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忍”。如果理解“忍”才能讀懂這段記載。

我們首先看黃石公對張良的頻頻挑釁:

  • 第一次是走到張良身邊,黃石公故意扔下鞋子,讓張良去撿。
  • 第二次是在張良撿完鞋子後,黃石公故意不穿,讓張良給他穿鞋子。

如果一般的年輕人面對一個老人這麼做,他只會覺得老頭的挑釁是在侮辱自己,結果只有兩種:打他一頓或者直接不理他。在這裡就要提及張良的情況,張良在公元前218年刺殺秦始皇,是在被全國通緝的情況下來到下邳的,可以說此時的張良是一個兇險的通緝犯,作為一個拋棄家業、拼死一搏的貴族後裔,他的尊嚴無疑比一般人要強烈得多。

張良在一開始也是想要毆打黃石公,但是他最終忍住了黃石公的凌辱,他不僅撿了鞋子,還給黃石公穿上了鞋子。這無疑是張良在告訴黃石公自己的忍耐力,他的本意是想讓黃石公驚訝,但是黃石公毫無表情,他故意走遠然後回來看見張良還在橋頭,因為張良已經明白了黃石公所要傳達的意思,那就是忍。所以黃石公才會說:“孺子可教也”。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黃石公為什麼教張良要忍呢?

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變賣家產、冒著生命危險前去刺殺秦始皇,這當然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不過這只是一個勇猛刺客的故事,但這不是一個政治家該做的事。

黃石公想要告訴張良的是:做大事要惜身,他讓張良知道自己的命是為推翻秦朝而存在,而不是白白的做刺客浪費掉。正如老子的《道德經》所說: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而且“忍”字不就是心頭一把刀嗎?只有忍才能成事。所以他要頻頻挑釁和凌辱張良,考驗張良的心性,當張良忍受住了,黃石公才滿意得說道:“孺子可教也”,並且想要傳授張良兵法,於是讓他五日後再來下邳沂水圯橋頭。而張良也領悟到了黃石公有事情交代,所以才答應了。

我們觀察此後張良的人生,就會發現在重大問題,他都是忍為先。

  • 劉邦攻入關中,故意阻塞項羽入關,最後項羽破關而入,面對危機,是張良勸說劉邦前去鴻門宴認錯,最後保全實力。
  • 劉邦受封漢中,也是張良勸說劉邦燒絕棧道,以示忍耐。
  • 漢朝建國之後,張良面對劉邦的封賞,也忍受了榮華富貴的誘惑,最後功成身退。

黃石公對於張良的第一次點化,張良領悟的很透徹,他的心性也接受住了考驗,這使得張良明白心性的重要性,懂得要忍。但是黃石公第二次點化卻不順利。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黃石公對張良的第二次點化:兵法

我們在看《史記》關於黃石公第二次點化張良的記載: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下邳沂水圯橋頭黃石公囑咐五天後,張良在凌晨前去橋頭,發現黃石公已經在那裡,黃石公大怒說:“和老者約定日期卻後來,是為什麼?五天後再來。”,過了五天,夜半雞鳴的時候,張良前去橋頭,發現黃石公還在那裡,黃石公再次生氣道:“五天後早點過來。”,於是張良在第五天的半夜就前往橋頭,過了一會兒,黃石公來了,他大喜道:“應該是這樣。”,於是拿出一冊書送給張良,告訴他讀此書可為王者之師,十三年後前往濟北谷城山下,那裡有一塊黃石便是他。黃石公就此離開,再也沒有見過張良。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解讀這段記載,我們需要知道黃石公的目的是傳授張良太公兵法,那麼在行動上,黃石公必然會教張良一些兵法的至理,讓張良自己領悟至理。那麼兵法的至理是什麼呢?

  • 先機。《尉繚子 戰權》中說:“故兵貴先,勝於此,則勝彼矣。”先發制人,只有在準備領先的情況下,才能一舉擊潰敵人。
  • 神速。《孫子兵法》有說:“兵貴神速”。《三國志 郭嘉傳》中郭嘉在勸說曹操攻打烏桓時也說過:“兵貴神速”。
  • 出其不意。《孫子·計篇》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領兵打仗需要用奇,所謂奇也就是出其不意,出其不意也是是戰爭中雙方統帥需要思考關鍵問題。

我們再看黃石公和張良的三次相見:

  • 第一次相見,張良以為是普通的約定沒有在意,於是按照約定五天後的黎明時間出發,在張良到達時,黃石公已經在那裡,黃石公大怒,怒斥張良後到。黃石公為什麼要怒斥張良,因為張良沒有體會到先機和神速。
  • 第二次相見,張良知道黃石公讓他先到,於是故意在五天後半夜雞鳴時分就前去橋頭,但是黃石公還在那裡,他再次生氣,張良體會到了先機,但是他還缺少了神速,所以黃石公再次生氣,怒斥張良。
  • 第三次相見,張良選擇在第五天前半夜之前就出發,獨自來到橋頭,過了一會兒黃石公來了,他看見張良已經先來,十分滿意,因為先機和神速有了,還有第三條出其不意,張良這一次提前到來出乎黃石公的意料之外,所以黃石公才會大喜道:“當如是。”,張良已經領悟到了兵法的精髓,所以黃石公拿出了太公兵法交給張良,隨後飄然而去。

黃石公用這三次約定教會了張良先機、神速、出其不意三個道理,領兵打仗,出謀劃策是需要懂得這三個兵法的基本原則的。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黃石公為什麼要教張良兵法呢?

我們都知道張良有著推翻秦朝統治的大志,但是要完成這個目標,除了有堅定的心性外,還需要帶兵打仗才能完成目標。所以黃石公才要給予張良太公兵法,不過在兵法傳授前,黃石公還需要考驗張良,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告訴張良兵法要怎麼用。

在此後的謀士生涯經常看到張良三個道理的運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輔佐劉邦進入關中的嶢關之戰。

嶢關是秦都咸陽的最後一道關卡,秦軍設有重兵把守,當時劉邦帶領兩萬軍隊前來攻打嶢關顯然兵力不夠,張良勸說劉邦花重金賄賂嶢關的秦朝將軍,結果秦國將軍受賄後願意向劉邦投降,但是張良勸說劉邦趁著守將不注意趕緊攻打嶢關,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一舉拿下嶢關,順利到達咸陽。我們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張良的出其不意和先發制人,這正是黃石公當年在下邳教給張良的道理。

黃石公的第二次點化是兵法,兵法也是謀略,也是張良被後世稱讚的正是他的謀略,因為他總是在劉邦面對困難時,獻出響應的對策,劉邦依據他的謀劃從來沒有失敗,而張良之所以如此緊密的思考,黃石公對於他兵法方面的點化功不可沒。

張良和黃石公相遇的十三年後,他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見到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把它取回,奉若至寶地祭祀它。張良去世後一起下葬了黃石,可見張良一直以黃石公為老師。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道家獨特的教育方式

道家講究點化,也就是所謂的緣分,就如同黃石公對待張良一樣,張良因為天資聰穎能夠領悟黃石公的深意,所以黃石公才能夠順利點化張良,並且傳授張良道理和兵法。如果張良不能夠開悟,那就是無緣,黃石公作為道家人物也沒有必要教育張良。

所以在中國歷史上道家人物都是神童:南朝時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四五歲時開始讀書,十七歲以才學出名,與江斅、褚炫、劉俁合稱升明四友。唐朝時期的宰相李泌,七歲能寫文章,小時候就有神童的美譽,而且還得到唐玄宗和中樞宰相的賞識。但是這些人萬中無一,他們的智慧足以讓他們通透人生至理,所以很容易被點化開悟智慧。

但是道家教育方式的缺陷也在這裡,他只能夠培育天才,而不能夠教育普通人。在張良本人身上也看得出來,張良如此有智慧,但是他的兒子張不疑卻不行,張不疑和門大夫殺故楚內史,被貶為城旦,直接導致留侯侯國被廢。很顯然張良對於自己的兒子教育很失敗,父子尚且如此,何況是他人。所以道家的傳承在中國歷史上很稀薄。

與道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儒家的教育方式,作為中國影響最大最廣的哲學流派,儒家的也有自己的教育方式。

儒家的教育方式和現在很像,都是不斷讀書,然後由老師教你怎麼讀書,一句句解讀書中的意思,一步步教你懂得道理,儒家的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教育成才。這種教育方式可以批量生產人才,使得儒家的知識可以通過家族教育和師生教育兩種模式傳遞給下一代,所以儒學不斷髮展壯大,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顯學。

但是儒學教育也有缺點,儒家教育出來的子弟很多都是知道道理,而不會使用道理。這在科舉制度制度實行後體現的很明顯,儒生佔據朝堂時,以儒學理論作為法則打擊政敵;面對利益時倫理道德又迅速崩潰,心志總是不夠堅定;甚至少數人沉迷於經典的理論研究,不能自拔。所以這種教育方式雖然是大部分人受教,還是有一定的缺陷。

“獨特的道家教育方式”:圯上受書中黃石公如何一步步點化張良


結語

張良作為貴族後裔,無疑受過的教育很出色,他本人也是聰明伶俐的人,所以黃石公才會選擇張良作為自己的傳人,在下邳故意偶遇張良,用自己的行為點化張良,傳授張良道理和兵法,黃石公的教育對於張良影響很大,張良有二子,長子叫做張不疑,次子叫做張闢強。張不疑的不疑就是不懷疑,不讓人懷疑就要立信,立信的人做事才有先機。闢強就是躲避強大的勢力,也就是忍耐,這就是當年黃石公教給張良的道理,而他又把道理傳授給二子,很可惜從歷史看,張良的兒子們沒有能夠懂得這個道理,這也是道家教育的缺陷。

圯上受書作為一場道家教育的案例,對於我們來說也有意義,我們也可以學習黃石公想要傳達的道理和生活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張良遇到的這個老人是沒有姓名的,黃石公只不過是後人給這位老人的尊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