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又是一年春来早。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清新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春天的味道。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柳梢抽出嫩绿的新芽,地里开出俏皮的小花,各种知名的、无名的野菜也开始争先恐后钻了出来。一些能食用的野菜,纷纷成为老饕们餐桌上的战利品。

这几天,在同学微信群中,香荠菜、苜蓿、面条菜等带着时令气息的野菜,陆续成为朋友圈的热聊话题,也深深勾起我遥远的回忆。难忘菜根香,滋味在心头。其中,香荠菜、槐花、马菜三味野菜非我家乡皖北地区独有,但其日常做法很多,食之没齿难忘,令人回味无穷。

香荠菜

辛弃疾有诗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足见,诗人何等厚爱荠菜花。

荠菜花,又叫香荠菜、荠菜、护心草、鸡心菜、净肠草,号称野菜中的灵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有食用历史。荠菜似乎不仅皖北地区有,网上一查全世界都有,它这么旺盛真是没想到。我说是家乡的野菜,重点是指做法有皖北特色。

据医生朋友介绍,荠菜的功效与作用有三种。一是止血作用,其良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是所含荠菜酸所致。二是开胃消食,增加胃肠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三是解毒消肿,同时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荠菜是高纤维蔬菜,富含维生素C、钙、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此外,还含有草酸、苹果酸等多种生物碱,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因此,在这个时令季节,自然成为皖北地区老百姓家宴上的盘中餐。

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在我们老家灵璧,荠菜可以凉拌、做汤、拌馅,以及做荠菜饼、荠菜粥、荠菜炒鸡蛋等等。今天,我就介绍一个以荠菜为主的经典美味:荠菜饺子。

荠菜饺子分肉饺子和素饺子两种。从地里剜出荠菜后,首先要择菜清洗,就是先把杂草去除,把老的荠菜择出,晾干备用。如果包肉馅的,就把新鲜的荠菜切成细末状,拌在猪肉馅中,加适量盐、葱末和姜末即可,不放味精、鸡精和香油,要的就是猪肉的原味和荠菜的清香。而如果包素馅的,就要先把荠菜简单焯下水,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开水下锅翻滚大约一分钟捞出,放在清水中再过一次水,用冷水激活荠菜鲜味以保证口感。千万不能焯时间长,否则菜一老就蔫了。把焯好的荠菜用两手掿出全部水分,切成末状拌入此前用小火炒好的鸡蛋碎中,再加上晶莹剔透的粉丝末,以及少许当地风味小吃酥脆的馓子,这个素荠菜馅就拌好了。不管是肉馅的还是素馅的,荠菜饺子的扑鼻清香,仿佛一直就飘在这千年小城袅袅的炊烟中。离家的游子,你闻到了吗?

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小时候,最盼望母亲带着我和姐姐下乡剜荠菜,那真是放飞心情呀!碧绿的麦田装点辽阔的原野,辛勤的汗水伴随收获的喜悦,荠菜的芬芳衬映母亲的慈祥,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不经意间,母亲用野菜上桌的精烹细制,让我们姐弟俩早早就领略了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无私馈赠,又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当年,各种野菜我们家吃了不少,这样精打细算调节生活也给小县城的双职工家庭节约了不少开支。两个孩子正在长身体,既需要营养又需要学费,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日子过得很不易,用现在的话说,那可就是"月光族"呀!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理解,这一定是因为更早得到劳动的锻炼,更早体会生活的艰辛,更早感念食物的珍贵。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前几天真的梦到了冒着热气的荠菜饺子,还有那个在田野奔跑的青葱少年。一觉醒来,人子早已为人父,时空变换不复返,几十年如过眼云烟。

突然想到,现在的孩子是上不完的辅导班和做不完的作业,几乎没有吹过田野的风。未来,他们对粮秣菜蔬能认识多少?是否还需要家务锻炼?吃苦精神又从哪里来?


槐花

槐树,学名中国槐,引进的称为洋槐,其花在皖北地区称为槐花或洋槐花。

据考证,孔府后花园有一处"五柏抱槐"的景观,其树龄已过500年。槐与柏非同种却同根,有"互帮互助,包容博大"教育意义。其树形优美,舒雅芳香,花蜜较多,洋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热、明目等医用价值和食疗作用。

在家乡灵璧县城的南关老城墙上,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槐树林。春天一到,雪白的槐花连成一望无垠的花海,格外壮观,美不胜收,是一道记忆中温馨的风景。微风轻拂,花香扑面,沁人心脾,孩子们特别喜欢在这里玩耍,尽情的比赛爬树、摔跤、捉迷藏。那时候,吃的东西也少,玩的地方也少,可童年的快乐却并不少。

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每到槐花飘香时,母亲就会和几个要好的阿姨带着各家的孩子一起相约去老城墙上钩槐花。出发前,各家要先准备一根长竹竿,在竹竿的顶部,绑上一根粗铁条做成的铁钩子。这样,钩槐花的工具就制作完成了,关键是一定要绑紧。

当母亲带着我们开始钩槐花时,就大人们负责往下拽着一串串槐花的枝条,孩子们有的拎袋子,有的抓紧往下捋,还要注意把树叶子分开,否则装回家再挑出来更麻烦。槐花是可以生吃的,闻着格外清香,嚼着有股清甜。但是,不能吃多,吃多会"虚饱",也就是胀肚子,引起消化不良。孩子们往往经不住诱惑,趁长辈们休息拉呱时,偷偷地大把大把往嘴里塞,为此我和各位发小也都没少挨巴掌。当然,大人们主要还是担心孩子会"虚饱"。日子清苦,孩子受屈,吃几把生槐花解解馋又怕出问题,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槐花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烧汤、炒鸡蛋、蒸鸡蛋、煎面糊饼,不一而足。但要我说,最经典的还是老家的蒸槐花,既简单又好吃。

鲜槐花洗净晾干,然后适量撒上薄薄一层面粉(或者中粗的玉米面),依次将切好的葱末、姜末、辣椒丝、盐放在盆里拌匀,放入蒸锅用大火蒸15分钟左右。出锅后,带着田野味道的蒸槐花鲜香扑鼻,趁热尝一口,粘、软、鲜、辣,实在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既当菜又当饭。当然,再来碗白干稀饭就更自(土话,舒服之意)了!

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现在回老家,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小巷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甜。但是,我总感觉,好像还有点惆怅在心里。因为,南关的老城墙因为市政规划需要早已经被拆掉了。那片茂密的槐树林,也随之永远离开了我们的视线,留下的只是游子心中的印记。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起钩槐花的发小们,你们还好吗?


马菜

马菜,又叫马苋菜、山马菜、尖叶丝石竹、石烂菜、尖叶霞草,多年生草本。其肥嫩多汁,味道鲜美,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几乎随处可见。

据说,食用马菜可以清热解毒、降血压、调血脂、防血栓,具有很高的功效和作用。由于它会开出星星点点、零零散散的各种颜色小花,格外绚丽,富有生气,所以我们老家也有人戏称它马兰花。但是,真开花变老就不能吃了。

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说起马兰花,难忘一件事。2006年夏天,我有幸受领一项特殊任务,去新疆马兰基地采访当年"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曾经工作的单位。追寻峥嵘岁月中的拼搏足迹,让我看到了老一代马兰人崇高的奉献精神。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一束束、一簇簇真正的马兰花,迎着阳光快乐舞蹈,用绚烂的绽放为基地带来美好和希望!

1964年10月,罗布泊上空一声惊天巨响,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来自马兰的捷报令全国人民扬眉吐气!由于戈壁滩只生长着马兰花,当时就把基地命名为马兰了,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大风常常吹倒帐篷,风沙漫天,非常艰苦。像官兵一样朴实的马兰花,就成为一代代官兵干事创业的精神慰藉。那年月,他们乐观地战严寒、斗酷暑,啃干粮、喝咸水,舍小家、顾大家,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共同孕育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

现在,基地生活区学校、医院、邮局、银行、商店、人工湖、电视台等一应俱全,广场里有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沙盘,公园里《孙子兵法》全文长墙笔力遒劲。这些,全是几代人白手起家、持续接力建成的。马兰精神,已经历经风雨洗礼,经受岁月考验,成为时代灯塔。

我当年曾误认为马菜就是马兰花,后来才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但只要一看到马菜,我就会时不时想起关山万里之外的马兰基地战友们。新马兰人不仅传承了以苦为乐、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永远那么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在我心里,无论是马菜还是马兰花,这两种野菜野花都有着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家乡的野菜:香荠菜、槐花、马菜


虽然马兰花不可食用,但马菜却是"菜饭百搭"。老家有多种做法,如香干拌马菜、豆皮卷马菜、马菜窝窝头、马菜炒春笋、马菜鸡蛋饼等等。但我最爱吃的,还是母亲做的马菜包子。年少时,下晚自习一进家门,母亲马上就掐着点揭锅了,顾不上烫嘴也要先咬上一口,至今都是幸福满满的回忆。窗外,雪花飘零,渐至脚踝;厨房,人间烟火,合家开怀。寒冷的冬夜里,还有什么能比这锅群齿留香的马菜包子更温暖呢?

对我来说,每年春节回家吃上一口刚出锅的马菜包子,那才叫过年。现在,母亲已经去世10年了,姐姐深得精髓竟也做出了一样的味道。冥冥间,这是爱的传承吗?其实,做法也很简单。首先,马菜先焯水晾干,拌馅子前再用温水泡发,控干水分切碎待用。然后,要选一块半肥半瘦的五花肉,煮至八成熟捞起控水,切成小丁状,与切好的粉丝一起拌馅。佐料不必过多,依次放入适量盐、葱末、姜末、辣椒丝即可。说实话,刚出锅的马菜包子,热腾腾、香喷喷、辣乎乎,鲜味诱人,口舌生津,温润心灵,从儿时起就是我不变的念想。

似水流年,母爱无言。时至今日,我依然这么钟情马菜包子,是不是一直想以这样的方式,在心底永远怀念着亲爱的母亲呢?


(作者:春天的小雨,为安徽省灵璧县灵城镇人,曾从军27年,2017年退役后在京工作,现居卢沟桥畔。2020年3月20日春分,完稿于听雨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